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454,549.25元,2022年为-298,377.96元,2021年为5,352,237.52元[2]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677,176.16元,2022年为6,446,766.19元,2021年为7,339,569.17元[2] - 2023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4,202,619.96元[2] - 2022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3,113,887.85元,2021年为4,016,516.53元[2] - 2021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6,000,000.00元[2] - 2023年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027,533.57元,2022年为100,493.10元,2021年为338,159.43元[2] - 2022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2,937,571.36元[2] - 2023年所得税影响额为1,663,386.72元,2022年为2,051,152.93元,2021年为3,432,296.73元[2] - 2023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84,411.09元,2022年为210,934.75元,2021年为66,218.64元[2]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288.3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61%[67]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885.52万元,较上年下降26.26%[67]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720.53万元,较上年下降28.08%[67] - 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额595,641.87万元,较上年增长33.57%[67] - 2023年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40,081.71万元,较上年增加84.25%[67] - 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44] - 2023年分季度营业收入:第一季度383,554,242.84元、第二季度408,258,801.24元、第三季度489,962,402.27元、第四季度471,107,637.40元[113] - 2023年分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42,374,306.10元、第二季度54,236,578.81元、第三季度52,510,389.94元、第四季度29,733,968.27元[113] - 2023年分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40,370,376.25元、第二季度51,698,698.73元、第三季度48,394,210.12元、第四季度26,742,042.53元[115] - 2023年分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 -21,262,278.42元、第二季度88,044,628.62元、第三季度50,169,035.53元、第四季度 -3,911,308.90元[115] - 2023年营业收入1,752,883,083.75元,较2022年 -3.61%[11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855,243.12元,较2022年 -26.26%[11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7,205,327.63元,较2022年 -28.08%[117]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040,076.83元,较2022年 -68.90%[117] - 2023年末资产总额5,956,418,676.15元,较2022年末增长33.57%[117] - 报告期投资额153,919,963.29元,上年同期投资额258,280,148.08元,变动幅度-40.41%[153]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153,754.07万元,净额为142,499.56万元,报告期投入85,659.07万元(不含利息)[155] - 中山市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节余资金2,129.56万元,2023年8月25日完成补充流动资金[1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金额为56,500.00万元[161] - 公司超募资金金额为30,269.62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进行现金管理的金额为30,000.00万元[164] - 截至2023年5月22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项目63,620.92万元,6月12日完成置换[164] - 公司主营业务总计营业收入1,752,883,083.75元,营业成本1,294,204,401.90元,毛利率26.17%,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3.61%,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4.68%,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0.83%[166] - 环保行业营业收入1,747,263,671.44元,营业成本1,291,757,629.83元,毛利率26.07%,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3.59%,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4.62%,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0.80%[166] - 生物资源再生业务营业收入1,686,449,885.63元,营业成本1,249,206,323.99元,毛利率25.93%,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2.51%,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3.74%,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0.95%[166]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1,511,115,310.32元,营业成本1,133,220,563.39元,毛利率25.01%,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12.64%,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13.71%,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0.93%[166]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752883083.75元,较2022年的1818564035.50元同比减少3.61%[172] - 环保行业营业收入1747263671.44元,占比99.68%,同比减少3.59%[174] - 有机固废处理营业收入1484776304.67元,毛利率23.23%,同比减少2.67%[169]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1511115310.32元,占比86.21%,同比减少12.64%[174] - 2023年末货币资金1224502858.42元,占总资产比例20.56%,较年初增加9.89%,主要系募集资金增加[175] - 2023年末应收账款412802133.46元,占总资产比例6.93%,较年初增加1.37%,主要系财政资金紧张和销售模式改变[175] - 2023年末存货180693704.33元,占总资产比例3.03%,较年初增加1.48%,主要系销售模式改变库存增加[175] - 