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与财务报告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2023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或其他形式的分配[13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负责人潘吉庆、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曹正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曹正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3年4月24日召开,审议通过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等议案[125]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3年10月19日召开,审议通过了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等议案[125]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3年11月30日召开,审议通过了修订公司章程等议案[125]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2日召开,审议通过了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议案[125] - 公司2023年度董事会会议共召开5次,其中现场会议1次,通讯方式召开3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次[126] - 公司2023年度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审议了包括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3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在内的多项议案[126] - 公司2023年度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了2022年度效益薪金发放方案和2023年度薪酬议案[127] - 公司2023年度战略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了包括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3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在内的多项议案[127] 财务数据与经营状况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32亿元,同比增长63.06%[1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2.15万元,同比减少7.84%[15]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7.45万元,同比下降89.75%[15]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65%,同比下降7.37个百分点[16]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8068.63万元,同比下降18.75%[16]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4.90万元,同比下降21.50%[1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861.24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667.99万元[17]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14.80亿元,同比增长2.71%[1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16亿元,同比下降0.46%[15]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6%,同比减少0.02个百分点[16]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3,226.08万元,同比增长63.06%[2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2.15万元,同比减少1.07%[20] - 2023年重型卡车累计销售91.11万辆,同比增长35.59%[20]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总计3,539.3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0.65%[20] - 2023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20] - 公司2023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53.87万元[20] - 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已取得公告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的项目共计88个[20] - 公司2023年剔除股份支付影响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08,819.45元,同比下降320.32%[19] - 公司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8,941.91元[19]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3,226.08万元,同比增长63.06%,主要受益于商用车重卡市场景气度提升[65]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2,891.68万元,同比增长64.85%,但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01.56%,毛利率下降13.02个百分点至28.49%[70] - 公司蜂窝陶瓷载体销售量为904万升,同比增长110.64%,库存量为653.41万升,同比下降2.67%[73]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7.45万元,同比下降89.75%,主要由于商用车市场终端需求收缩导致回款减少[69]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62.39万元,同比改善46.70%,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减少[69]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06万元,同比下降99.24%,主要由于取得借款减少且偿还债务增加[69] - 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53.87万元,主要由于重卡销售结构变化导致产品销售结构变化[66] - 公司销售费用为934.28万元,同比增长125.35%,主要由于购买新材料保险、差旅招待业务增加及海外业务增长对应的仓储代理费增加[68] - 公司财务费用为808.08万元,同比增长169.72%,主要由于利息费用增加、利息收入减少及汇兑收益减少[68] - 公司2023年直接材料成本为74,878,078.10元,占总成本的31.84%,同比增长80.24%[75] - 公司2023年直接人工成本为30,235,246.84元,占总成本的12.85%,同比增长111.32%[75] - 公司2023年制造费用为130,091,568.73元,占总成本的55.31%,同比增长113.81%[75] - 公司2023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19,837.0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9.70%[76] - 公司2023年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8,284.8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0.53%[77] - 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为9,342,785.93元,同比增长125.35%[79] - 公司2023年财务费用为8,080,844.29元,同比增长169.72%[79]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74,470.36元,同比下降89.75%[79] - 公司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623,915.61元,同比增长46.70%[79] - 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为118,631,830.76元,同比增长40.38%[79] - 公司固定资产增加至595,311,778.42元,同比增长25.80%[80] - 公司在建工程减少至70,183,929.62元,同比下降55.53%[80] - 公司短期借款增加至221,967,154.73元,同比增长6.20%[80] - 公司应付票据增加至68,020,087.18元,同比增长30.99%[80] - 公司合同负债减少至2,712,941.28元,同比下降63.92%[80] - 公司长期借款减少至112,327,467.10元,同比下降4.49%[80] 研发与技术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65%,同比下降7.37个百分点[16]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总计3,539.3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0.65%[20] - 2023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20]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为35,393,473.97元,同比下降3.62%[3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65%,较上年减少7.37个百分点[36] - 公司2023年新增发明专利16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2个[35] - 公司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材料”专项,项目名称为“机动车尾气高效净化稀土催化材料及应用技术”[34] - 公司2023年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等荣誉[34] - 公司2023年在研项目包括国六产品原料国产化替代研究、DPF自动烧制的控制技术工艺研究等,累计投入金额达1,083.63万元[36]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无重大变化[36] - 公司2023年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产品为重型卡车尾气净化用蜂窝陶瓷载体[34]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无重大变化,且无合理性说明[36] - 公司2023年在研项目中,低背压薄壁碳化硅载体研制项目累计投入617.07万元,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0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3.49%[3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031.20万元,平均薪酬为10.11万元[39] - 钟罩窑改进优化项目投资25.00万元,达到行业先进水平[37] - 一种烧成工艺自动调节的炉窑控制系统投资160.00万元,达到行业先进水平[37] - 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关键材料可控制备技术及工程化项目投资1,120.00万元,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7] - 