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拓机械(873706) - 2023 Q4 - 年度财报
873706铁拓机械(873706)2024-04-19 21:08

公司荣誉 - 2023年公司新增15项发明专利,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拥有548项专利,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荣誉[4] - 2023年8月5日公司荣获第六届“泉州市政府质量奖”[2] - 2023年4月24日公司青年科研团队荣获“第20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3] - 公司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认定[47] - 2023年公司重视综治、平安、法治建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115]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2024年3月8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前总股本66,799,000股[19][23] - 2024年3月8日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普通股(A股)股票22,266,300股,超额配售增发3,339,945股,发行后总股本增加至92,405,245股[2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为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19] - 公司是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及其配套设备专业生产商,有重要行业影响力[31] - 公司建立了全品类、多系列产品体系,围绕沥青混合料搅拌技术持续创新[32][33]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王希仁,一致行动人为米德股权、米德财务[19] - 公司聘请华兴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中泰证券为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4年3月8日 - 2027年12月31日[22] - 为保护重要客户信息及商业秘密,2023年年度报告豁免披露部分客户具体名称[10] - 公司不存在退市风险,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11][12]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销售和研发体系,报告期内主要商业模式未变[46] - 公司采用“以产定采”为主、“目标安全库存”为辅的采购模式,有完善采购管理制度并采用信息化系统跟踪[36]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用MES、ER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跟踪生产全过程[37][38] - 公司获取境内外终端客户订单的营销方式多样,包括展会、网络营销等[41] -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开展技术研发[45]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营业收入4.12亿元,较2022年增长1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76.49万元,同比增长49.98%[25] - 2023年末资产总计5.4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3.02%,负债总计1.74亿元,同比下降16.26%[25] - 2023年毛利率为32.4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为18.15%[25]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79.03万元,较2022年下降40.63%[2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042.20万元、1.44亿元、9249.04万元、8544.43万元[27]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260.87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净额6139.39万元[27] - 2023年末货币资金6985.75万元,占总资产12.75%,较2022年末减少23.63%[55] - 2023年末应收票据274.97万元,占总资产0.50%,较2022年末增长53.96%,因销售回款收到承兑汇票增多[55][57] - 2023年末存货1.27亿元,占总资产23.21%,较2022年末增长7.74%[55] - 2023年末固定资产1.47亿元,占总资产26.88%,较2022年末减少4.07%[55] - 2023年末无形资产5076.80万元,占总资产9.27%,较2022年末增加60.67%,因新取得土地使用权[55][62] - 2023年营业收入4.12亿元,营业成本2.79亿元,毛利率32.43%,较2022年的28.99%有所提升[67] - 2023年销售费用2469.25万元,占营业收入5.99%;管理费用2331.02万元,占营业收入5.65%[67] - 2023年财务费用 -59.08万元,较2022年的18.47万元减少,因上半年归还银行借款致利息费用大减[67][68] - 2023年其他收益617.93万元,较2022年增加306.35万元,增长98.32%,因政府补助增加及税收优惠[67][68] - 2023年净利润6276.49万元,占营业收入15.23%,较2022年增长49.98%[67] - 投资收益本期较上期减少195.19万元,减少比例92.95%,因海西金租本期未分红[69] - 营业外收入本期较上期增加89.10万元,增长比例837.93%,因收到50万元政府补助[70] - 税金及附加本期较上期增加134.33万元,增长比例48.90%,因营业收入增长等[71] - 所得税费用本期较上期增加341.45万元,增长比例70.03%,因本期利润较高[72] - 主营业务收入2023年为404,663,545.97元,较2022年增长14.88%[74] - 原生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销售收入增长50.27%,主要因俄罗斯地区进口增加[75][79] - 原再生一体式搅拌设备销售收入减少27.20%,受签单时点影响[75][80] - 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设备销售收入增加38.23%,因下游需求恢复等[75][8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较上期减少3,749.24万元,减少比例40.63%[84] - 公司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为113,000,000.00元[88] - 公司2023年度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91] - 公司2023年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0%的所得税优惠[92] - 本期研发支出金额为17253665.52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19%;上期研发支出金额为14684745.47元,占比4.09%[93] - 研发人员期初57人,占员工总量的比例为13.35%;期末56人,占比12.44%[94]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41222.90万元[104] 公司发展战略 - 未来公司将深化前沿技术研发,增强技术储备和客户服务支持力度[35] - 公司将推动生产、产品和服务智能化,以环保型中高端设备为研发重点[48] - 公司将深化服务型制造战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49] - 公司将加强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渠道建设[50] - 公司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价值观,推进智能制造战略,强化国际化战略[135] - 坚持智能制造方向,推动生产、产品和服务智能化,以环保型中高端设备为研发重点[137] - 深化服务型制造战略,将研发成果产业化,提升设备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137] - 加强东南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市场渠道建设,拓展新市场[137] - 持续为员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实行开放人才政策,搭建薪酬和激励体制[137] - 加强在职员工业务能力提升,提供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个人成长规划[13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我国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出口金额达15,980.59万美元,同比增长57.86%[54] - 国产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缩小与国外差距并走向国际市场[123] - 