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道氏技术(30040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300409道氏技术(300409)2024-04-24 21:58

财务业绩 -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729,564.08万元,同比增长6.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9.40万元,同比下降132.36%[3] - 2023年营业收入为72.96亿元,同比增长6.32%[1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9.40万元,同比下降132.36%[1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7亿元,同比增长522.32%[16]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48.69亿元,同比增长27.05%[16]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0.28亿元,同比增长11.38%[16]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9.41亿元[16]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25万元[16] 资产减值 - 公司对部分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商誉等相关资产计提了充分的减值准备[3] 成本管控 - 新建设基地投产后,产能在爬坡阶段时产能利用率较低,导致制造费用有所增加[3] - 公司将制定更加科学和精细化的库存管理计划,实施有效的资产管理策略[3] - 公司将制定详细的产能提升计划,包括技术培训、生产流程优化和设备升级[3]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2024年4月23日的总股本570,574,57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5]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建筑陶瓷、釉面材料、陶瓷墨水等[8,9,10,11,1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石墨烯等新材料[13] - 公司主要金属原料包括金属量[14] 新材料业务 - 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专注材料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布局已从单一陶瓷材料业务发展形成当前"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的新格局[23] - 2023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1,166GWh,同比增长26.74%,其中中国锂电池出货886GWh,同比增长35.27%[23] - 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630GWh,同比增长31%,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206GWh,同比增长59%[23] - 2023年中国锂电池导电剂(折合为粉体)出货4.6万吨,同比增长24%[24] - 2023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81.8万吨,同比增长16.8%,其中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71.1万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4.1%[24] - 2023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65万吨,同比增长2%,预计2024年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比基本不变,出货量有望增长至75万吨[25] - 2023年1月至12月,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含NCM和NCA)累计出口92,888吨,同比减少15%[25] - 2023年全年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总量为245,331吨(含NCA),累积同比增幅26%[25] 陶瓷行业 - 2023年以来,燃料成本的下降为陶瓷行业带来一线转机[25] - 2021年、2022年两年间全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减少115家,生产线淘汰275条,淘汰比例近10%[25] 石墨烯业务 - 公司以石墨烯导电剂为起点,于2014年开始批量将石墨烯导电浆料用于磷酸铁锂电池,是国内最早将石墨烯批量应用的企业之一[26] - 公司在产销规模、客户认可度、研发能力等方面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26] 战略资源业务 - 佳纳能源拥有先进的湿法冶炼技术,以及完整的镍、钴盐及三元前驱体生产和销售体系,产品质量优异稳定[29] - 佳纳能源的钴产品及镍钴锰三元前驱体产品均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其高端钴盐出口量处于行业前列水平[29] - 公司三元前驱体已经大批量供应全球头部动力电池客户,未来公司在锂电材料业务的市场份额将逐步递增[29] 陶瓷材料业务 - 公司作为建筑陶瓷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陶瓷墨水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明显,行业地位突出[30] 战略布局 - 公司战略性在刚果(金)布局上游钴铜资源,MJM和MMT基地拥有成熟可靠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及管理经验[31][32] -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被列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34][35] 业务板块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业务和碳材料[41] - 碳材料业务以碳纳米管导电剂和石墨烯导电剂、石墨化加工和硅基负极材料为主[41] 碳材料业务 - 公司持续完善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已有客户验证通过[41] - 公司规划了技术先进的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硅基负极材料已进行送样评测和市场推广[41] - 兰州基地负极材料石墨化2万吨/年产线已建成投产,公司深化降本增效路径,提升市场竞争力[42] - 公司碳材料业务主要采取直销模式,产品主要向国内外电池厂商配套销售[42] - 公司持续完善催化剂、碳纳米管粉体、高纯粉体、导电浆料、NMP回收等完整的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41] - 公司在碳材料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累,一直致力于设计合成具有高强度、低缺陷的多孔碳载体[41] - 公司已规划了技术先进的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硅基负极材料已进行送样评测和市场推广[41] - 公司深化降本增效路径,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42] - 公司碳材料业务加强与大客户合作,积极拓展其他核心客户,并取得较大突破[43] - 公司进一步完善导电剂产业链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对常规产品推陈出新,开发出性能更优、产量更高的产品,积极推进降本增效[43] 锂电材料业务 - 公司锂电材料相关产品销售规模持续增长,重大销售合同稳定供应,品牌形象和海外市场份额显著提升[44] - 公司合作伙伴关系牢固,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海外客户[44] - 在钠电材料技术体系完成突破,升级了无钴、NC前驱体等领域技术,提升了公司产品竞争力[44] 陶瓷材料业务 - 公司陶瓷材料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广东道氏陶瓷材料有限公司为主体开展相关经营[45] - 公司提出"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双轮驱动,技术服务无限贴近客户,不断地推出新材料和新技术,解决行业的通用材料技术"的业务方针[45] - 公司陶瓷釉料产品主要有基础釉、全抛印刷釉、熔块干粒釉,其中熔块干粒釉是公司的新产品[45,46] - 公司原材料的品质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供应商的选择和确定由公司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和采购部共同负责[46] - 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大多是长期合作,年初签订年度供货合同[46] - 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稳固行业优质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大全球渠道布局,挖掘海外市场增量[48] - 公司坚持研发创新,完成"露珠干粒"与"针晶干粒"新型装饰材料的研发,实现了行业范围内结晶形态的重大突破[48] - 公司通过增加供应链渠道,确保了生产所需资源的稳定供应,提升精益制造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50] 战略资源业务 - 公司计划继续扩建铜产品相关的产能,持续做大做强,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奠定基础[50] - 公司以直销方式为主,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生产的阴极铜及钴中间品直接对外销售[50] 战略转型 - 公司坚持牢牢把握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趋势,以锂电材料产业链和碳材料产业链为主赛道,推动公司业务从传统的陶瓷材料向新材料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方向转型升级[51] - 公司在三元前驱体方面采取差异化的市场销售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成功打入国际大客户的供应链[51] - 公司加快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生产,扩大行业领先优势[51] - 公司加快推进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的建设投产,力争成为锂电池材料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51] - 公司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加强与产业链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快速在新能源电池市场抢滩卡位[51] 研发创新 - 公司建立了从催化剂、粉体到浆料的一体化碳纳米管产业布局,实现粉体100%自供[52] - 公司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公司研发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52] - 公司专注于单晶、高镍、无钴、四元前驱体等核心引擎技术开发,深度布局前驱体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52] - 公司通过持续提高研发创新、改进和革新工艺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等方式确保对成本的精确管控[52,53] - 公司产品质量优异,性能稳定、技术领先,赢得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的高度认可[53,54] - 公司在碳材料和锂电材料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客户资源和产业链协同,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奠定了基础[54,55]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29,564.08万元,同比增长6.32%[56] - 2023年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431,521.01万元,同比增长195.06%[56] - 2023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9.40万元[56] - 2023年是公司国际化业务实现突破、理顺集团化管理、团队融合发展、投融资取得成就的关键一年[56] - 公司2023年海外销售收入达43.15亿元,同比增长195.06%[58] - 公司三元前驱体出口超过2万吨,同比增长926.06%[58] - 公司在高镍三元材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主力产品已实现海外万吨级出货[58] - 公司在刚果(金)基地已形成年产3.8万吨阴极铜产能和钴中间品0.3万吨金属量的总产能[59,60] - 公司已形成"青岛+江门+龙南"三大导电剂生产基地,共6.5万吨浆料产能[59] - 公司已形成"英德+龙南+芜湖"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并配套钴镍盐产线[60]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2,600万张可转债公司债券,发行总额26亿元[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