Workflow
赛生药业(06600) - 2023 - 中期业绩
06600赛生药业(06600)2023-08-17 19: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增长约1.283亿元或约8.7%至16.033亿元[2] - 同期,公司毛利增长至约11.947亿元,增幅约5.3% [2] - 公司纯利增长约9800万元或约18.4%至6.302亿元[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1元,增幅约26.6%;每股摊薄盈利约为0.96元,增幅约28.0% [3] - 经营现金流量达到约5.797亿元,增长约5580万元或10.6% [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以及研发开支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16.8%及45.4% [5]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现金存款总额约为23亿元,占资产净值约83.3%;借款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为20.7% [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增长至约人民币16033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约8.7%[26][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利润为人民币69480万元,占收入的43.3%;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为人民币63020万元,占收入的39.3%[26] - 日達仙销售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11.794亿元增加1.546亿元或13.1%至2023年同期的13.34亿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授权引入产品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239亿元轻微下降至1.076亿元[30] - 为业务合作伙伴销售推广产品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1.718亿元减少0.101亿元(或5.9%)至2023年同期的1.617亿元[34] - 收入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3.41亿元增加19.8%至2023年同期的4.086亿元,主要因产品成本急增0.519亿元[35] - 2023年产品成本2.643亿元,占收入成本64.7%,占总收入16.5%;2022年产品成本2.124亿元,占收入成本62.3%,占总收入14.4%[36] - 2023年仓库及物流成本4380万元,占收入成本10.7%,占总收入2.7%;2022年仓库及物流成本5720万元,占收入成本16.8%,占总收入3.9%[36]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6770万元,占收入成本16.6%,占总收入4.2%;2022年无形资产摊销4810万元,占收入成本14.1%,占总收入3.3%[36] - 2023年其他成本3280万元,占收入成本8.0%,占总收入2.1%;2022年其他成本2330万元,占收入成本6.8%,占总收入1.5%[36] - 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的11.341亿元增加0.606亿元或5.3%至2023年同期的11.947亿元[38] - 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76.9%减少2.4个百分点至2023年同期的74.5%[38]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2.795亿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3.265亿元,增幅16.8%,营销及推广开支占总收入比例升至20.4%[3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9530万元减至2023年同期的6270万元,降幅34.2%,剔除一次性亏损后增长14.0%[40] - 研发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5000万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7270万元,增幅45.4%[41] - 其他亏损净额从2022年上半年的1.294亿元减至2023年同期的5700万元,降幅56.0%[4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6.948亿元,去年同期为5.872亿元[43]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350万元,去年同期财务成本净额为870万元[43]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4630万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6810万元[4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6.3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4%[44]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1.00元,每股摊薄盈利0.96元,去年同期分别为0.79元和0.75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41.7911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20406亿元[4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81,99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8,752千元[4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916,94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1,432千元;负债总额2023年6月30日为1,365,10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28,244千元[48]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814,01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92,162千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品销售额为1,603,331千元,2022年同期为1,475,072千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外汇亏损净额为58,092千元,2022年同期为57,466千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估计平均年度税率为9.7%,2022年同期为8.0%[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68,054千元,2022年同期为46,256千元[56] - 2023年期内宣派股息211,453千元,2022年为204,545千元;2023年期内已付股息(215,018)千元,2022年为(205,622)千元[57]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630,183千元,每股基本盈利为1.00元;2022年分别为532,198千元和0.79元[5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630,183千元,2022年同期为532,198千元;每股摊薄盈利为0.96元,2022年同期为0.75元[59]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期末账面净值为491,262千元,2022年6月30日为548,700千元[60]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962,57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0,962千元[6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人民币计值959,788千元,美元计值1,460千元,港元计值1,323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780,177千元、464千元、321千元[6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81,99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8,752千元[65] - 