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收入103.62亿元,净利润为9.10亿元[6] - 2023年公司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0.71亿元,降幅0.68%[8] - 2023年公司总资产248.50亿元,总负债172.21亿元[9] - 2023年公司毛利18.86亿元,除税前利润10.18亿元[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8.73亿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收入为人民币103.62亿元,较上年减少人民币0.71亿元,降幅0.68%[12][22][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9.10亿元,较上年增加人民币0.12亿元,增幅1.34%[12][22] - 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18.86亿元,较上年增加0.53亿元,增幅2.89%,综合毛利率18.21% [31] - 2023年其他收入4.17亿元,较上年减少0.66亿元,降幅13.66%[33] - 2023年其他收益2.88亿元,较上年减少0.59亿元,降幅17.00%[34] - 2023年年度内利润9.10亿元,较上年增加0.12亿元,增幅1.34%[4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3.2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6.16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6.44亿元[41]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9.32亿元[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被抵押的应收款项及无形资产净额为人民币6516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522百万元[42] - 2023年和2022年已订约但尚未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人民币305119千元和481169千元,权益投资分别为人民币1093213千元和1580591千元[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为人民币1407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310百万元[4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56.10%[45] - 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分别为人民币6913949千元和6903758千元,2023年借款利息介乎1.81%至5.11%[47] - 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一年内到期分别为人民币2206129千元和1428700千元,第二年到期分别为人民币312593千元和412593千元等[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收入103.6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71亿元,降幅0.68%[12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中国公司法条文计算的可分配储备金总额约为412.306万元[18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未分配溢利为412.306万元[18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设计、勘察及咨询业务收入48.67亿元,占比46.97%;工程承包业务收入54.95亿元,占比53.03%[8] - 2023年设计、勘察及咨询业务收入48.67亿元,较2022年增加4.06亿元,增幅9.10%[26] - 2023年工程承包业务收入54.95亿元,较2022年减少4.77亿元,降幅7.99%[28] - 2023年设计、勘察及咨询板块销售成本34.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4亿元,增幅8.63%[29] - 2023年工程承包板块销售成本50.2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亿元,降幅7.37%[30] - 设计、勘察及咨询板块业务收入48.67亿元,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54.95亿元[122] - 报告期内,设计、勘察及咨询业务前五名主要客户销售额占销售总额10.2%,最大客户占2.8%[188] - 报告期内,工程承包业务前五名主要客户销售额占销售总额43.0%,最大客户占21.5%[188] - 报告期内,前五名主要供货商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不超过30%[188] 公司市场表现与业务成果 - 2023年公司资本市场表现良好,总市值较上一年度大幅提升[10] - 2023年公司中标6条轨道交通设计总体总包项目位居行业第一[10] - 2023年公司取得6项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总体线路,继续位居行业榜首[16] - 2023年公司在12座城市完成的33条新建线路设计总体总包招标中,中标6条线排名第一[61] - 在轨道交通领域取得北京、石家庄、杭州、深圳等4座城市的6条设计总体项目,中标数量居行业第一[124] - 勘察设计咨询方面,大连、郑州、重庆等城市的8条设计总体轨道交通项目按期开通[126] - 工程建设方面,绍兴2号线顺利完工,北京12号线移交运营[126] - 投资建设方面,重庆璧铜线全线提前3个月贯通[126] - 运维方面,昆明地铁4号线获批云南省首个地铁列车司机鉴定站,综合评价位居昆明地铁榜首[126] 公司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 - 公司通过科技产业园打造科技创新集群化、产业化发展新平台[11] - 2023年公司城建设计科技产业园建成投用[16] - 公司“北京城建设计科技产业园开园”投入使用[65] - 2023年公司获批科技部“十四五”项目“面向雄安新区多维度感知多介质管廊管线智能监测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64] - 2023年公司承担的科技部“十四五”项目“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专项课题深部岩溶塌陷风险防控技术及示范应用”顺利推进[64] - 2023年公司承担的科技部“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专项课题“大规模交通网终混合交通流微观仿真技术”通过课题绩效评价[64] - 公司“地铁车站预制装配化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年度技术创新大奖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64] - “土岩组合地层城轨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等6项技术获“国际领先水平”评价[64] - 公司牵头完成的“装配式轨道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64] - 公司承接科技部、北京市国资委等外部科研任务69项[127] - 公司取得国内及国际专利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239件[127] - 公司主编的4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获批立项[127] - 完成科技产业化等业务优化整合,联合业主组建温州幸福轨道科技公司、湖南轨道交通设计院[128] 公司上市与发展战略 - 公司回A工作取得重要进展[11] - 2023年公司回A上市申请获上交所正式受理[16] - 回A上市获上交所受理,经营体系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管控,完成技术质量三体系认证[128] - 2024年公司将从做大做强设计咨询、拓展工程总承包、拓展新业务、推进管理创新提升四个方面开展工作[51][52][54] - 2024年公司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强化产业链发展[136][137]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3年国家基建政策调整,市场发展重心转向新基建等新业务、新领域[71] - 2024年规划设计市场有望回暖,各地相关项目将陆续落地实施[73] - 2023年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为8.73万亿元,同比下滑9.10%[79] - 2023年1 - 10月全国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8万亿元,完成年度预算限额的96.8%[80] - 2023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将拉动5万亿 - 6.7万亿元基建投资总额[80] - 预计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在5.5% - 6.5%之间[80] - 