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837.8157万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920.8815万美元下降2.8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891.4951万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59.2123万美元下降3.4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1407.8009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730.1522万美元增长92.8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成本为1020.3109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71.5394万美元增长116.38%[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润为387.49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58.6128万美元增长49.8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运营亏损为167.6233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81.046万美元减少40.36%[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180.903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00.0555万美元减少9.5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基本和摊薄每股净亏损为1.10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26美元减少12.70%[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亏损为190.2704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76.8226万美元减少49.51%[12] - 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1,809,030美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2,000,555美元[2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670,271美元,2022年同期为5,134,364美元[2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348,070美元,2022年同期为1,998,683美元[2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量为346,394美元,2022年同期为 - 139,082美元[2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净减少561,377美元,2022年同期为3,777,549美元[21] - 2023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1,023,240美元,期末为461,863美元;2022年上半年期初为4,531,266美元,期末为753,717美元[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环比增长92.8%,净亏损从2022年同期200万美元减至180万美元,经营现金流从负510万美元改善至负70万美元,截至6月30日营运资金从负20万美元增至130万美元[38]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分别为1.10美元和1.26美元[114]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来自关联方的产品销售和广告收入分别约为7.1万美元和1.2万美元[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关联方款项分别约为358.8万美元和333.9万美元[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净额分别为578.1338万美元和35.6358万美元[120]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陈旧存货减值分别约为8400美元和10.4万美元[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物业、设备和软件净值分别为676.2448万美元和783.3902万美元[123]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折旧费用分别约为130万美元和220万美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折旧费用分别约为20万美元和200万美元[123]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净亏损分别为1.8727万美元和19.188万美元[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银行贷款分别约为680万美元和720.3762万美元,年利率在4.65% - 5.00%之间[131][132]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短期债务加权平均利率分别约为4.76%和4.86%,利息费用均约为20万美元[132]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税前总亏损分别为177.4517万美元和199.6272万美元[135] - 2023年和2022年中国地区所得税费用分别为3.4513万美元和4283美元[1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税收亏损结转总计1.667亿元人民币(2410万美元),主要来自中国子公司,将于2028年6月30日前到期[1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其他流动资产分别为156.5835万美元和155.4488万美元,其中对非关联方预付款分别为116.9497万美元和83.7041万美元[1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24.0191万美元和177.554万美元,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应收款减少约50万美元[153][157] - 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持续经营和已终止经营的租金费用分别约为1.6万美元和2.5万美元[1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加权平均剩余租赁期限为15.3个月,加权平均折现率为4.75%,租赁负债现值为3.3494万美元[162][1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权益投资账面价值为6.8717万美元,其中权益法投资账面价值为7029美元,初始投资约190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约800美元[164][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无公允价值的权益投资账面价值分别为6.1688万美元和8.7734万美元,初始投资约71.1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减值约2万美元[16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180.903万美元,2022年为200.0555万美元[186] - 