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基本信息 - 公司2023年度报告涵盖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5] - 公司负责人为万世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龚爱琴,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为徐海兰[2] - 所有董事均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2] - 报告中涉及的未来计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2] - 公司在“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描述了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2] - 备查文件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4]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433,734,971.84元,较2022年减少1.89%[1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222,808.88元,较2022年减少5.15%[1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3,133,094.63元,较2022年增加72.39%[10] - 2023年末资产总额2,393,581,909.51元,较2022年末增加0.41%[10]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38,716,685.61元,较2022年末增加2.17%[10]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4,021,879.90元、117,780,223.71元、109,316,534.77元、122,616,333.46元[11]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991,124.69元、32,043,761.10元、21,377,754.66元、25,810,168.43元[11]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681,513.81元、51,353,905.69元、34,309,293.44元、64,788,381.69元[11]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9,067,558.77元,2022年为7,991,311.87元,2021年为6,930,827.74元[13][14]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下降1.89%,医疗器械行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4.58%,其他行业收入1.05亿元,同比下降17.77%[29] - 吻合器收入1.80亿元,同比下降1.59%,医疗设备收入9626.44万元,同比增长6.67%,低值耗材收入4854.16万元,同比增长28.93%,吻合器零配件收入1.00亿元,同比下降20.91%[29] - 华东地区收入2.58亿元,同比下降10.29%,西北、西南地区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15%、104.39%,国外收入4024.51万元,同比增长8.31%[29] - 经销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4.86%,直销收入1.77亿元,同比下降10.26%[29] - 医疗器械行业毛利率53.25%,同比下降3.85%,其他行业毛利率32.78%,同比下降7.67%[29] - 灯床塔销售量2780台,同比增长20.97%,生产量2780台,同比增长39.28%,库存量501台,同比增长5.92%[30] - 吻合器销售量105.83万个,同比增长24.46%,库存量12.92万个,同比下降17.47%[30] - 低值耗材销售量2955.36万个,同比增长24.99%,库存量177.51万个,同比下降38.39%[30] - 吻合器零配件销售量4980.08万个,同比增长10.97%,生产量14611.19万个,同比增长5.80%,库存量8748.73万个,同比增长29.36%[30] - 2023年销售费用42,247,157.68元,同比增10.32%;管理费用64,636,739.20元,同比增17.84%;财务费用 -10,474,813.90元,同比增248.42%;研发费用27,114,546.70元,同比增11.99%[33]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47256196.77元,同比增长18.09%,现金流出小计384123102.14元,同比增长4.15%,现金流量净额163133094.63元,同比增长72.39%[64]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16950958.40元,较2022年增加60.15%,主要因理财投资支付现金增加[64]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00000.00元,较2022年减少99.69%,主要因上年度收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64]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2473510.51元,较2022年增加611.86%,主要因分配股利及支付发行费用增加[64] - 报告期内净利润为9988.2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亿元[65][66] - 非主营业务中,投资收益563.2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8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69.17万元,占比11.70% [66] - 2023年末货币资金5.6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3.77%,较年初比重减少22.86% [66] - 2023年末应收账款9709.7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06%,较年初比重减少1.26% [66] - 2023年末固定资产1.9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02%,较年初比重增加2.52% [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1.20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69.17万元,期末数6.74亿元 [67] - 报告期投资额为1521.8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0,变动幅度100% [67] - 货币资金中137.37万元因保函保证金受限 [67] - 2023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29,123,711.6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9.76%[32] - 2023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37,082,256.0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5.07%[32]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23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数)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2] - 