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53,868,99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7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8.13亿元,同比增长0.61%[1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增长27.40%[1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增长41.10%[1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47.72万元,同比下降130.09%[18]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股,同比增长26.67%[18]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2%,同比增加1.35个百分点[18]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31.90亿元,同比增长5.26%[1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20亿元,同比增长8.60%[18] - 2023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2833.76万元[21] - 2023年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5.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4.11万元[20]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57元,共计25,870,532.60元[130]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575,975.54元[131] - 2023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70,424,198.37元,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17,042,419.84元[1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616,845,917.26元,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610,758,826.13元[131]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国际政治经济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技术迭代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环保风险等[2] - 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较大,采取“长单+订单+储备”的采购模式,适时增加储备,推进战略供应商建设[75] - 公司海外业务涉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采用美元、欧元等外币结算,存在一定的外汇结算风险[75] - 公司在“双碳”背景下,全球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国内外电池企业不断加大产能项目投资,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76] 经营范围与业务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锂电池回收、贮存、经营、再利用,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监控系统、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储能设备及其零部件、软件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安装、运营、服务等[10] - 公司经营范围还包括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新能源技术研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电力工程设计、施工,电力购销、合同能源管理等[10] - 公司经营范围增加“电缆连接线的制造加工及销售”、“承装(修、试)电力设施”[1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及电源系统、铅蓄电池及系统、新能源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及服务等[26] - 新能源及应急储能电池收入14.49亿元,同比增长7.10%;备用电池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21.67%;动力用电池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20.97%[34] - 公司2023年新能源及应急储能电池收入为14.49亿元,同比增长7.10%[35] - 公司2023年备用电池收入为8.46亿元,同比增长21.67%[35] - 公司2023年动力用电池收入为3.59亿元,同比增长20.97%[3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拥有3个国家级、5个省级、2个行业级及4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30] - 公司已累计申请并获授权国家专利3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30余件[30] - 公司牵导及参编各级标准8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20余项[30] - 公司研发的高压UPS大容量高功率电芯具备4C持续放电能力,高倍率循环可达2000次以上;动力型电芯1C循环可达4000~6000次;长寿命储能电芯循环次数达10000次以上[33] - 公司圆柱锂电池项目顺利完成建设并实现对外批量供货,研发的高倍率21700 40H和高容量21700 50E电芯产品获得CB、PSE、欧盟电池指令、UN38.3等国内外认证[33] - 公司获授权国家专利34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成果转化[33] - 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为9101.72万元,同比增长4.24%[37] - 公司新能源专用车电源系统快充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已结项,预计将提升快充性能并增加销售收入[37] - 公司2V数据中心用高功率蓄电池的研发项目已结项,预计将提升高功率性能并增加销售收入[38] - 公司基于DC∕DC变换技术的智能锂电BMS产品开发项目已结项,预计将提升锂电智能管理并增加销售收入[41] - 公司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373人,同比增长27.30%,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14.30%[57]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91,017,210.86元,同比增长4.24%,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4%[57] 市场与客户 - 公司海外市场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31] - 公司中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等多个通信运营商及电力市场集采项目,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32] - 公司海外市场在东南亚通信市场实现5G电源、智能锂电、高压UPS锂电产品批量供货,欧美市场份额持续提升[32] - 公司2023年外销收入为6.19亿元,同比下降1.24%[35] - 公司2023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8.3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9.66%[36] 经营计划与战略 - 公司2024年经营计划包括多措并举开拓市场,做优做强核心业务,持续深化市场、客户和产品结构优化调整[72] - 公司2024年经营计划还包括坚定抓好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72] - 公司加速锂电池新产品及系统的开发,重点包括大容量高压UPS、液冷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特种工程机械车辆等应用产品的开发和升级[73] - 公司积极储备下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加快推进钠离子电池技术研发和目标市场应用导入[73] - 公司深化实施精益管理,以提质、降本、增效为核心目标,持续推行精益管理[73] - 公司加强生产全过程控制,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优化生产工艺技术和流程,提升产出效率[74] - 公司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实现运营智能化监控和管理、生产数据分析和管理[75] - 公司强化全面风险管控,持续深化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内控有效性,逐步形成以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独立董事、内部审计、法务、纪检工作部门为一体的监督机制[7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宋斌、高运奎、李恕华、隋延波、翟凤英、孔德龙、杨玉清、王平、宫国伟、于海龙[13]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4次股东大会,均由董事会召集召开,涉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大事项实施单独计票[80] - 公司董事会成员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召开7次董事会[80] - 公司监事会成员5名,其中职工监事2名,报告期内召开7次监事会[80]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严格执行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积极推进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80]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指定《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媒体[81] - 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3.67%[85]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1.35%[86] - 公司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1.33%[87] - 公司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6.28%[88] - 公司董事魏增亮在2023年11月10日被选举为董事,持股40,000股[89][90] - 公司监事宫国伟在2023年8月2日被选举为监事会主席,持股1,345,671股[90] - 公司监事吕燕妮在2023年5月29日被选举为非职工代表监事,持股16,000股[90]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张敏在2023年5月29日被选举为职工代表监事,持股2,000股[90] - 公司副总经理魏增亮在2023年3月31日被选举为副总经理,持股40,000股[90] - 