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力永磁(06680) - 2023 - 中期业绩
06680金力永磁(06680)2023-08-24 22: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3亿元人民币[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4亿元人民币[5] - 2023年Q1、Q2毛利率分别为15.2%、16.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7.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75亿元人民币[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430.0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3303.8百万元增加126.2百万元,增幅3.82%[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539.2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678.2百万元减少20.49%[13]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2.6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8.29%[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779.2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 - 573.9百万元,增长235.77%[1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和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40元,较2022年同期的0.55元减少27.27%[13]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7470万元,同比增长24.1%,占同期营业收入的5.09%[3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3.82%;境内销售收入26.824亿元,同比下降8.93%,境外销售收入7.476亿元,同比增长108.58%[4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26亿元,同比下降28.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77亿元,同比下降37.65%[44]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92亿元,去年同期为 - 5.739亿元[44] - 2023年上半年金属镨钕(含税价格)平均价格为70万元/吨,较2022年上半年平均价格117万元/吨下降约40%[45]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7.794亿元,环比增长7.81%,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销量为3893吨,环比增长25.99%[46] - 第二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42亿元,环比增长32.94%[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30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262亿元;毛利为5.392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39亿元;基本每股盈利为0.40元[53] - 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3.326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312亿元,下降28.29%,剔除汇兑差额净值变动因素影响,净利润呈平稳发展[54]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钕铁硼磁钢销量上升及价格下降,销量从2022年上半年的5933吨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6984吨[55] - 公司营业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26.256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28.908亿元,涨幅10.10%,主要因钕铁硼磁钢产销量上升[57]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5.72%,2023年第一季度为15.24%,第二季度为16.17%,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9.76%持续改善[60]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存货余额较2022年底下降14.40%,其中原材料余额下降31.30%[61]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510万元增加5340万元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850万元[62]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60万元减少1010万元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50万元[63] - 管理费用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640万元减少2470万元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170万元[65] - 研发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407亿元增加3400万元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747亿元[66] - 存货减值亏损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20万元增加1060万元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480万元[6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资产的减值拨回为240万元,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1080万元[69] - 其他费用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330万元减少1620万元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10万元[70] - 期内净利润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639亿元减少1.299亿元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34亿元[75] - 期内利润率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4.04%降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74%[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2560万元,主要因购置2005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等所致[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1110万元,现金流出包括偿还银行贷款60420万元、信用证结算31450万元,新增银行贷款现金流入52150万元部分抵消流出[84] - 非流动资产总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209350万元增加21280万元至2023年6月30日的230630万元;流动资产总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912700万元减少36910万元至2023年6月30日的875790万元[85] - 流动负债总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411130万元减少62590万元至2023年6月30日的348540万元;非流动负债总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32140万元增加32920万元至2023年6月30日的65060万元[86][87]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净流动资产分别为527260万元及501570万元,权益总额分别为692830万元及678780万元[88]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54830万元及340040万元[89]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的193110万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165310万元,原材料账面价值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31.30%,较2023年3月31日减少21.87%[90] - 2023年6月30日以及2022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分别为190260万元、170660万元[91] - 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共116790万元,其中66790万元一年内到期,50000万元一年后到期;杠杆比率2023年6月30日为37.38%,2022年12月31日为39.50%[92]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30030千元,2022年同期为3303797千元[187] - 2023年上半年毛利539211千元,2022年同期为678198千元[187]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333995千元,2022年同期为463941千元[187] - 2023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基本每股收益0.40元,2022年同期为0.55元[187]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333,995千元,2022年同期为463,941千元[188]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306,26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93,492千元[18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757,94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126,962千元[189]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为11,064,21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220,454千元[18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3,485,37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11,295千元[18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5,272,57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15,667千元[189]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50,58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1,385千元[190]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6,928,25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787,774千元[190]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应占股本为839,08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37,956千元[190]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储备为6,085,35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946,894千元[190]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前利润为361,631千元,2022年同期为522,654千元[19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779,160千元,2022年同期为 - 573,889千元[19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225,580千元,2022年同期为 - 449,058千元[19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 - 411,144千元,2022年同期为2,954,276千元[194]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42,436千元,2022年同期为1,931,329千元[1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成品产量为8000吨[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销售额为20亿元人民币[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磁钢产品销售量可装配新能源乘用车约203.1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104.7%[5] - 2023H1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永磁风力发电机营业收入分别为1630196千元、759150千元、309277千元,2022H1分别为1058326千元、983915千元、553169千元,同比变化分别为18.09%、-18.49%、-32.03%[14] - 2023H1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永磁风力发电机销售量可装配量分别为220033.11万辆、22774499.66万台、11.5599GW,2022H1分别为9999.22万辆、226677万台、55.0088GW[14] - 2023H1中国内地、海外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78.20%、21.80%,2022H1分别为89.15%、10.85%[14]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中超高牌号产品产量为3170吨[47] - 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收入达16.30亿元,同比增长54.04%,驱动电机磁钢产品销售量可装配约203.1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104.74%[49] - 公司节能变频空调领域收入7.59亿元,磁钢产品销售量可装配约2749.6万台变频空调压缩机;风力发电领域收入3.09亿元,磁钢产品销售量可装配约1.59GW风力发电机;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13.26%[49] - 按产品划分,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收入占比47.53%,节能变频空调占比22.13%,永磁风力发电机占比9.02%,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占比3.23%,其他占比18.09%[57] - 按销售地区划分,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入占比78.20%,海外占比21.80%[57]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市场占有率达28.3%,比2022年提升2.7个百分点,乘联会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850万辆,渗透率有望达36%[19] - 2023年1 - 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583.19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40.15%[19] - 2022年中国家用空调行业总销售规模为15003.74万台,其中内销8429.0万台,出口6574.74万台[20] - 到2025年,全球节能变频空调产量将达约2.14亿台,2020年到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6.6%;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耗量预计达约1.97万吨,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6.6%[21] -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