公司总资产由2022年12月31日的4,320.4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4,179.1百万元,总负债由1,328.2百万元略增至1,365.1百万元[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现金存款(3至12个月或以浮动利率计息)合共为2,343.2百万元[6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现金流达到约579.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55.8百万元[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约为863.8百万元,均以美元计值[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32.7%,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7%有所上升[69] - 资本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0.8百万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1.4百万元[70] GTP模式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GTP模式有超20.8万名注册患者及超14.3万名注册医生,较2022年末分别增加20.9%及18.2% [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通过GTP模式的销量占日达仙总销量约78%,去年同期约为72% [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GTP模式销量占日达仙总销量超78%,去年同期约为72%[10] - 2023年6月30日,GTP模式有超208,000名注册患者、超143,000名注册医生及约790间DTP药房,较2022年末分别增加20.9%、18.2%及3.9%[10] 股份回购情况 - 2023年3月,公司完成自愿现金要约回购,按每股股份10.06港元回购7753.4791万股股份;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于联交所购回共204.45万股股份[4] - 2023年3月1日,公司以每股10.06港元购回77534791股股份,总代价为780百万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于联交所购回2044500股股份,总代价为21729391.90港元[80] 临床研究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在中国和海外有超10项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13] - 2023年5月,两项有关Tα1的临床试验结果在2023年ASCO年会上以线上摘要形式发布[14] - 一项在1106名患者中进行的脓毒症RCT正准备发表研究报告[15] - Tα1联合PD - 1抗体和阿帕替尼对晚期胃癌疗效RCT处于初步数据分析阶段[15] - 美国一项预防老年血液透析患者COVID - 19感染的Tα1试验计划处于清理数据及编码阶段[15] - Tα1在LA - NSCLC应用CCRT的疗效及安全性RCT已启动[15] Tα1相关指南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Tα1被纳入另外两份治疗指南与共识,自2014年以来已被纳入超25份[16][18] 公司团队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销售及营销团队约800人,其中免疫事业部约550人、肿瘤事业部约210人、负责市场准入及商业营运约40人[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产品开发团队约有115人[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逾1000名全职雇员[73] 产品组合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建立了由9种在研候选药物组成的产品组合,其中5种在海外处于III期或后期阶段,4种处于临床前至II期临床试验的早期阶段[21] 指南发表情况 - 2022年3月,唑来膦酸相关指南更新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该杂志影响因子为50.7[20] - 2023年4月,Tα1在《柳叶刀 — 肿瘤学》(影响因子54.43)的评论文章获正面评价[20] 药物审批及上市情况 - Vibativ于2021年9月在中国提交NDA[22] - Vaborem®于2023年3月在中国取得IND批准,7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22] - DANYELZA®于2022年12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的BLA批准,2023年6月于澳门取得BLA批准,1月于香港提交BLA[22] - 那西妥单抗于2022年6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的IND批准[22] - PEN - 866于2022年6月获得对第一/二期肺癌的IND批准[22] - PT - 112已在中国完成2a期试验[22] - 2023年3月,国家药监局批准公司Vaborem的IND申请[23] - 2023年7月初,Vaborem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已成功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24] - 2023年1月,公司于香港递交达佑泽的BLA[24] - 2023年6月,公司于澳门取得达佑泽的BLA批准[24] - 2023年7月1日,达佑泽于中国正式商业化上市[25]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开始达佑泽203号研究的患者招募[25] - 公司已为达佑泽203号研究患者招募进行准备工作,并准备于中国将达佑泽正式商业化上市[24] 财务准则采纳情况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首次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多项修订本,预计对当期或未来期间无重大影响[51] 所得款项净额分配情况 - 公司自全球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083.6百万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约1284.7百万港元仍未获动用[74][75] - 潜在收购新候选药物投资所得款项净额分配为30%,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动用63.6百万港元[76] - 偿还现有债务所得款项净额分配为28%,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动用583.4百万港元[76] 股息派付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74] 股份计划情况 - 2022年1月1日及2022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后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总数为6,68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