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柯林(688611) - 2023 Q4 - 年度财报
688611杭州柯林(688611)2024-04-26 21:26

财务分配方案 - 2023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以总股本7,826.00万股计,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956.50万元(含税)[5] - 2023年度拟以总股本7,826.00万股为基础,向全体股东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股,预计转增3,130.40万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10,956.40万股[5] 审计与合规情况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负责人及会计相关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公司治理与会议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2023年3月20日三届七次董事会审议通过4项议案[200] - 2023年4月27日三届八次董事会审议通过17项议案[200] - 2023年8月29日三届九次董事会审议通过3项议案[200] - 2023年5月19日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等议案[169] - 2023年12月8日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变更注册资本、修改经营范围、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登记的议案》等议案[16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3] - 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87] - 公司于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变压器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装置[111] 风险披露情况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201,828,387.13元,较2022年增长6.22%[1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205,993.71元,较2022年减少17.18%[1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409,647.63元,较2022年增加256.00%[16]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43,286,339.17元,较2022年末增长3.48%[16] - 2023年末总资产939,603,086.46元,较2022年末增长7.05%[16]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60元/股,较2022年减少17.81%[16]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9%,较2022年减少1.2个百分点[1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64.22万元,2022年为1808.45万元,2021年为619.47万元[20]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82.8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20.6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56.38万元[23] - 本期营业收入20182.8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22%;营业成本8198.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4%[143][147] - 销售费用24283084.62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83%[143] - 管理费用17730315.5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71%[143] - 研发费用40506074.69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08%[1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409647.6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6.00%[143][1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5677576.8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1.29%[144]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毛利率为59.38%,较上年增加1.83个百分点[148] - 2023年公司合计营业收入201,828,387.13元,营业成本81,987,777.33元,毛利率59.38%,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6.22%,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加1.64%,毛利率比上年增加1.83个百分点[149] 各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728.42万元、4531.09万元、1508.52万元、10414.81万元[19]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03.17万元、767.07万元、 - 66.46万元、2716.82万元[19]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172.22万元、158.13万元、 - 142.83万元、2968.87万元[19] - 2023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403.57万元、 - 1168.62万元、 - 470.61万元、5754.42万元[19] 研发投入情况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0.07%,较2022年增加5.48个百分点[17]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4050.6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0.07%,同比增长46.08%[24]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40,506,074.69元,上年度27,727,756.80元,变化幅度46.08%,研发投入合计变化幅度同样为46.08%[11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为20.07%,上年度为14.59%,增加5.48个百分点[112] 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217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软件著作权121项[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217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软件著作权121项[111]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数35个、获得数8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24个、获得数15个,软件著作权申请数15个、获得数8个,合计申请数74个、获得数31个[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17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软件著作权121项[133] 重大项目投资情况 - 2023年11月公司与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协议,购置50亩工业厂房用地建设“储能及新型光伏项目”[24] - 2023年11月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00MW新型光伏项目产线[24] - 特高压换流站数字孪生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700.00万元,本期投入112.61万元,累计投入678.84万元,处于小试阶段[114] - 