2023年末固定资产500545048.74元,占总资产比例8.40%,较年初减少2.62%[175] - 2023年末长期借款1716049899.96元,占总资产比例28.81%,较年初减少12.94%,主要系分期偿还本金[175] - 2023年末租赁负债1790157.91元,占总资产比例0.03%,较年初增加0.03%,主要系新增租赁办公场所[175] - BOT业务投资金额166879.47万元,本期完成投资7801.77万元[191] - 高州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二期)报告内投资11057.72万元,确认收入10177.06万元[191] - 北京通州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报告内投资7801.77万元,确认收入7382.18万元[191] - 2023年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中工程建造金额141289063.19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0.92%,同比-19.89%[192] - 2023年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中运营服务金额310820396.10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4.02%,同比16.34%[192] - 2023年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中生物能源金额797096864.70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1.59%,同比-6.69%[192]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577632848.1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2.95%[19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0.00%[1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政策为公司所处的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和合成生物智造业务提供方向指引和市场机遇[5][6] - 公司现有34个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21个已投入运营,5个日处理规模1000吨以上[23] - 广州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生物柴油产能从10万吨/年提升至15万吨/年[24] - 珠海朗健HMOs系列产品一期年产260吨项目2024年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产;二期年产740吨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届时产能达1000吨/年[28][36] - 2023年6月,公司中标深圳市罗湖区厨余废弃物收运应急服务项目,中标金额2382.72万元[31] - 2023年10月,公司中标北京市通州区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项目,中标金额167829.76万元,设计总处理规模2100吨/日[31] - 2023年11月,深圳龙岗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处理能力从230吨/天提升至600吨/天[31] - 公司预计2025年正式将HMOs产品投放市场销售[28][36] - 据预测,2023 - 2029年HMOs亚太地区市场CAGR大约为46.37%[21] - 公司与合肥中科健康合作成立控股子公司中科朗健进入HMOs领域,与深圳先进院共建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27] - 公司已形成生物质资源再生和合成生物智造两大主营业务[29] - 项目特许经营期限一般为25 - 30年[40] - 预计2025年正式将HMOs(母乳低聚糖)产品投放市场销售[51] - 广州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生物柴油产能从10万吨/年提升至15万吨/年[58] - LCJ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效率提升30%以上,沼气产量提高25%以上[63] - 报告期内公司建设智能化、数据化的互联网餐厨废弃物收运平台系统[68] - 公司围绕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与合成生物智造业务两大领域开展经营[131] - 2023年11月政策明确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应采取特许经营模式,新建由民营企业独资或控股,特许经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40年[132] - 2023年欧盟要求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总能源消费中的份额由42.5%修改为45%,交通部门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从14%提高到29%[139] - 每1吨生物柴油可实现约2.45至2.83吨碳减排[143] - 2023年12月底前公司成功推动广东省将生物柴油试点方案申报至国家能源局[144] - 2024年4月2日国家能源局公示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通知,原则支持广东省广州市等单位开展试点,公司已参与广州市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144] - 公司主要通过BOT、BOO等特许经营方式为政府客户提供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147] - 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包括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业务和生物能源业务[150] - 公司在业务开展中持续致力于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生物酶法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应用[147] - HMOs(母乳低聚糖)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研究和产业化的重点[145] 公司基本信息及其他 - 公司于2023年5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67]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43,285,704股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74] - 报告期内公司先后设立香港子公司、新加坡子公司和印尼子公司[71] - 公司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是王玉亭、刘畅,持续督导期间为2023.5.23 - 2026.12.31[73] - 公司有华夏海朗、梧州绿邦等众多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91] - 公司有广州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深圳龙岗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等多个项目[91] - 2023年年度报告文本原件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盖章[93] - 公司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96] - 公司审计机构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96] - 生物质废弃物指通过厌氧发酵、微生物降解的有机废弃物[96] - 邻避效应指居民或当地单位对建设项目的嫌恶及反对行为[96] - 餐厨废弃物是餐饮废弃物和厨余废弃物的合称[96] - 废弃食用油脂是
朗坤环境(301305)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