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责任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2] - 公司负责人代啸宁、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姜明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孙艳华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28][129]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共召开董事会会议7次[128]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报告期内共召开监事会会议7次[12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公开、透明,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128] - 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由董事会秘书负责,指定《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指定媒体[128]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30]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均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相互独立[131]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132] - 公司设有独立的财务部门,并已建立了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财务会计制度和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132] - 公司在工商银行中关村支行独立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账号为“0200095609200013553”[132] - 公司独立申报纳税,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混合纳税的情况[132] - 公司依法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132] - 公司是一家智能传感器和光电仪器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提供商[132] - 公司董事及高管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774.87万元[149]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了7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均出席或通过通讯方式参与[150] - 董事会对公司重大治理和经营决策提出了相关意见,并被采纳[151] - 战略委员会在2023年3月20日召开的会议上,一致同意通过关于终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议案[152]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全文包含多项董事会和委员会的议案通过情况[153][154] - 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对报告期内的监督事项无异议[154] -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运行有效,防范了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促进了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167]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00%[170]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00%[170]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9]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9]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9]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9]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81] - 非财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为否[181]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董事会的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81]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为893,762,076.43元,同比增长24.43%[1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288,097.38元,同比增长774.55%[1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175,352.10元,同比增长464.74%[1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266,840.45元,同比下降5.52%[16]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同比增长750.00%[16]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17元/股,同比增长750.00%[16]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0%,同比增长2.56%[16]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607,451,299.21元,同比下降3.61%[16]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76,536,506.65元,同比增长4.09%[1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2,112,745.28元[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76.21万元,同比增长24.43%[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28.81万元,同比增长774.55%[6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17.54万元,同比增长464.74%[60] - 公司研发投入共计8,582.52万元[60] - 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26.68万元[60] - 期末资产负债率为20.10%[60] - 2023年营业收入为893,762,076.43元,同比增长24.43%[64] - 工业客户收入为535,173,028.30元,同比增长19.98%[64] - 科研院所收入为358,589,048.13元,同比增长31.71%[64] - 光谱仪器收入为525,503,013.04元,同比增长21.51%[64] - 智能传感收入为278,000,087.51元,同比增长36.49%[64] - 精密光机收入为90,258,975.88元,同比增长9.87%[64] - 华东地区收入为277,570,111.26元,同比增长34.37%[64] - 华北地区收入为204,353,044.33元,同比增长26.04%[64] - 华南地区收入为124,839,009.15元,同比增长2.66%[64] - 境外收入为65,849,166.50元,同比增长11.99%[64]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74,848,379.3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8.37%[68]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86,876,434.8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9.59%[68] - 销售费用为94,229,949.21元,同比增长12.77%[68] - 管理费用为77,947,748.65元,同比增长20.65%[68] - 财务费用为-2,372,956.95元,同比减少280.39%,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68] - 研发费用为85,825,229.68元,同比增长3.37%[69]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的138人增加到2023年的158人,增长14.49%[103]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从2022年的23.15%增加到2023年的27.48%,增长4.33%[103]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2年的83,027,034.63元增加到2023年的85,825,229.68元[10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11.56%下降到2023年的9.60%[10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2年的101,896,001.50元下降到2023年的96,266,840.45元,下降5.52%[10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2年的-20,414,454.83元下降到2023年的-28,399,640.34元,下降39.12%[10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2年的-50,664,572.67元下降到2023年的-62,028,017.17元,下降22.43%[10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从2022年的34,259,325.84元下降到2023年的6,531,538.47元,下降80.94%[103] - 货币资金从398,359,960.68元增加到400,831,739.15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3.89%增加到24.94%[105] - 应收账款从172,597,872.33元增加到174,031,464.97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0.35%增加到10.83%[105] - 合同资产从6,671,342.08元增加到10,288,687.41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40%增加到0.64%[105] - 存货从298,561,292.49元减少到263,134,100.67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7.90%减少到16.37%[105] - 长期股权投资从16,659,686.77元增加到22,559,297.68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00%增加到1.40%[105] - 短期借款从57,381,411.46元减少到15,013,750.00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44%减少到0.93%[105] - 合同负债从191,116,472.91元减少到124,232,124.17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1.46%减少到7.73%[105] - 报告期投资额从11,750,000.00元增加到16,300,000.00元,变动幅度为38.72%[109] -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84,203,472.59元,净资产为276,044,843.45元,营业收入为443,522,828.61元,净利润为45,599,721.80元[114] - 北京卓立汉光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27,216,371.98元,净资产为53,660,412.31元,营业收入为177,807,308.24元,净利润为32,025,844.34元[115] - 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288,097.38元[163] - 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2,593,144.01元[163] - 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的利润为21,002,823.02元[163]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0,276,488.90元(含税)[161]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61]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姜明杰先生22.7万股,已解锁11.35万股,未解锁11.35万股[164]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第一批次限制性股票归属股份181.075万股,公司总股本由200,840,639股变更为202,651,389股[163]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第二批次限制性股票归属股份11.35万股,公司总股本由202,651,389股变更为202,764,889股[163]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传感器和光电仪器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提供商[25] - 公司产品矩阵包括智能传感、光电仪器、精密光机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25]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油田、煤炭、船舶、水利水务、钢铁、医药食品等场景[26] -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无线传感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26] - 公司产品包括无线温振传感器、无线振动传感器、无线压力传感器、无线功图传感器等[27][28][29][30] - 无线温振传感器适用于风机、汽轮机组、磨煤机、制氧机、发电机、离心机、压缩机、水泵、电机等旋转机械设备的振动、温度监测[27] - 无线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机设备的振动、温度数据,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健康情况[28] - 无线压力传感器用于液体或气体压力测量,具备数字可视化屏显,可自组织成星型网络拓扑结构[29] - 无线功图传感器用于测量抽油机的载荷与位移,绘制示功图结合电参数据计算出功率图与电工图,判断抽油机的工作状态及计算产油量[30] - 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精度大量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获得权威计量机构认证,标志着公司成为全球少数掌握万分倍误差的高精度传感器厂家[33] - 光纤传感器作为结构监测系统传感器网络的核心部件之一,已在多个大型结构监测项目中安装应用,经过实际运行测试,可靠稳定[33] - 公司推出的设备运行状态智能监测技术已在各种工业场景下持续应用迭代,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更加重视设备管理的“数智化”升级[40] - 智能工业设备运行状态故障预警系统,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智能传感器,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分析诊断、预知维修,有效解决停机维修时间长和人工维护成本高的难题[41] - 光纤光栅结构应力监测系统为分布式应力测量系统,将光纤光栅传感器埋入或粘贴到结构物表面,当结构受力载荷变化时,传感器在受力方向上产生应变,内部反射波长发生变化,光纤解调仪通过检测反射波长的变化量,进而测量结构物应力应变量[42] - 数字化水生态综合监管系统基于大数据、云平台、AIOT等技术,构建一套集监测、分析、展示、调度、运维、考核、修复等于一体的综合监管系统,主要服务于政府职能部门[43] - 公司致力于食品药品冷链全程温湿度安全监控产品研发和大数据服务,自主研发了药品库房温湿度监控器、车载4G冷链温湿度监控主机、保温箱无线温湿度监控终端、
必创科技(300667)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