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约为人民币843.5百万元,相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约为人民币144.4百万元,相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约为人民币78.0百万元,相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3%[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约为人民币63.9百万元,相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2.78分[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843,54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其中中国内地收入为728,17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8,60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2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11,19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递延税项支出为2,91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08.2%[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4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12]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859.2百万元减少1.8%至2023年的人民币843.5百万元,主要由于生产线建设业务的收益下跌[36] - 设备制造业务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726.0百万元增加14.3%至2023年的人民币829.7百万元,主要由于粉磨设备系统的销售额增加[37] - 安装服务业务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6.7百万元大幅增加106.5%至2023年的人民币13.8百万元,主要由于设备制造业务客户的安装服务需求增加[38] - 生产线建设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无任何收益,主要由于乌兹别克斯坦的生产线项目暂停,该项目已于2023年8月恢复施工[39]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人民币151.2百万元减少4.5%至2023年的人民币144.4百万元,毛利率从17.6%略微下降至17.1%[42]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2.2百万元大幅增加103.8%至2023年的人民币4.4百万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增加[43]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49.1百万元减少20.5%至2023年的人民币39.1百万元,主要由于运输及港口开支减少[45]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16.3百万元增加42.9%至2023年的人民币23.4百万元,主要由于专业服务费及员工成本上涨[46] - 公司研究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13.6百万元减少15.0%至2023年的人民币11.5百万元,主要由于研究活动所消耗的材料及技术服务费减少[47] - 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从2022年的人民币60.8百万元增加5.4%至2023年的人民币63.9百万元[5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8.5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百万元有所增加[6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29.4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4.3百万元有所增加[62]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率为249.8%,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3.5%有所下降[61]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88.9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45.7百万元有所增加[59]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银行融资总额为人民币663.5百万元,其中已动用部分为人民币122.0百万元[6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61天,较2022年的76天缩短了15天[55] - 公司账面总值约人民币108.3百万元的受限制银行存款及应收票据已抵押给银行以发行应付票据[73] - 公司已订约但未计提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相关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6.0百万元,较2022年底的1.8百万元增加[74] - 公司未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7]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021,035千元,相较去年同期的2,147,126千元有所减少[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87,308千元,相较去年同期的138,845千元有所增加[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权益为人民币830,498千元,相较去年同期的804,756千元有所增加[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552,21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为53,48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1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83,991千元,其中0至1年账龄的应收款项为72,963千元,1至2年账龄的应收款项为91,504千元,2年以上账龄的应收款项为119,524千元[23] - 公司应收票据总额为268,219千元,其中0至180天账龄的应收票据为259,336千元,181天至1年账龄的应收票据为8,883千元[23]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711,968千元,其中0至1年账龄的应付款项为629,401千元,1年至2年账龄的应付款项为53,817千元,2年以上账龄的应付款项为28,750千元[2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15.9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59.5百万元,减少9.1%[54] - 应收票据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23.2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68.2百万元,减少17.0%[54] - 预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9.5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9.0百万元,减少14.7%[56] - 合约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257.8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31.1百万元,减少10.1%[57] - 公司持有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00.8百万元,占总资产的3.4%,较2022年底的200.0百万元减少[80] 业务与客户 - 公司来自建材行业客户的收益为298.9百万元,同比下降14.2%[28] - 公司非建材行业客户的设备制造收益占比为64.8%,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30] - 公司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客户的收益占比为6.9%,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31] - 公司预计将继续扩展至冶金、化工及环保等行业客户,以应对环保意识增强和政府政策变化[34] - 公司将继续关注客户结算付款及财务状况,以确保贸易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35] 研发与专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研究开支为人民币11,520千元,相较去年同期的13,552千元有所减少[3]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24项,包括发明专利58项和实用新型专利66项,并有70项专利待批准[32] 员工与管理 - 公司共有1,102名雇员,较2022年同期的1,078名有所增加[76] - 公司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约为人民币66.1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61.7百万元有所增加[77] - 公司未发生任何导致业务中断的重大劳资纠纷、停工或罢工[79]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王家安(主席)、周银标、戴贤如及賁道林,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岚嶸、丁再国及麦兴强[94] 其他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向股东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74元人民币,总计37,000千元人民币[16] - 公司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境内,海外收入主要来自孟加拉国、布隆迪等国家[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0.5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49.9百万元大幅减少[72]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或有关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83]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企业管治守则》[8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94]
中国鹏飞集团(03348)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