蜂窝陶瓷载体的可控制备技术及工程化项目投资1,800.00万元,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7] - 硅结合碳化硅DPF工艺优化开发项目投资500.00万元,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7] - 超薄壁三元催化剂载体降本及优化项目投资382.00万元,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7] - 高孔密度三元催化剂载体研制项目投资386.00万元,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7] - TWC开发优化项目投资250.00万元,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7] - 公司研发团队具备多年材料学及蜂窝陶瓷载体行业经验,积累了丰厚的研究与实践经验[40] - 公司掌握了碳化硅质DPF制备方法,并具备商业化量产条件[41] - 公司拥有SCR、DPF、DOC、TWC等蜂窝陶瓷载体配方技术体系,关键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2] - 公司蜂窝陶瓷载体制造从配方、模具到烧成的关键环节均具有先进技术,形成完备技术体系[42] - 公司蜂窝陶瓷载体产品主要销售给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厂商,具有区位优势[43] -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稳定的研发团队,并通过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激发创新活力[44][45] 风险因素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公司面临的风险,投资者应关注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第四条风险因素相关内容[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和移动源尾气净化颗粒捕集器项目正在逐步实施,如未来市场发展方向偏离公司预期,将面临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56] - 公司蜂窝陶瓷载体产品主要配套主机或整车,下游主机或整车厂商对部分或全部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价格一般会提出年降的要求[59] - 公司存在境外销售情形,外币结算币种主要为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将影响公司产品出口销售价格和汇兑损失[61] -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会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而随之增长,账龄大多集中在一年以内,账龄结构良好[62] - 公司蜂窝陶瓷载体的研发生产主要受排放法规的影响,储备了适用国六排放标准的蜂窝陶瓷载体技术与全系列产品[48]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为24.08%,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为59.70%,客户集中度较高[51]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优美科、庄信万丰、中自科技等国内外知名催化剂厂商,与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51] - 公司蜂窝陶瓷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滑石、氧化铝、高岭土和纤维素等,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54] - 公司2023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19,837.0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9.70%[76] - 公司2023年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8,284.8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0.53%[77] 员工与薪酬 - 公司2023年末在职员工总数为756人,其中生产人员559人,技术人员102人,销售人员15人,财务人员23人,行政人员57人[128] - 公司2023年末在职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79人,专科及以下学历677人[129] - 公司2023年授予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总计2,440,000股,授予价格为18元/股[136] - 报告期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936,000股[136] - 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拟定薪酬方案,并根据年度经营业绩目标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业绩考核[13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度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74.04万元[12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2023年度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38.57万元[124] - 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于2023年4月审议通过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度薪酬方案[12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薪酬和年终奖金两部分构成,年终奖金根据年度经营及考核情况发放[122] - 公司独立董事和不担任具体职务的董事享有固定数额的董事津贴[122] - 公司董事长潘吉庆持有10,743,827股,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66.87万元[102] - 公司董事王建忠在报告期内减持129,000股,减持后持股数为9,105,967股[102] - 公司总经理武雄晖持有221,762股,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71.01万元[102] - 公司核心技术负责人刘洪月持有1,139,538股,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41.90万元[102] - 公司财务总监曹正持有10,899股,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29.28万元[102] - 公司董事会秘书潘洁羽持有0股,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22.97万元[102] - 公司技术部负责人黄妃慧持有126,279股,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29.80万元[102] - 王建忠自2000年1月起担任北京创导工业陶瓷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销售部经理、总经理助理、董事长,并于2022年3月起担任浙江创导热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105] - 武雄晖自2016年4月起历任奥福环保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并于2021年8月起担任奥福环保总经理[106] - 刘洪月自2015年3月起历任奥福环保董事、副总经理[107] - 安广实自2021年3月起担任奥福环保独立董事[108] - 张浩自2022年4月起担任奥福环保独立董事[109] - 刘坤自2014年9月起历任奥福有限、奥福环保副总经理[110] - 冯振海自2015年3月起担任奥福环保副总经理[111] - 孟萍自2018年3月起担任奥福环保副总经理[112] - 曹正自2017年11月起担任奥福环保财务总监[113] - 潘洁羽自2021年10月起担任奥福环保董事会秘书[114] 内部控制与审计 - 公司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不断完善优化内控制度的建设[138]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3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39] - 公司制定了子公司管理办法,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140]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142] -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管理,通过全方位管控严把质量关口,全面推进精益生产[143] -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减污降碳[143] - 公司重视人才发展,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训、薪酬、绩效和激励机制[144]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环保资金2312.01万元[145] - 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5.548吨,氮氧化物18.043吨[145] - 公司采用除尘器、净化炉等设备处理废气,废气排放达标[146] - 公司所有建设项目均依法办理了环评手续,并申办了排污许可手续[146] - 公司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147] - 公司2023年全年度环境监测已完成,污染物排放均满足标准要求[148] - 公司通过优化烧成曲线,节约能量损耗,降低天然气消耗,减少碳排放[152] - 公司生产的蜂窝陶瓷载体主要应用于柴油车尾气处理,助力大气污染治理[154] - 2022年中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466.2万吨,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显著[155] - 柴油车NOX和PM排放量分别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90%[156] - 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的NOx排放量接近于机动车,其中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的NOx占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总量的95.7%[156] - 国六阶段NOX和PM限值分别比国五标准减低77%和67%[156] - 公司重点研发并产业化柴油车尾气处理核心部件——大尺寸蜂窝陶瓷载体,打破国外厂商垄断[156] - 公司2023年推出股份回购方案,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158] - 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每年对供应商进行调查、评价和现场审核[161] - 公司严格执行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能源管理体系等认证及审核[162] - 公司通过电话咨询回复、电子邮件回复、上证e互动平台回复等方式加强与投资者沟通[167] - 公司制定了《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等,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168] - 公司实际控制人潘吉庆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170]
奥福环保(688021)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