2022年度以总股本100,173,33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共派发现金股利50,086,667元[151] - 2023年度拟以98,938,28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拟派发现金红利59,362,969.8元,占2023年净利润61.06%[152][154] - 2023年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84,346,212.3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53] - 2024年4月18日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57] 市场规模 - 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为6,050亿美元,2022 - 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6.18% [15] - 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为10,450亿元,2022 - 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7.3% [16] - 2023年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预计为94.1亿美元,2022 - 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76% [16] - 2023年全球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预计为61.6亿美元,占总体的65.5%,2022 - 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6.15% [16] - 2023年中国吻合器市场规模预计为95.8亿元,2022 - 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11.42% [17] - 2023年中国腔镜吻合器规模为81.3亿元,占总体的84.9%,2022 - 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13.12% [17] 国产化率 - 2020 - 2022年中国开放吻合器国产化率从71%提升至78%[18] - 2020 - 2022年中国手动腔镜吻合器国产化率从26%提升至41%,电动腔镜吻合器国产化率从7%提升至22%[19]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以吻合器为代表的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 - 公司代理明基三丰、迈瑞医疗等品牌医疗设备,应用于外科手术室;代理碧迪、英特赛克等品牌低值耗材,应用于检验科、麻醉科等科室[22] - 公司采购分原辅材料采购和代理业务采购,前者按生产需求制定计划,后者依代理协议和客户需求采购[23] - 公司具备吻合器全产业链生产能力,采用“以销定产、适当库存”模式,海外需求和组件用订单式,国内需求用备货式[23][24] - 公司外协加工包括部分零部件加工和产品消毒灭菌,制定《外协供应商管理制度》[24] - 公司销售分经销和直销模式,经销产品为吻合器、医疗设备等,直销产品为吻合器零部件、医疗设备和低值耗材[24] - 经销模式分传统、两票制和二级分销模式,传统模式是吻合器主要销售模式,对经销商有销售返利政策[24] - 海外市场由国际贸易部门负责,通过展会等与海外经销商建立联系,委托境内第三方负责报关和回款[24] - 两票制经销模式下,经销商/配送商承担渠道开发和配送职能,销售服务商承担跟台等服务[24] - 公司在常州以外地区销售医疗设备采用二级分销模式,经销商参与招投标,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后续服务[24] - 公司吻合器零部件和组件采用直销模式,与下游厂商合作良好,订单需求稳定[24] 公司收购 - 2023年8月子公司孜航精密以408万元交易对价收购昶恒精密51%的股权[21] - 2023年12月公司同意全资子公司东星华美以1113.80万元收购三丰东星少数股东东明基三丰持有的40%股权,2024年2月6日完成股权交割及工商变更登记[21] - 2023年公司收购子公司昶恒精密,投资4,080,000.00元,持股51.00%[32] - 公司收购常州昶恒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投资金额4080万元 [68] - 公司全资子公司收购三丰东星医疗器材(江苏)有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投资金额1.11亿元 [68] - 2023年公司受让昶恒精密51%股权、三丰东星40%股权,分别成为控股孙公司和全资孙公司[90][91] 研发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43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备案凭证,包括4个Ⅰ类、39个Ⅱ类医疗器械产品[1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专利227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新一代产品电动腔镜吻合器和全电动腔镜吻合器已获注册证并上市销售[26] - 公司开展一次性使用腔镜用穿刺器(自清洁款)研发,已结束[33] - 公司开展一次性圆弧点切吻合器及组件研发,临床反馈中[33] - 公司开展一次性可吸收组织夹和多次性使用施夹钳研发,项目中[34] - 公司开展装载可吸收缝钉的腔镜组件研发,项目中止[36] - 公司开展一次性全电动腔镜切割吻合器研发,已结束[38] - 公司研发的内窥镜加热装置可将内窥镜远端加热至55℃左右,10s内除雾,体积小、全自动除雾、能监测温度[40] - 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可使手术更便捷,防滑凸台可防止打滑,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41] - 设计开发的血管钉组件可实现各类腔镜下血管吻合手术,有优异止血效果等[42] - 一次性使用10毫米甲状腺穿刺器可补充穿刺器规格,防滑螺纹可锁定套管[44] - 一次性使用腔镜鹰嘴套可提高器械使用灵活性,适应不同手术场景[45] - 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和主机系统图像高清、设备便携,可拓宽销售渠道[45] - 一次性使用电动肛肠套扎器自带负压源,能显示剩余套圈数量[47] - 一次性使用大转角腔镜吻合器钉仓可达到左右65°转向,提升腔镜线产品竞争力[47] - 一次性组织闭合夹可在狭小区域快速夹取组织,缩短手术时间[48] - 一次性使用1008型电动腔镜切割吻合器及关键组件可扩充生产线[50]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04人,较2022年的94人增长10.64%,占比从13.49%提升至16.10%[63]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7114546.7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5%,较2022年的24212546.29元及5.48%有所提升[63] - 公司完成一次性使用0809手枪型包皮切割吻合器等多个产品及组件研发,扩充产品线[53][55][56][61][62] - 一次性使用1113型微创腔镜切割吻合器自主创新腔镜组件增大至70°,超越目前最大60°设计[58] - 一次性使用1205型电动肛肠套扎器一次性可套扎8次,自带负压源和显示功能[59] - 一次性使用1115型腔镜切割可更换钉仓采用免工具设计,可自动识别有无斜切[60] 募集资金使用 - 2022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1.04亿元,净额10.03亿元[70] - 2023年度使用募集资金7127.34万元,累计使用1.71亿元,尚未使用8.31亿元[71] - 孜航医疗器械零部件智能制造
东星医疗(30129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