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滋国际海洋(02258) - 2023 - 中期业绩

财务数据 - 收入与利润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03856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024056千元人民币略有增长[1][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70663千元人民币,低于2022年同期的80972千元人民币[1][3]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1768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8709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2002千元人民币,低于2022年同期的15301千元人民币[1][3]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综合收益总额为10142千元人民币,低于2022年同期的15328千元人民币[1][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1.47元人民币,低于2022年同期的1.87元人民币[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10.38568亿元,其中海洋建设收入2.66798亿元,市政工程建设收入7.7177亿元[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7066.3万元,其中海洋建设毛利3208.8万元,市政工程建设毛利3857.5万元[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为1200.2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530.1万元有所下降[17][18] - 按区域划分,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入为10.05595亿元,东南亚收入为3297.3万元[1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销售成本为9.36271亿元,东南亚销售成本为3163.4万元[19]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净额分别为568.5万元和340.8万元[21]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分别为1200.2万元和1530.1万元,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1.47分和1.87分[2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海洋建设收益为2.668亿元,市政工程建设收益为7.718亿元,总计10.386亿元[47] - 2023年上半年合并收入为10.3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主要因承接更多项目及加强项目管理[50] - 2023年上半年合并销售成本为9.679亿元,较去年上半年上涨2.6%[51] - 2023年上半年主营业务合并利润为7070万元,较去年上半年下降12.6%[5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2970万元,较去年上半年增加1.7%,因努力控制成本降低管理费[53]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3770万元,较去年上半年减少28.6%,因研发支出减少和加强费用控制[5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570万元,较去年上半年增加67.6%,因本期研发费用下降[55] 财务数据 -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221235千元人民币,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3441318千元人民币[1][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735025千元人民币,略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731666千元人民币[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2.21235亿元,总负债为24.8621亿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同资产总额为11.57275亿元,合同负债总额为1355.65万元[20] - 2023年上半年海洋建设合同资产流动部分为32.7826亿元,市政工程建设为30.1902亿元[20] - 2023年上半年海洋建设合同负债为3198.4万元,市政工程建设为1.03581亿元[20] - 按地区划分,2023年6月30日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为7449.7万元,东南亚为875.6万元[19]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分别为1.36819亿元和1.529134亿元[30] - 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共计1030万元的应收票据及账面价值共计600.1万元的贸易应收款项已质押作为银行借款质押物[32]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分别为855.416万元和990.6万元[30]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质保金应收款项净额分别为201.122万元和229.094万元[3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长期银行借款质押账面价值约4364.5万元的长期贸易应收款项,借款金额为170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50万元有所下降[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10861.7万元,流动部分为189757.4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9389.9万元和207871.9万元均有所减少[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降至13.682亿元,合同资产净额增至11.573亿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降至21.086亿元,因加强供应商及分包商管理和到期款项支付[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77.2%,银行借款为2.14亿元[60] 业务范围 - 公司于中国内地及东南亚提供海洋建筑及市政工程建设业务[7] 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18年11月19日完成首次公开售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8] 税率信息 - 香港利得税适用税率为16.5%,中国企业所得税一般税率为25%,三航奔腾海洋和华滋环境可享15%优惠税率[23][24][25] - 汶莱所得税适用税率为18.5%,印尼建筑服务收益按2.65%计提拨备,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按20%计提拨备[26][27] - 马来西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4%[28] 应收款项计量 - 长期贸易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销成本计量,平均利率为5.39%[35] 股息分配 - 2023年3月28日,董事会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92港仙,总金额约759.4万港元,已在2023年8月支付[39]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股息[72] 租赁信息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不可撤销之经营租赁下不迟于1年的最低租赁付款为65.1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6.2万元有所减少[43] 未来发展战略 - 集团未来将致力于海洋及市政工程建设市场,适度开拓环境技术业务新领域,优化成本及费用管控[47] - 国内基建建设领域仍有机遇,集团将关注港口、码头与市政建设工程市场,加大对环境科技业务投入[48] - 海外发展中国家基建需求扩大,集团将深耕东南亚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参与“一带一路”建设[49] 应付款项计量 - 集团长期应付款项使用实际利率法按3.85%至5.01%的平均利率按摊销成本计量[39] 贸易应付款项情况 - 集团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主要以人民币计值,账龄在3个月内的金额为46201.2万元[38] 重大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重大投资或未来计划,无附属公司等重大收购及出售[64][66][67]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029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使用所得款项净额为6880万港元,预计2024年6月或之前使用[68] - 2020年12月17日,董事会将约4420万港元重新分配用于港口、航道及海洋工程项目资金需求,约1120万港元扩展用于购买及维护船队和施工设备[69] - 2023年6月15日,董事会将约6880万港元战略股权投资所得款项重新分配用于港口、航道及海洋工程项目资金需求[70] 员工信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484名雇员,其中三航奔腾海洋114名,印尼奔腾38名,汶莱奔腾1名,华滋环境39名,上海市政集团及其附属公司292名[73] - 报告期内,集团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人民币3130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人民币3230万元[74] 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77]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所有守则条文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守则,报告期内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79] - 集团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报告期内董事完全遵守相关规定[80] 财务报表审核 - 审核委员会与公司管理层讨论及审阅集团报告期内未经审核简明合并中期财务报表,未对会计处理政策提出异议[81] 报告期与货币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85] - 公司主要货币包括人民币、港元、汶莱元、印尼盾及美元[85] 公司收购与成立信息 - 公司于2019年12月24日完成对上海华滋奔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收购[85] - 上海三航奔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14日成立,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86] - 上海华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8日成立,为三航奔腾海洋的全资附属公司[86] - 华滋奔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于1999年12月10日成立,为上海市政的全资附属公司[86] 董事会成员信息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王秀春、万云、王利江及王利凯;非执行董事王士忠;独立非执行董事王洪卫、侯思明及孙大建[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