公司董事杨俊超在2023年9月12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持股636,587股[91] - 公司监事李东光在2023年5月29日因任期届满离任,持股1,087,765股[91] - 公司总经理杨俊超在2023年9月12日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持股636,587股[96] - 公司副总经理段彪在2023年4月21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不再担任总经理助理[93][96] - 公司董事会秘书张连钵在2023年4月21日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94] - 公司现任董事李伟,1978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并担任控股子公司山东圣阳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97] - 公司现任董事张连钵,1983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97] - 公司现任董事魏增亮,1984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并担任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方信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97] - 公司现任董事陈庆振,1984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98] - 公司现任董事李亮,1977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山东国惠投资部部长,公司董事[98] - 公司现任董事刘晓迪,1985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山东国惠总法律顾问、法务部副部长,公司董事[98]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马涛,1957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司独立董事[99]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桑丽霞,1975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公司独立董事[99]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颜廷礼,1968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青岛分所负责人,公司独立董事[99] - 公司现任监事宫国伟,1978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公司监事会主席[9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共计859.13万元[103] - 独立董事津贴为10万元/年(税前)[103] - 董事长李伟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7.62万元[104] - 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连钵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8.9万元[104] - 董事、财务总监陈庆振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0.64万元[104] - 董事、副总经理魏增亮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5.95万元[104] - 董事李亮和刘晓迪未从公司领取报酬[104] - 独立董事桑丽霞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万元[104]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会成员共计出席董事会会议859.13次[105]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3年02月20日召开,决议公告刊登于《证券时报》和《中国证券报》[105]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05月31日召开,决议公告刊登于《证券时报》和《中国证券报》[105]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5日召开,决议公告刊登于《证券时报》和《中国证券报》[106]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3年12月18日召开,决议公告刊登于《证券时报》和《中国证券报》[106] - 公司董事李伟在报告期内出席董事会会议7次,出席股东大会4次[107] - 公司董事张连钵在报告期内出席董事会会议4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107] - 公司董事陈庆振在报告期内出席董事会会议7次,出席股东大会4次[107] - 公司董事李亮在报告期内出席董事会会议7次,其中1次为现场出席,6次为通讯方式出席[107] - 公司董事马涛在报告期内出席董事会会议7次,其中1次为现场出席,6次为通讯方式出席[107] 员工与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2,608人,其中母公司员工2,159人,主要子公司员工449人[125]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为:生产人员1,685人,销售人员195人,技术人员296人,财务人员22人,行政人员410人[125]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11人,大学专科学历461人,大学专科以下学历1,736人[125] - 公司薪酬政策基于岗位价值、市场对标、绩效挂钩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确保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126] - 公司薪酬主要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其他激励奖金及其他补贴,绩效奖金与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相结合[126] - 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用工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126] - 2023年新员工培训共开展24场,540余人受训[127] - 2023年骨干员工培训共开展50余场,涵盖生产、技术、质量、销售、服务等领域[128] - 铅电产业体“高绩效团队建设”主题拓展培训80余人次[128] - 锂电与电源产业体“班组长核心技能提升”专题培训60余人次[128] - “品牌培育”“战略管理”“项目开发及销售技巧提升”等培训220余人次[128] - 质量管理培训40余人次[128] - 公司持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及措施[153] - 公司严格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规范的劳动关系[152] - 公司持续完善员工福利保障体系,为员工提供年度健康体检、带薪年假、节日福利等多重福利[153]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 公司高度重视环保及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设立专职部门全面负责公司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76] - 公司及其子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遵守多项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144] - 公司2023年未发生重大环保问题,未造成永久环境影响[144] - 公司2023年未发生安全事故长期影响多位职工或公民健康[136] - 公司2023年生产经营对环境污染在可控范围内[136] - 公司2023年未发生直接财产损失金额≥500万元的情况[139] - 公司2023年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投入为790万元[150] - 公司2023年缴纳环保税11,556.75元[150] - 公司通过自有光伏发电设施共发电237.2万千瓦时,全部回用于生产运营,减少了碳排放[151] - 公司工业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为80m³/h,85%以上回用于生产[146] - 圣阳锂科工业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300m³/d[146] - 公司及子公司排放口通过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排污口规范化验收,并配备废水在线监测系统[146] - 公司产生铅尘和铅烟的工序经过多级处理后达标排放[146] - 子公司产生NMP废气经两级冷凝回收和吸收塔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146] - 公司及子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依法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146] - 公司及子公司生产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减震和隔音措施[146] - 公司2023年通过自有光伏发电设施共发电237.2万Kwh,全部回用于公司生产运营,减少了碳排放[153] - 公司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荣获济宁市“职业健康先进单位”称号[154] - 公司全年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累计培训共2万余人次[154] - 公司全年开展事故应急演练24次[154] 内部控制与审计 - 公司2023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保持有效,未发现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42] - 公司2023年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41] - 公司2023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与董事会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43] - 公司2023年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42] - 公司2023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全文于2024年4月20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143] - 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10万元[175] - 公司2023年度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65万元[174]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公司2023年度关联交易金额为86.76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18.58%[179] - 公司2023年与关联方山东弘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发生日常关联交易金额合计不超过750万元,实际支付物业管理服务费86.76万元[186] - 公司
圣阳股份(00258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