节能环保化、大型化、智能化、模块化、提高RAP添加比例是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主要技术发展趋势[125] - 节能环保不达标的落后设备将被淘汰,更多环保配置和前沿技术将用于设备[126] - 智能化设备可实现故障诊断预警、多设备联动管理等,减少人员、节省成本[127] - 行业骨干企业4000型及以上型号设备发货量占比从2017年的43.21%增长至2022年的55.93%[129] - 设备模块化可降低安装、运输成本,提高供应商设计效率[130] - 提高RAP添加比例符合可持续发展,存量设备将配套再生设备[131] - 配置多样化与定制化解决方案是开拓国内外市场关键[133] - 全流程服务成为行业主流发展方向[134] 公司面临风险 - 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和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财政支持力度下降,会使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市场需求下降,影响公司盈利能力[139] - 行业竞争加剧,若公司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将面临竞争力减弱及市场份额缩小的风险[139] - 持续开发新客户困难,若无法开拓新客户,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139] - 业绩可能下滑,若外部经济环境或内部经营条件变化,公司收入、利润会波动[139] -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影响公司毛利率和整体盈利水平[139] - 国际贸易政策及国际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变化,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39] - 应收账款回收存在风险,若客户经营或财务状况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业绩[139] - 汇率波动可能导致汇兑损失增长,影响公司盈利能力[139] - 出口退税率变动会影响公司出口收入及盈利水平[139] - 研发失败可能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带来不利影响[139] 公司诉讼与承诺 - 公司报告期内诉讼仲裁涉案金额合计2082682.86元,占比0.56%,其中作为原告/申请人涉案金额650000元,占比0.17%,作为被告/被申请人涉案金额1432682.86元,占比0.38%,作为第三人涉案金额为0元,占比0%[144] - 公司本报告期无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或转移公司资金、资产及其他资源的情况[145] - 公司新增承诺事项,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持股10%以上股东、董监高等自2023年5月15日起有股票转让限制、股份流通限制、股份增减持等多项承诺且正在履行中[146][147] - 公司及相关主体自2023年5月15日起有稳定股价、摊薄即期回报填补、对欺诈发行上市的股份买回、分红、未履行承诺的约束措施等承诺且正在履行中[146][147] - 2023年5月15日公司、董监高、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等就北交所上市作出多项承诺,包括发行申请文件真实性等、避免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公司独立性等,均正在履行中[149] - 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王希仁及其一致行动人等持股10%以上股东及董监高承诺自审议发行人股票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的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次日起至完成公开发行股票并于北交所上市或终止申请期间不减持股票[151] - 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王希仁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黄俊杰承诺自发行人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若特定情况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53] - 王希仁、黄俊杰在锁定期届满后担任发行人董监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持有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154]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希仁之一致行动人米德股权、米德财务承诺自发行人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特定情况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55] - 除控股股东等外持股10%以上股东蔡建良、蔡福才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锁定股份[158] - 监事蔡文章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锁定股份,锁定期届满后任监事期间每年转让不超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160][161] - 主要股东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每年减持不超股份总数25%[165] - 主要股东减持前提前书面通知公司,集中竞价交易首次减持前15个交易日、其他减持前3个交易日公告[166] - 公司上市后三年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上一会计年度末经审计每股净资产触发稳定股价措施[169] - 稳定股价措施停止条件包括股票连续5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上一会计年度末经审计每股净资产等[170] - 稳定股价责任主体包括实际控制人、在公司领薪非独立董事和高管、公司[171] - 启动稳定股价措施,公司3个交易日内协商提出方案并履行审批和披露义务[172] - 实际控制人在触发条件之日起十个交易日内提出增持计划,获批后3个交易日通知公司,披露计划3个交易日后实施[173]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增持股份价格不高于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单一年度增持资金不低于最近一次现金分红的20%,增持数量不超股本总额2%[174]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买入股份价格不高于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金额不低于上一年度税后薪酬累计额的20%,不超该累计额[177]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为自有资金,价格不超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单一年度回购资金不少于上一年度归母净利润的20%,不超50%[181] - 若未启动股价稳定措施,公司等相关方需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184]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采取措施,其股份不得转让,停止分红直至措施实施完毕[185]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采取措施,10个交易日内停发薪酬,股份不得转让直至措施实施完毕[186] 公司后续计划 - 公司将加快募投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实现预期效益[191]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董事会监督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和规范使用[192] - 公司将完善业务流程,加强信息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193] - 公司制定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将严格执行利润分配政策[194] - 公司承诺按监管要求完善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措施,未履行将受惩罚并采取补救措施[195]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希仁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履行填补回报措施等[196] - 王希仁若未履行承诺将公开说明原因、道歉并承担补偿责任[197] - 公司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约束职务消费等[199] - 董事和高管承诺薪酬制度、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99] - 公司、控股股东、董事和高管若遇新监管规定将按规定出具补充承诺[195][196][200] 公司合规与社会责任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