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入为人民币232.3百万元,同比增长26.9%[1][2] - 2023年毛利率为70.5%,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1][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02.9百万元,同比减少48.9%[1][2] - 2023年销售医疗器械收入为232,3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9%[25][27] - 2023年其他收入总额为22,40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30] - 2023年来自客户合同的总收益为232,3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9%[27] - 2023年中国内地市场收益为231,27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50] - 公司2023年销售医疗器械收入为3,258千元人民币,与2022年的3,257千元人民币基本持平[52] - 公司2023年政府补助收入为11,21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1,876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54] - 公司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1,19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5,144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54] - 公司2023年收益总额为3,70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8,298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55] - 公司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02,92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01,249千元人民币有所收窄[61]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47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5.24元人民币有所改善[77]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76,91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5,35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66]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为2.22%,较2022年的3.12%有所下降[81] - 公司2023年未确认为递延税项资产的累计税项亏损为675,80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624,11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74] - 公司2023年可扣减暂时差额为70,87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04,584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74] - 公司2023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6.9%至人民币232.3百万元,主要得益于治疗类器械销量的持续增长[106] - 公司2023财年收入增长至人民币232.3百万元,同比增长26.9%[112] - 公司2023年毛利为人民币163.8百万元,较2022年的124.3百万元增长31.8%,毛利率从67.9%提升至70.5%[156] - 公司2023年销售成本增加至人民币68.6百万元,与收益增长一致[131] - 公司2023年行政开支增加至人民币74.6百万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增加[133] - 公司2023年资产负债比率为3.4%,较2022年的4.3%有所下降[161] - 公司2023年无未偿还借款,2022年借款为人民币5百万元[161] 研发与产品 - 神经介入治疗类器械销售占比提升至42.3%,收入同比增长62.9%至人民币98.2百万元[2] - 公司研发成本为人民币123.8百万元,同比下降19.4%[1][2] - 公司预计未来24个月内将有至少5款神经介入治疗类器械上市[2] - 公司2023年研发成本为人民币123.8百万元,用于支持神经介入治疗类器械的多元化在研项目[113] - 公司预期未来24个月将有至少五款重磅神经介入治疗类器械上市[113] - 公司2023年研发成本为人民币123.8百万元,较2022年的153.7百万元减少19.5%,主要由于在研管线数量减少及研发团队缩减[158] - 公司拥有28款器械产品获得NMPA批准,三款获得FDA批准,一款获得CE标志[89] - 公司核心产品Captor®取栓器械已升级,提供九种不同长度及直径的支架模型,并正在评估海外市场机会[93] - 公司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已获得NMPA批准,并于2022年开始销售[94] - 公司颅内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已完成临床试验,并处于NMPA注册阶段[96] - 公司血流导向装置已完成临床试验患者招募[97] - 公司左心耳封堵器已获得NMPA批文,并于2022年开始销售[97] - 公司计划在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兴治疗领域推动创新医疗器械开发,以形成第二个业务单元[152] 市场与销售 - 公司产品已在泰国等国家完成注册并启动商业化,并在10个其他国家开展产品注册工作[2]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及行政开支占比降低至66.2%,2022年为91.8%[2] - 公司的取栓支架、封堵球囊导管、远端通路导管及微导管已取得CE或FDA认证,并在泰国等国家或地区完成注册并启动商业化[114] - 公司分销网络覆盖国内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外的所有省份的1,500多家医院[101] 资金与投资 - 公司2023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622.2百万元,同比下降28.5%[15] - 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945.6百万元,同比下降11.2%[5] - 公司2023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622.2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人民币247.9百万元[139] - 公司2023年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49.3百万元,较2022年的37.2百万元增长32.5%,主要用于收购土地使用权[163] - 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945.6百万元,较2022年的1,064.5百万元减少11.2%[162] - 公司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及营销实际使用资金为2.673亿港元,结余1.924亿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悉数使用[195] - 公司管线内其他在研产品的研发、产品注册、生产及营销实际使用资金为2.231亿港元,结余1.818亿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悉数使用[195] - 公司通过内部研究提升研发能力及持续扩充产品组合实际使用资金为4870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95] - 公司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实际使用资金为1.015亿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95] - 公司总所得款项用途为10.148亿港元,实际使用6.406亿港元,结余3.742亿港元[19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于2023年12月获认可为“高新技术企业”,享有15%的优惠税率[34] - 公司确认与租赁负债相关的递延税项资产为7,265,000元人民币[21] - 公司确认与使用权资产相关的递延税项负债为7,265,000元人民币[21] - 公司未采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预计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45] - 公司仅有一个可报告经营分部,管理层对经营业绩进行全盘监控[24] - 公司计划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申请上市发行A股[129]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0日召开股东周年大会,通知将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97]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已审阅及检讨公司会计原则及惯例[200] - 公司全体董事及监事确认在报告期间遵守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未发现高级管理层有不遵守标准守则的情况[200] 人力资源与风险管理 - 公司2023年共有368名全职雇员,并提供多种激励及福利以保持竞争力[172][173] - 公司面临外汇风险,主要因以美元及港元计值的银行现金产生,目前无外币对冲政策[170] - 公司2023年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164][169] 生产基地与专利 - 公司拥有三处生产基地,覆盖上海临港新片区、上海张江及南京江北新区[100] - 公司拥有195项注册专利,包括87项发明专利、96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2项外观设计专利[125]
心玮医疗-B(06609)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