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源集团(06119) - 2023 - 年度财报
06119天源集团(06119)2024-04-22 20:5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3.029亿元,与2022年相近[5] - 2023年收益约为人民币302.9百万元,较2022年约人民币317.9百万元减少约4.7%[19] - 2023年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253.7百万元,较2022年约人民币263.8百万元减少约3.8%[23] - 2023年整体毛利约为人民币49.2百万元,较2022年约人民币54.1百万元减少约9.0%[24] - 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约为人民币2.7百万元,2022年其他亏损净额约人民币553,000元[28] - 2023年销售及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14.6百万元,较2022年约人民币16.7百万元减少约12.6%[3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9.1百万元,较2022年约人民币17.5百万元增加约9.3%[33]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0.1%,2022年约为0.2%[3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已质押资产,2022年12月31日有已质押资产,包括使用权资产、物业等总账面价值3900万元人民币及4680万元人民币银行存款[4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219名,2022年12月31日为236名;2023年度员工总成本约2520万元人民币,2022年度约2800万元人民币[4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度为每股普通股0.04元人民币[4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对建设及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约为210万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约为9.7万元人民币[5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总货物吞吐量约为334.5万吨,较2022年的约416.4万吨减少约81.9万吨或约19.7%[15] - 2023年集团油产品销售收益约为人民币2.241亿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297亿元轻微减少约2.4%[17] - 2023年集团油产品采购服务收入增加[17] - 2023年公司配套增值港口服务规模与2022年相若[15] - 2023年装卸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73.8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14.2%[19] - 2023年销售油产品收益约为人民币224.1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2.4%[20] - 2023年产品采购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3.5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352.4%[22]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拟开展国际进口贸易业务,预备工作正在进行中[6] - 2023年公司进行了若干原油期货交易以对冲原油价格波动对油产品贸易业务的影响[7] - 公司未来将响应减碳产业和大健康产业[8] - 集团将巩固整合核心业务,拓展货物装卸货源、控制成本、巩固客户关系,扩大油品销售覆盖面、发展进口贸易业务[54] - 集团将密切关注并把握潜在业务及投资机会,实现业务多元化[55] 公司股权及合营企业变动 - 2023年3月20日,富地中国与公司向合营企业增资金额分别为1.9688228536亿港元及213.577296万港元,认购股份分别为2.42482329亿股及263.0441万股,增资后公司于富地天源的股权由30%降至6.37%[40] 公司土地相关事项 - 茂名市天源码头经营有限公司为2589.3平方米地块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申请仍在等待批准,处理时间不确定,但对公司业务运营无影响[47] 公司会议安排 - 公司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6月12日举行,6月6日至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月5日下午4时30分前需送交过户文件[50][51] 公司人员信息 - 杨先生为复港控股有限公司唯一股东及董事,该公司在公司已发行股份中拥有4.5%权益[64] - 苏先生43岁,2015年9月2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财务及营运[62] - 杨先生37岁,2015年9月2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管公司一般公司、财务及合规事务[64] - 彭先生50岁,2018年5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0年专业会计经验[66] - 邬教授54岁,2018年5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等[68] - 黄先生71岁,2018年5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公司审计及薪酬委员会委员[72] - 陈先生47岁,为总经理,在中国石化行业积累逾24年经验,2022年10月加入公司[74] - 谯先生47岁,为公司首席财务官,2020年4月加入公司,在会计及财务方面拥有逾15年经验[76] - 董女士在2010年4月至2015年9月担任香港天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监[60] - 苏先生在2003年7月至2011年7月在广发银行茂名分行任职[63] - 洪从华47岁,2018年5月10日获委任为公司公司秘书兼财务总监,在会计及审计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79][80]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报告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守则条文,惟C.2.1及D.2.5除外[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0] - 董事会目前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占董事会比例超三分之一[91] - 公司自2018年5月17日起就针对董事责任的法律行动安排妥善的保险保障范围,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C.1.8[9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报告年度董事全面遵守[87] - 所有新委任董事首次委任时会收到全面、正式及订制入职资料,董事培训持续进行[95] - 2023年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两次股东大会[100] - 杨金明出席3/4董事会会议、2/2股东大会;董慧敏、苏柏翰、杨帆、彭汉忠、邬锦雯、黄耀辉均出席4/4董事会会议、2/2股东大会[102] - 董事会成立薪酬、提名、审计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大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4][105] - 