站房人工智能可视化站监测系统预计总投资规模550.00万元,本期投入90.67万元,累计投入576.95万元,处于小试阶段[115] - 输变配数字化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1,500.00万元,本期投入895.83万元,累计投入895.83万元,处于在研阶段[117] - 无忧智飞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500.00万元,本期投入558.20万元,累计投入558.20万元,处于在研阶段[119] - 报告期投资额为980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0[161] - 对杭州柯林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持股比例100%;对杭州柯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持股比例60%,合计投资1.4亿元[161] - 储能及新型光伏项目总投资为4亿元[161] 公司荣誉情况 - 公司荣获“浙江省新型电力系统数智感知技术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项荣誉[25] - 公司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等重要奖项[87] - 公司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等多项计划[87]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11项荣誉资质,承担浙江省“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计划项目[111] 业务范围与产品情况 - 2023年公司立足于新型电力系统,聚焦电力物联网建设,从事电气设备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装置及电化学储能系统业务,已布局新型光伏钙钛矿光伏业务[26] - 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气设备智能感知与诊断预警装置由智能传感器及数字化平台构成,可实现电力装备状态监测和智能诊断预警[26] - 公司主要产品为电气设备与诊断预警装置、电化学储能系统等,提供科研项目委托研究等电力相关技术服务[26] - 电流互感器过电压宽频域在线监测系统可评估设备工况、预警绝缘劣化等[29] - 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监测装置可提高六氟化硫气体密度实时监测准确性,实现GIS设备气体泄漏实时监测与预警[31] - 变压器局部放电高频(UHF)传感器可及时发现变压器局部放电,减少故障停运[33] - 开关室智能环境调控装置可对开关室环境因素自动调节和远程监控,避免高压设备事故[36] - 电缆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可全时段监测电力电缆运行状况和故障预判,减少非计划停电[45] - 混合线路故障区间定位装置可及时判断故障区域及故障点,减少混合线路故障停电范围[47] - 公司产品涵盖变电设备数字孪生平台、工业边缘智能网关等多种类型,应用于电网数字化、工业互联等多个领域[53][55] - 激光声谱乙炔快速检测装置最短检测周期3分钟出乙炔结果[67] - 公司提供科研项目委托研究、软件开发与实施、产品维保等电力相关技术服务,拥有十余年软件开发经验,完成多个重要平台开发工作[76] - 电化学储能系统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可实现用户负荷削峰填谷等功能[71][72] - EMS能量管理系统配合电化学储能系统,可对电池及系统运行实时监测,提前预警避免事故[74][75] - 公司智能感知产品应用于世界首个±80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昆北换流站等[87] - 激光声谱气体快速检测装置最短检测周期3分钟出分析结果,解决传统色谱缺点,引领变压器油中气体在线监测技术发展方向[120][121] -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线监测仪可实时监测高压侧电压,减少停电次数,灵活设置参数,采用无线通讯方式[122] - 基于精益化安全及效率管理技术的液冷储能系统研发完成多层级精益化安全管理和精益化效率管理功能[123] - 高效新型柔性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关键技术投入2600美元,解决大面积生产瓶颈问题,有广阔应用前景[125] - 分布式储能管理运维平台处于小试阶段,可实现储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运维效率和储能收益[125][126] - CVT电气量采集软件投入120美元,适用于各种变电站和CVT,集成多种分析方法,可判断CVT工作状态[127] - 变压器油中乙炔快速分析软件投入120美元,采用多种技术实现乙炔快速分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128] 行业政策与趋势情况 - 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当前处于加速转型期(至2030年)[80] - 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蓝皮书指出要推动多时间尺度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电化学储能系统需求大[82] - 国家能源局与科技部联合印发规划指出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核心技术之一[82] - 国家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87号)》推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99]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通知支持钙钛矿等薄膜电池技术装备在建筑领域应用[101] - 光伏产业与储能技术融合发展成新趋势,未来将形成“光伏 + 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98] - 配电网正由单纯接受、分配电能的网络转变为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与上级电网灵活耦合的网络[99] 技术研发与突破情况 - 公司研发以电网数字化等趋势为导向,与客户和高校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77] - 公司在新型电力系统相关研发与应用跨越多学科领域,涵盖众多前沿技术[82] - 电力装备故障原因复杂,需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设计智能传感器并综合运用多种技术[83] - 海量电力装备在线监测大数据需智能化通信架构和高吞吐、强实时数据处理能力[83] - 需开发电力装备故障诊断人工智能算法库引擎,满足故障诊断和态势预测需求[84] - 公司成功研发采 - 存 - 算一体化电力专用智能感知芯片,突破强电磁干扰难题[88][90] - 公司在新型电力系统智能传感器技术方面取得多项突破,研发智能型局放传感器[90] - 公司构建新型电力装备多源感知数据的融合架构,提升故障诊断容错性和准确性[92] - 公司研发新型电力装备多源感知数据的抗干扰技术,确保数据准确可靠[92] - 公司基于多模态异构数据融合与人工智能诊断技术,研发AI状态评估与故障预警系统[94] - 公司研发智能AI交互式诊断及故障预警系统,市场上较少存在同类产品[97] - 公司掌握变压器综合监测诊断技术、数字孪生平台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103] -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电力装备精准建模、高效信息感知和精确故障诊断[96] - 数字孪生技术驱动的新型电力装备AI智能诊断平台能精准掌握装备失效机理和规律[95] - 公司通过统一管理服务器为人工智能服务提供算力支持,构建多类AI识别模型[95] 标准制定情况 - 公司作为牵头和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制定6项行业标准及4项团体标准[87] - 公司作为主要单位参与制定6项行业标准及4项团体标准[133] 研发人员情况 - 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5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56.09%,上期研发人员数量为111人,占比49.33%[132] - 2023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819.79万元,平均薪酬18.55万元,上期薪酬合计1989.70万元,平均薪酬17.93万元[132]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研究生0人,硕士研究生6人,本科98人,专科47人,高中及以下1人[13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75人,30 - 40岁62人,40 - 50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