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森松国际(02155) - 2023 - 中期业绩
02155森松国际(02155)2023-08-22 17:0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36.92亿元,2022年同期为29.65亿元[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润为10.09亿元,毛利率27.3%;2022年同期毛利润7.88亿元,毛利率26.6%[2]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21亿元,净利润率11.4%;2022年同期净利润3.03亿元,净利润率10.2%[2] - 2023年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为49.22亿元,2022年同期为51.12亿元[2]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的EBITDA为6.27亿元,2022年同期为4.70亿元[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0.37元,每股摊薄盈利0.34元;2022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0.29元,每股摊薄盈利0.28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分配至现有合约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总额为98.66亿元,2022年同期为78.82亿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3.1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37亿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3.2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26亿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9.3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23亿元[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收益为369175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964865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产品收益3635185千元人民币,服务收益5657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销售产品收益2913444千元人民币,服务收益51421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上半年与两名客户交易占收益超10%,客户A收益431339千元人民币,客户C收益39359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与一名客户交易占收益超10%,客户B收益472232千元人民币[16][1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益2268690千元人民币,北美495623千元人民币,亚洲(中国内地除外)521025千元人民币,欧洲54306千元人民币,非洲248650千元人民币,其他10346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对应收益分别为1656474千元人民币、97044千元人民币、282045千元人民币、405055千元人民币、482698千元人民币、41549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上半年政府补助336.8万元,2022年同期为219.5万元;利息收入2162.6万元,2022年同期为297.2万元[21] - 2023年上半年外汇净亏损1715万元,2022年同期收益3995.8万元;金融资产及负债公平值变动收益122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476.3万元[21] - 2023年上半年计息借款利息685.8万元,2022年同期为786.9万元;租赁负债利息48.1万元,2022年同期为3.1万元[22] - 2023年上半年员工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51941.3万元,2022年同期为39027.5万元;以权益结算以股份支付的付款开支5350.9万元,2022年同期为6942.5万元[22] - 2023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733.8万元,2022年同期为784.7万元;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5640万元,2022年同期为4018.7万元[24]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成本16809万元,2022年同期为14550.5万元;存货成本268266.7万元,2022年同期为217644.1万元[24] - 2023年上半年当期税项本年度拨备6896.8万元,2022年同期为4582.2万元;递延税项643.3万元,2022年同期为 - 713万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按母公司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4.22346亿元及11.47734亿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2年同期为3.02672亿元及10.37718亿股[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摊薄盈利按母公司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4.22346亿元及12.40786亿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2年同期为3.02672亿元及10.91917亿股[3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0.7195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65785亿元[3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6.298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33543亿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就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确认开支3760.9万元,2022年同期为3386万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就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确认开支1590万元,2022年同期为3556.5万元[40] - 2023年1月4日,公司按每股8.30港元价格配发及发行8000万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5.67206亿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认购2,257,707股普通股的购股权获行使,使股本增加人民币5,172,000元[43] - 2022年6月28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可认购709,150股普通股的购股权获行使,使股本增加人民币1,624,000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406,800个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并获行使,使股本增加人民币36,257,000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及获行使[43] - 公司收益从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2,964,865千元增长约24.5%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3,691,759千元[66]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3691759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726894千元,同比增长24.5%,制药和生物制药收益占比最高为35.7%[67]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2682667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506226千元,同比增长23.3%,原材料及消耗品占比最高为67.7%[69][70] - 