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紫荆国际金融(08340) - 2022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额约为1676万港元,2021年约为1858万港元[5] - 2022年集团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57万港元,2021年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583万港元[5] - 2022年收益为16764千港元,2021年为18581千港元[6] - 2022年经营亏损7260千港元,2021年经营溢利5991千港元[6] - 2022年除税前亏损7569千港元,2021年除税前溢利5891千港元[6] - 2022年每股亏损11.83港仙,2021年每股盈利9.11港仙[6] - 2022年资产净值为24055千港元,2021年为31439千港元[7] - 2022年流动净资产值为19885千港元,2021年为27711千港元[7] - 2022年权益总额为24055千港元,2021年为31439千港元[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56.9万港元,2021年应占溢利约583.3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6400万股[27] - 2022年公司营业额约1676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1858万港元减少约9.8%[3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57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约583万港元[35] - 2022年底集团资产总值约3216万港元,2021年约3851万港元;资产净值约2406万港元,2021年约3144万港元[38] - 2022年底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351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零[39] - 2022年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64.5万港元,2021年为6.4万美元[36] - 2022年确认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额外拨备58.1万港元[37] - 2022年应收贸易款项986.5万港元,呆账拨备64.5万港元,预付款项及按金158.1万港元;2021年应收贸易款项544万港元,呆账拨备6.4万港元,预付款项及按金107.2万港元[29] - 2022年应收贸易款项3个月内为389.4万港元,3个月后为532.6万港元;2021年3个月内为437.6万港元,3个月后为100万港元[30] - 2022年雇员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1383.1万港元,2021年为814.1万港元[25] - 2022年底集团有17名员工,2021年为19名;员工成本总额约1383万港元,2021年约814万港元[4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5]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及2021年派付末期股息[31]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提供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收入16,764千港元,2021年为18,581千港元;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2022年为2千港元,2021年为1千港元;政府补助2022年为231千港元,2021年为0千港元[15] - 2022年企业融资顾问服务分部收益16,764千港元,分部溢利5,924千港元;资产管理服务分部收益0千港元,分部亏损923千港元;2021年企业融资顾问服务分部收益18,581千港元,分部溢利10,551千港元;资产管理服务分部收益0千港元,分部亏损1,165千港元[22] - 2022年企业融资顾问服务利息收入2千港元,政府补助63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4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674千港元,雇员成本3,396千港元,财务成本234千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581千港元[22] - 2021年企业融资顾问服务利息收入1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9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834千港元,雇员成本5,273千港元,财务成本100千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64千港元[23] - 2022年来自香港的外部客户收益14,388千港元,来自新加坡的外部客户收益2,376千港元;2021年来自香港的外部客户收益18,581千港元,来自新加坡的外部客户收益0千港元[24] - 2021年客户A收益2,500千港元,客户B收益2,000千港元,客户C收益2,000千港元,2022年无占总收益10%或以上的主要客户[24] 业务发展与布局 - 2022年公司在香港开始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业务分为企业融资顾问服务及资产管理服务两个报告及经营分部,2021年为一个[21] - 公司于香港及新加坡两个主要地区经营业务[23] - 公司于2022年3月下旬获授予进行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和第9类(资产管理)受规管活动的牌照,但该分部本年度未产生收益[32] - 公司通过在新加坡新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设立新加坡代表处,以应对疫情期间香港特区政府实施的旅游限制[32] 市场情况 - 2022年联交所主板新上市公司数量为89间,较2021年的95间减少约6.3%;GEM新上市公司数量为0间,较2021年的1间减少约100.0%;从GEM转至主板的新上市公司数量为1间,较2021年的2间减少约50.0%[34] 项目完成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完成超29个项目[34] 股份相关情况 - 2022年11月4日股份合并生效后,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400万股[41] - 2023年2月27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拟配售最多1280万股,所得款项总额约397万港元,净额约387万港元,协议于3月17日失效[49] 业务策略与前景展望 - 集团将采取保守和审慎业务策略应对香港经济不确定性[53] - 公司管理层对金融服务行业中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将专注企业融资顾问服务及首次公开售股相关项目,继续寻找其他金融领域商机[54]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标准企业管治,保障股东权益,维持高水准商业操守及企业管治惯例[5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除守则条文第A.2.1条偏离外,公司一直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56] - 公司审核委员会于2008年4月22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提供意见建议[58] 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于年内无购回、赎回或出售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59] 股东登记与大会相关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24日至2023年5月30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期间不进行股份过户[60] - 为出席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所有股份过户文件须于2023年5月2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60] 董事会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李俊葦、李灿华;非执行董事梁健昌;独立非执行董事蔡德辉、李佩贞、刘美雪组成[60] 公告刊登情况 - 本公告将自刊载日期起连续七天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60]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拨备按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一家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其余按16.5%征税,2022年度计及减免,每间企业应付税项减免100%,最高减免1万港元;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