2023年3月23日自然资源部要求全面开展详细规划编制工作[74] - 2023年11月10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推动支持城市更新规划工作规范开展[74] - 2023年12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EOD项目实施导则,推进EOD模式创新[75] - 202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指导意见[81] - 我国污水处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2017年的43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72.94亿元,预计2024年持续增长[85] - 国务院对12个重点省市严控基建投资,基建投资总体增速或放缓,建筑业增速同比继续下降[131]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十四五”期间进入高位平稳发展阶段,建设强度趋缓趋稳[131] - 公司境外业务面临汇率波动引发的外汇交易风险和业务价值变化风险[134] - 轨道交通市场处于“弱复苏”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基础投资建设滞后[134] 公司人员与组织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4957名雇员,总部员工约占53%,下属公司员工约占47%[56] - 集团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雇员总数比重76%,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雇员总数比重92%[56] - 公司组织近900余项培训活动助力员工专业能力建设[57] 公司未来业务布局 - 未来轨道交通建设以北京市场为核心,关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西三角经济区市场动态[83] - 京内重点推进M101线,S6线(新城联络线)一期工程,关注既有线延伸及运营改造和维保项目[83] - 长三角关注苏州、无锡等区域市场,积极参与当地轨道交通建设[83] - 粤港澳大湾区关注广州地铁8号线东延项目,跟进东莞、佛山等区域市场动向[83] - 西三角关注西安、重庆等地轨道交通项目规划,推进项目落地[83]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执行董事王汉军先生59岁,持有48,000股H股,就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持有1,000,000股内资股[87] - 裴宏伟57岁,2019年12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长,2023年11月起任党委书记[89] - 裴宏伟1989年8月毕业于东南大学,2002年6月获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评高级工程师,2020年10月评教授级高级经济师,2006年4月获一级建造师资格证[89] - 李国庆57岁,持有48,000股H股和1,000,000股内资股,2023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和城建集团副总工程师[90] - 李国庆1990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2009年3月和2012年6月获天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12月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0年10月获中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证书[90] - 史桦鑫44岁,2021年5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现任北京城建集团资本运营部部长[91] - 史桦鑫1997 - 2001年在河南财经学院学习,2001 - 2004年在南开大学学习,2022年11月评教授级高级经济师[91] - 彭冬东47岁,2022年3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现任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发展总部副总经理[92] - 彭冬东1999年7月获长沙理工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7月获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11月获一级建造师资格[92] - 彭冬东2021年3月兼任新疆乌京铁建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董事[92] - 李国庆曾担任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五、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90] - 李飞44岁,2022年3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02年7月获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学士学位,2011年7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94] - 汪涛47岁,2020年10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999年6月自南京经济学院投资经济专业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13年1月自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0年5月评为高级会计师,2018年10月取得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94] - 唐其梦34岁,2022年3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11年7月自北京工商大学获商学院会计学(全英)专业管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9月自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国际会计与金融管理专业会计学硕士学位[95] - 王国锋65岁,2020年10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82年取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取得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年取得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学位,2004年9月评为研究员,2009年8月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3 - 2011年取得多项执业资格证书[96] - 马旭飞51岁,2019年12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95年自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取得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自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商学院取得MBA学位,2007年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企业政策系取得博士学位,2016 - 2022年任西部信托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9 - 2022年任土巴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3年4月 - 2024年3月任CLSA Premium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2020年8月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证书”,2023年6月至今任常州百瑞吉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97] - 覃桂生自2018年8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国家司法部办公厅、北京市中凯律师事务所等任职[99] - 夏鹏自2022年3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单位任职,获多项专业资格[99] - 胡圣杰自2019年12月起任公司监事及监事会主席,曾在多个岗位任职,获高级政工师职称[100] - 聂菎自2013年10月起任公司监事,曾在多个岗位任职,获多项专业资格[101] - 方斌佳自2022年3月起任公司监事,曾在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工作[102] - 李俨自2022年3月起任公司监事,曾在多家公司任职[104] - 刘皓自2017年8月起任
城建设计(01599)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