2023年上半年毛利1009092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20668千元,同比增长28.0%,毛利率约为27.3%[7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费用78986千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6451千元,占总收益比率约为2.1%(2022年同期:3.2%)[72] - 2023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费用269168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40687千元,占总收益比率约为7.3%(2022年同期:7.7%)[73]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68090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2585千元[74]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421029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18493千元,净利率约为11.4%(2022年同期:10.2%)[75] - 2023年上半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573450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72803千元,增长率约为43.1%[7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107195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8.0%[79] - 2023年6月30日合同负债282184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2.4%[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约为人民币1,932,30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561,946千元[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到期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金额约为人民币480,635千元[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授信总额合计相当于约人民币4,281,388千元,已动用约人民币1,376,549千元,未动用约人民币2,904,839千元[81] - 公司借款总额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444,233千元减少约10.0%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399,788千元[8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款利率介于3.73% - 6.29%间,固定利率借款约为人民币180,240千元,可变利率借款约为人民币219,548千元[82]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15.7%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10.2%[82] - 2023年1月9日和12日,配售及认购事项完成,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54.7百万港元[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动用认购所得款项净额人民币202,050千元,未动用人民币365,156千元[85] 会计政策相关 - 公司中期业绩初步公告于2023年8月22日获授权刊发,编制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2年一致,除预期在2023年年度财报反映的变动外[7] - 公司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多项准则[8] 税收政策相关 - 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为25%,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瑞典企业税税率为20.6%,美国企业税税率为21%[27] - 印度企业税税率2023年为25.17%、2022年为25%,日本企业税税率为33.58%,意大利企业税税率为24%[27][28] - 墨西哥企业税税率为30%,新加坡企业税税率为17%[29] - 上海森松製藥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和森松(江蘇)重工有限公司2022 - 2023年适用15%优惠税率[30]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合资格研发开支可按实际产生金额的200%享受所得税扣减[30] 股息与证券交易相关 - 公司董事会决定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宣派中期股息,一家附属公司建议派发5000万元[38] - 董事决议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宣派中期股息[91] - 中期期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1] 公司业务模式与战略相关 - 公司主营设计、制造、安装及运维业务,服务下游行业包括油气炼化、日化等[46] - 公司MVP模型包括核心设备、价值赋能、高度集成的系统性解决方案[48][49] - MVP Solutions+策略优势包括提升客户黏度、紧跟行业趋势等[50][51] - 公司工艺包涵盖光伏原材料、锂电池原材料等领域[52] -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销售锂电池原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中高纯化学试剂的工艺包等[53] - 公司销售于其他行业的工艺包及配套设备在陆续交付中,计划于年内开始运行[53] - 公司持续服务包括与下游客户资本性支出合作、联合研发等多种形式,可实现与客户多维度契合[54] - 公司位于亚洲、美洲和欧洲的附属公司可为全球客户多阶段提供持续服务[55] - 公司与传统下游行业众多国际头部企业保持长期合作,还在新兴领域拓展业务[56] - 公司通过全球附属公司介入客户投资需求,承接海外重大投资项目[57] - 公司不依赖单一产品、市场和客户,具备成长韧性和动态发展能力[57] - 公司将利用常熟和马来西亚制造基地新建产能投入全球行业技术变革和产品迭代[64] - 公司将深入执行人才战略,培养人才,孵化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发展主体[64] - 公司将强化Alpha战略,强化国际化布局,摆脱单一市场和行业不利情形[65] 公司制造基地相关 - 常熟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占地约130,000平方米,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局部试运营,第四季度交付使用[58] - 常熟制造基地投产后将为多领域提供高端工艺和数智化成套装备[58] - 马来西亚制造基地已承接多地订单,公司计划扩大其产能建设[59] 公司人员与研发相关 -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总数4000余人,研发人员600余人[61] - 公司扶持内部创业团队,一次性生物反应技术和相关产品开发创业团队已法人化并实现营业收入[62] - 公司研发团队在先进制造、生物与新医药等多个领域深化研发工作[62] 市场环境相关 - 中国部分下游行业后疫情时期产能饱和甚至过剩,需求同比明显下滑,但公司仍取得可观新签订单[63] - 2021 - 2022年需求不足,2023年需求放量,公司在海外市场多个下游行业全面开花[64] 公司治理相关 - 报告期内公司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无偏离守则条文[89] - 公司采纳上市公司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董事中期期间遵守该守则[89] - 审核委员会由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中期未经审核综合业绩[90] 公司架构变动相关 - 2023年6月30日,新设立的全资附属公司Pharmadule Singapore注册资本为500,000新加坡元[87] - 2023年8月3日,公司设立上海森松皓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间接持股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