2023年上半年非现金员工薪酬为136万美元,2022年为0;折旧和摊销2023年为128.9272万美元,2022年为218.957万美元[188][189]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无单一客户收入占比超10%,前五大客户收入分别占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的31%和34%[1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占比43%,其中两个客户余额分别占11%和10%;截至2022年12月31日,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占比30%,其中一个客户占比12%[196]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约69%和85%的采购来自五家非关联供应商[197] - 2023年上半年,两家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23%和18%;2022年上半年,两家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36%和23%[197]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发行和流通的股份为184.4089万股,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8.7371万股增长16.17%[6] - 2023年1月1日股份数量为1,587,371股,金额为161,404,797美元,6月30日股份数量为1,844,089股,金额为163,154,015美元[15] - 2023年4月,公司为收购ZJIOT发行第二阶段约6,718股受限普通股,公允价值约49,000美元[24] - 2023年5月,公司向顾问发行50,000股受限股,公允价值340,000美元;向董事、高管和员工发行200,000股普通股,公允价值约1,360,000美元[24] - 2023年8月1日,公司实施已发行和流通普通股1比10的反向股票分割[17][23] - 公司获授权发行1亿股普通股,为收购ZJIOT分阶段发行约20154股受限普通股,2022年2月发行第一阶段约6718股,公允价值约11.8万美元,2023年4月发行第二阶段约6718股,公允价值约4.9万美元[175] - 2022年3月和7月,公司向顾问发行2000股普通股,公允价值2.31万美元;2023年5月,向顾问发行5万股受限股,公允价值34万美元,向董事、高管和员工发行20万股普通股,公允价值约136万美元[175][176] - 2023年上半年员工和董事股份支付费用为136万美元,2022年为0;服务发行股份费用2023年为3.2603万美元,2022年为1.45万美元[1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票期权年初为28250份,取消400份,期末为27850份,行权价均为24美元[180] - 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无员工股票期权授予和行权,2023年上半年无期权或认股权证行权[1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5737份授予顾问的股票期权,行权价26.4美元,到期日为2023年7月9日[183] 公司业务收购与处置情况 - 2021年6月公司完成对淘屏新媒体100%股权收购,公司董事长兼CEO江淮林持有公司约24.6%股份,持有淘屏新媒体约51%股份[27] - 2021年公司开展加密货币挖矿业务,因产量下降和市场波动,2022年12月停止该业务[28] - 2021年9月公司与江淮林达成股权协议,iASPEC成为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可变利益实体结构解散[29] - 2022年1月公司完成对ZJIOT 100%股权收购,加速华东智能充电桩和数字新媒体业务[29] - 2022年6月7日公司将iASPEC(不含子公司)100%股权无偿转让给第三方,当年录得约300万美元收入[30] - 2021年9月公司以180万美元总价收购iASPEC全部股权,江淮林以其换得61225股未登记普通股[36] - 2021年6月9日,公司收购TNM及其子公司100%股权,董事长兼CEO拥有TNM约51%股权[99] - 收购TNM时,公司向其股东发行121,363股普通股,价值约540万美元[100] - 公司收购TNM产生约1.2万美元的廉价购买收益,收购的总资产净额为544.8801万美元[101] - 2021年6月9日至12月31日,TNM收入178万美元,净亏损55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收入113万美元,净亏损31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收入71万美元,净利润25万美元[102] - 2022年1月13日,公司收购ZJIOT 95.56%股权,预计分三阶段发行约20154股受限普通股,完成后持有其100%股权[103][104] - 2022年1月13日至6月30日,ZJIOT收入10万美元,净亏损7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收入5万美元,净亏损10万美元[105][106] - 2022年公司处置iASPEC 100%股权(不含子公司),获约300万美元收入[110]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情况 - 公司主要营收业务在香港和中国大陆,业务受中国政治、经济、公共卫生和法律环境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也会影响财务结果[47] - 编制财务报表需管理层进行估计和假设,包括应收账款、信用损失评估等多项内容,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不同[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分别约为0.5百万美元和1.0百万美元,存于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银行账户[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分别为17,051,559美元和20,159,165美元,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6,260,433美元和9,201,245美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关联方应收账款分别为13,908,789美元和14,617,746美元,关联方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51,449美元和91,371美元[53]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信用损失准备余额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0.9百万美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信用损失准备总额分别约为24.6百万美元和25.5百万美元[54] - 办公大楼估计使用寿命为20 - 50年,电子设备、家具和固定装置为3 - 5年,机动车、购买软件、媒体展示设备为5年,加密货币挖矿机为3年[59] - 公司每年第四季度或有减值迹象时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采用两步测试法[60] - 持有的加密货币作为具有不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核算,每年或有迹象时进行减值评估[62] - 公司主要从产品销售、软件销售、广告、加密货币挖矿和其他销售五个来源产生收入[72] - 产品收入主要来自销售基于云应用终端的数字广告展示终端和高端数据存储服务器,在交付时确认收入[73] - 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公司租赁收入分别约为12
Taoping(TAOP)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