薪酬委员会成员为邬锦雯、黄耀辉、董慧敏,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06][109] - 提名委员会成员为杨金明、邬锦雯、彭汉忠,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110] - 定期董事会会议每年最少四次,发最少14日通知;其他董事会会议发合理通知;董事委员会会议发最少七日通知(成员豁免除外)[97][98] - 议程及董事会文件最少在会议前三日寄发[98] - 董事及委员会成员书面要求可获独立专业意见及协助,开支公司承担[98] - 会议记录由秘书保存,合理时间内公开供查阅[99] - 会议记录草稿在会议后合理时间发董事发表意见[100] - 提名委员会成员杨金明先生、邬锦雯教授、彭汉忠先生出席会议比例均为100%(1/1)[112] - 审计委员会成员彭汉忠先生、邬锦雯教授、黄耀辉先生出席会议比例均为100%(3/3)[124] - 审计委员会成员最少每年开会两次,报告年度内已举行三次会议[122]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协议自2022年6月1日起为期三年,终止需提前两个月书面通知[124] - 各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每年股東週年大會上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数目)轮值退任[126] - 2023/2024年提名委员会需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组成等多项内容[111] - 2023/2024年审计委员会需审阅2022年度财务报表、2023年中期财务报表等多项工作[123] - 提名委员会作出提名时需考虑技术、经验、多元化等多项因素[114] - 提名委员会可向董事会建议股东举荐或提名的候选人,董事委任或重新委任及传承计划须经董事会批准[116] - 董事会须遵循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专业经验、性别等多种因素引进多元性[118] - 2023年6月2日股东周年大会上,董慧敏女士、邬锦雯教授及黄耀辉先生轮值退任后膺选连任为董事[129] - 董事会目标是在组成中至少委任或保持另一性别的10%成员,报告年度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5男2女[131] - 报告年度公司劳动力约82%为男性,18%为女性[131] 公司审计费用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约为人民币1,291,000元,非审计费用约为人民币20,000元[133] 公司秘书培训情况 - 公司秘书洪从华先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39]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情况 - 2023年6月2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采纳经修订及重列之组织章程细则[140] 公司股东相关规定 - 持有公司有权投票的实缴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可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要求递交后两个月内举行[143][145] - 提名非董事会推荐人士参选董事,需在股东大会通告寄发翌日至大会日期前七日发出书面通知,最短期限至少七日[146] 公司股东通讯政策情况 - 董事会每年检讨股东通讯政策执行情况及成效,认为2023年该政策有效且充分[147]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情况 - 董事会对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战略、报告及风险评估负全部责任,2023年已遵守相关“不遵守就解释”条文[150]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编制应用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151][152][153] - 董事会承担领导及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事宜责任,成立工作小组监督落实相关事宜[156] - 集团通过专题会议、调查及定期对话与内外部持份者讨论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157] - 集团与雇员通过会面、绩效评核等沟通,与股东通过股东大会、报告等沟通[158] - 集团与客户通过电话、面谈沟通,与供应商等通过电话、供应商会议沟通[158] - 2023年公司排放19.65千克氮氧化物、6.55千克硫氧化物及1.81千克悬浮颗粒物,较2022年的21.22千克、7.45千克、1.95千克均有所下降[164][165] - 2023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526.69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每千吨总货物吞吐量0.7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分别为2479.29吨、0.60吨[165] - 2023年公司生产产生0.2吨有害废弃物,有害废弃物产生密度为0.06千克/每千吨总货物吞吐量,较2022年的0.23吨有所下降[168][169] - 2023年公司未产生无害废弃物,2022年产生1.06吨,无害废弃物产生密度为0.26千克/每千吨总货物吞吐量[169][170] - 公司运营的五大重要方面为供应商管理、发展及培训、环保措施、空气排放及能源[160] - 公司定期委聘专业人士进行环境评估并提供监测报告,确保符合标准及排放限值和相关法律法规[163] - 公司通过减少能源消耗管理碳足迹,自2020年起购买及租用新电动车,传统燃油老化车辆每5年由电动车或节能车取代[171] - 公司码头安装20个洒水喷头抑制扬尘,洒水次数因工作流程、天气等因素而异[172] - 公司现场管理装卸煤炭,监控装卸高度减少煤粉无组织逸散排放[172] - 公司港口与储存区之间的运输通路每周至少清洗一次,实行车速管制抑制扬尘[172] - 公司目标在未来10年每年将每千吨总货物吞吐量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2023年每千吨总货物吞吐量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76吨二氧化碳当量,未达成目标[174] - 公司目标在未来10年将每千吨总货物吞吐量的废弃物产生总量减少3%,2023年每千吨总货物吞吐量废弃物产生密度为0.06千克,已达成目标[176] - 2023年公司能源总耗量为5,845,313千瓦 时,能源密度为1,747千瓦 时/千吨总货物吞吐量,较2022年的6,622,704千瓦 时和1,590千瓦 时/千吨总货物吞吐量有变化[177] - 2023年公司总耗水量为120,897立方米,耗水量密度为每千吨总货物吞吐量36.14立方米,较2022年的99,059立方米和23.79立方米/千吨总货物吞吐量增加52%[179][180][181] - 公司以2022年能源消耗密度为基准,目标未来5年每千吨总货物吞吐量的能源消耗每年减少1%,2023年能源消耗密度较基准年高[183] - 2023年电力耗量为1,725,487千瓦 时,较2022年的1,936,278千瓦 时减少[177] - 2023年液化石油气耗量为3,977千克(换算后为55,434千瓦 时),较2022年的60,229千瓦 时减少[177] - 2023年柴油耗量为406,515公升(换算后为4,064,392千瓦 时),较2022年的4,626,197千瓦 时减少[177] - 公司采取节油、节电等节能措施,如确保叉车排放标准、采用节能设备等[181][182] - 公司采取收集处理废水、员工节水等用水效益举措,但未制订减少用水目标[184][185][186] - 集团报告年度业务运营不涉及使用包装物料[187] - 集团聘请外部顾问对码头运营进行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