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科蓝软件,代码300663[7]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王安京[7] - 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18号A座450室,邮编100176[7] - 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朝阳区朝外大街16号中国人寿大厦,邮编100020[7] - 公司网址是www.csii.com.cn,电子信箱为investor@csii.com.cn[7] - 董事会秘书是周旭红,证券事务代表是王娟[7]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7] - 签字会计师为李峰、杨勇胜[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负值[2] - 公司计划2023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1.69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0.58%[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23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662.03%[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1.30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852.02%[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1.19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加118.35%[8]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29.97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加2.42%[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02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减少11.08%[8]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22.08万元,2022年为456.84万元,2021年为391.88万元[11] - 2023年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 - 0.2661元/股[9] - 2022年12月13日财政部发布准则解释,公司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相关会计处理[8] - 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为28.64%,较上年下降7.26个百分点[71] - 2023年电子渠道及中台产品收入4.95亿元,占比42.29%,较2022年下降2.79%[72] - 2023年互联网银行(含互联网核心)产品收入4.64亿元,占比39.66%,较2022年增长5.78%[72] - 2023年非银金融机构产品收入1.30亿元,占比11.15%,较2022年下降1.06%[72] - 2023年网银安全产品及其他收入0.21亿元,占比1.77%,较2022年增长34.03%[72] - 2023年合作运营类收入0.19亿元,占比1.64%,较2022年下降40.26%[72] - 2023年国产数据库(中国)收入0.32亿元,占比2.74%,较2022年下降8.16%[72] - 2023年境内营收11.61亿元,占比99.26%,同比降0.03%;境外营收869.47万元,占比0.74%,同比降42.53%[73] - 2023年代理销售营收4.42万元,占比0.00%,同比降76.55%;直销营收11.69亿元,占比100.00%,同比降0.56%[73]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收分别为2.48亿元、2.31亿元、2.43亿元、2.37亿元;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收分别为2.24亿元、4.71亿元、2.24亿元、4.43亿元[7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第一至四季度分别为 - 846.77万元、325.46万元、 - 11413.55万元、672.92万元;2022年分别为 - 669.37万元、595.73万元、1589.02万元、 - 364.06万元[73] - 软件和信息产业2023年营收11.69亿元,营业成本8.34亿元,毛利率28.64%,营收同比降0.58%,成本同比增10.69%,毛利率同比降7.26%[73] - 2023年营业成本中直接人工7.55亿元,占比90.45%,同比增9.24%;直接材料1565.15万元,占比1.88%,同比增44.68%;项目直接费3214.64万元,占比3.85%,同比增6.46%;外包服务费3187.35万元,占比3.82%,同比增45.32%[74][75] - 电子渠道及中台2023年营收4.95亿元,营业成本3.68亿元,毛利率25.61%,营收同比降2.63%,成本同比增0.79%,毛利率同比降2.52%[73] - 互联网银行(含互联网核心)2023年营收4.64亿元,营业成本3.27亿元,毛利率29.49%,营收同比增5.78%,成本同比增20.65%,毛利率同比降8.69%[73] - 非银金融机构2023年营收1.30亿元,营业成本1.01亿元,毛利率22.72%,营收同比降2.15%,成本同比增10.17%,毛利率同比降8.65%[73] - 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主体较上期增加1户,减少1户,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13户[75]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6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2.45%[77]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3806.7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76.35%[77] - 2023年销售费用8121.41万元,同比增长26.57%[77] - 2023年管理费用1.40亿元,同比增长13.53%[77] - 2023年财务费用5488.05万元,同比增长32.51%[77] - 2023年研发费用1.18亿元,同比增长2.03%[77]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461人,较2022年的617人减少25.28%,占比10.33%,较2022年的13.03%降低2.70%[124] - 2023年研发人员中本科402人,较2022年的545人减少26.24%;硕士45人,较2022年的41人增加9.76%[124] - 2023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190人,较2022年的333人减少42.94%;30 - 40岁221人,较2022年的229人减少3.49%[124]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148,992,109.6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2.74%;2022年投入155,890,678.14元,占比13.25%;2021年投入147,114,689.16元,占比11.33%[124] - 2023年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31,447,903.66元,占研发投入比例21.11%,占当期净利润比重23.57%;2022年资本化金额40,679,953.45元,占研发投入比例26.10%,占当期净利润比重185.71%;2021年资本化金额28,454,267.60元,占研发投入比例19.34%,占当期净利润比重75.67%[124] - 智慧银行开发项目研发资本化金额832,908.24元,未完成[124] - 非银行金融机构IT系统开发项目研发资本化金额471,793.52元,未完成[126] - 支付安全建设项目研发资本化金额820,004.51元,未完成[127] - 数据库产品开发项目研发资本化金额9,391,150.11元,未完成[128] - 数字银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研发资本化金额11,710,777.13元,未完成[129]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44亿元,同比增加4.68%;现金流出小计12.27亿元,同比减少4.03%;现金流量净额1661.19万元,同比增加118.35%[139]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3亿元,同比减少52.80%;现金流出小计1.08亿元,同比减少83.94%;现金流量净额6513.47万元,同比增加121.24%[139]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85亿元,同比减少48.90%;现金流出小计7.77亿元,同比减少34.57%;现金流量净额1.08亿元,同比减少80.16%[139]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90亿元,同比增加27.77%,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0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4.36亿元[139][140] - 投资收益606.4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9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99万元,占比0.03%;资产减值 -4972.28万元,占比32.30%;营业外收入63.02万元,占比0.41%;营业外支出1.33万元,占比0.01%;信用减值损失 -5522.64万元,占比35.87%[142] - 2023年末货币资金6.0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06%,较年初比重增加6.02%[142] - 2023年末应收账款8.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8.26%,较年初比重减少2.38%[142] - 2023年末在建工程3.6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21%,较年初比重增加2.99%[142] - 2023年末短期借款4.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28%,较年初比重减少2.32%;长期借款5.80亿元,占比19.35%,较年初比重增加6.38%[143] - 2017年首次募集资金2.04亿元,已累计使用2.09亿元,无变更用途和闲置两年以上募集资金[146] - 2020年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3.0748295609亿元,2023年度实际使用4086.3501万元,累计使用2.016933575亿元,截至2023年末余额1.0948878799亿元[147] - 2022年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4.8561534907亿元,2023年度累计使用1.5662179217亿元,截至2023年末余额3.335430894亿元[148] - 非银行金融机构IT系统解决方案建设项目承诺投资976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214.96万元,投资进度53.40%[149] - 智慧银行建设项目承诺投资6244.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513.6万元,投资进度56.27%[150] - 支付安全建设项目承诺投资525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960.78万元,投资进度37.28%[15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一)承诺投资9480万元,已全部投入[150] - 数字银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3.392209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3.01%[15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二)承诺投资1.463944亿元,已全部投入[1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合计2.8亿元[152] - 非银行金融机构IT、智慧银行、支付安全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调整至2024年12月31日,数字银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调整至2025年12月31日[154][155]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计拟投入79,309.83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4,086.34万元,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35,831.52万元[157] - 非银行金融机构IT系统解决方案建设项目拟投入9,76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214.96万元,投资进度53.40%,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157] - 智慧银行建设项目拟投入6,244.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513.6万元,投资进度56.27%,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157] - 支付安全建设项目拟投入5,25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960.78万元,投资进度37.28%,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15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两次分别拟投入9,480万元和14,639.4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分别为9,480万元和14,639.44万元,投资进度均为100%[157] - 数字银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拟投入33,922.0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022.74万元,投资进度3.01%,预计2025年12月31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157] 行业环境与市场趋势 - 2022年金融信创试点单位扩充至300余家,信创国产化替代进入全面推广阶段[16] - 2022年中国银行IT投入规模1446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2213亿元,CAGR约为11.2%[17] - 艾媒咨询预测2027年中国信创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7011亿元[18] -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体化推进格局,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19] -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 - 2025年)》支持金融科技发展,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19] - 《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19
科蓝软件(300663)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