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7,78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2] - 拟以总股本47,78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0元,现金分红总额17,678,60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88][189]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14.77亿元,较2022年增长13.34%[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15.2万元,较2022年增长7.70%[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92.55万元,较2022年增长19.41%[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63.23万元,较2022年增长50.99%[8] - 2023年末资产总额16.7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7.79%[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05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3.59%[8]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90亿元、3.61亿元、3.86亿元、4.41亿元[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22.66万元[1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4.77亿元,同比上升13.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15.20万元,同比上升7.70%[63] - 2023年改性塑料行业收入14.77亿元,占比100%,同比上升13.34%[79] - 2023年改性PP收入7.40亿元,占比50.07%,同比上升11.24%[79] - 2023年其他产品收入4.07亿元,占比27.53%,同比上升27.52%[79] - 境内营业收入14.76亿元,占比99.91%,同比增长13.48%;境外营业收入133.44万元,占比0.09%,同比下降52.26%[80] - 改性塑料销售营业收入14.54亿元,占比98.45%,同比增长13.90%;原料贸易营业收入2295.74万元,占比1.55%,同比下降13.71%[80] - 改性塑料行业销售量144137.06吨,同比增长23.88%;生产量143957.49吨,同比增长18.87%;库存量14901.98吨,同比增长29.77%[8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5.4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6.59%;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7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2.45%[83] - 销售费用3251.66万元,同比增长34.85%;管理费用1611.14万元,同比下降1.98%;财务费用1441.86万元,同比下降15.33%;研发费用5344.80万元,同比增长20.19%[83][84] - 改性PP产量94416.78吨,销量94372.23吨,收入7.40亿元;改性PC/ABS产量11775.42吨,销量11142.80吨,收入1.77亿元[80] - 改性塑料行业直接材料成本11.66亿元,占比90.08%,同比增长11.57%;直接人工成本1789.36万元,占比1.38%,同比增长35.84%[81]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133人,较2022年的102人增长30.39%,占比从20.73%提升至23.25% [101]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5344.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62%,较2022年的4446.89万元和3.41%有所增长 [10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12亿元,同比增长13.96%,流出小计12.39亿元,同比增长10.80%,净流量-2663.23万元,同比增长50.99% [102]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2亿元,同比增长247.32%,流出小计2.57亿元,同比增长37.68%,净流量-6449.77万元,同比增长50.79% [102]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59亿元,同比下降33.39%,流出小计4.33亿元,同比下降21.86%,净流量1.26亿元,同比下降55.81% [102] - 2023年末货币资金2.0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04%,较年初比重增加0.96%;应收账款3.83亿元,占比22.80%,比重增加0.43% [104] - 2023年末存货2.5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91%,较年初比重减少1.98%;固定资产2.80亿元,占比16.70%,比重增加1.84% [104] - 2023年末短期借款3.5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1.25%,较年初比重减少1.18%;长期借款6724.74万元,占比4.01%,比重减少1.69% [104] - 报告期投资额2100万元,上年同期1600万元,变动幅度31.25%,投资设立重庆聚赛龙,实缴注册资本2100万元 [105] - 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59亿元,净额3.09亿元,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使用3.09亿元,尚未使用8959.13万元,占净额28.99%[109][110][112] - 华东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预计2024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截至2023年底投入8125.76万元,投资进度48.05%[110][113] - 华南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2022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截至2023年底投入7004.87万元,投资进度100.07%,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9164.31万元,净利润1316.44万元[110][11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截至2023年底投入7000.37万元,投资进度100.01%[111] - 芜湖聚赛龙新材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5180.23万元,净利润647.99万元[117] - 安徽科睿鑫新材料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8908.17万元,净利润 - 2949.34万元[117] - 聚赛龙(重庆)新材料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 - 10.48万元,净利润 - 10.48万元[117] - 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152,027.16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52,890,897.17元[188] - 2023年末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236,177,040.30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55,185,293.50元[188] 公司业务 - 公司专业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14] - 改性塑料是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新材料行业[15] - 公司是我国改性塑料领域先进企业,获多项认定及荣誉,2023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认定为“2023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国家、省、市重点新产品15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等,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80余项,参与起草制定标准20项[26] - 公司专业从事改性塑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改性通用塑料等,应用于多领域,客户有美的、丰田等知名企业[27] -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为改性PP、改性PC/ABS、改性PA、改性PBT、改性ABS产品系列[28] - 改性塑料主要原材料价格受大宗商品影响,2023年原油价格下降使PP等材料价格低,利好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0] - 家电消费升级和汽车轻量化等理念推动改性塑料在下游领域需求增加[22][24] - 改性塑料竞争力核心在于配方,市场份额将向规模大、技术高、研发强的企业集中[17] - 公司采购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其他原材料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77.06%、14.84%和8.11%,上半年平均价格分别为7.69元/公斤、11.85元/公斤和16.50元/公斤,下半年平均价格分别为7.52元/公斤、11.69元/公斤和14.68元/公斤[40] - 公司主要产品改性PP、改性PC/ABS、改性PA、改性PBT、改性ABS系列均技术成熟,处于批量生产阶段,分别拥有授权专利24件、1件、6件、3件、1件[40][41][42][43][44][45] - 热塑性弹性体(TPE)系列处于开发阶段,小批量生产,拥有改性TPE类授权专利1件[46] - 透明型EVA胶膜、白色高反射胶膜、POE胶膜均处于批量生产阶段[46][47][48] - 公司建立严格完整采购管理流程,按订单需求向合格供应商采购,并结合价格走势设定安全库存[34][35] - 公司采用直接面对客户的销售模式,通过主动开发和产业推广开拓客户,还参与各类交流活动扩大影响力[36][37]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对市场需求大的产品适当备货,结合需求预测设置成品安全库存[38] - 公司主要通过对PP、PA、PBT、PC等基础材料改性生产高性能改性塑料,生产流程包括配料、混合等环节[39] - 改性PP系列产品系列丰富,技术成熟度高,拥有阻燃等多项核心改性技术,获6项省市科技进步奖[40] - 改性PC/ABS系列产品刚韧平衡、外观高光泽,相关技术获2项省市科技进步奖[41] - 华南生产基地2023年实际产能13.5万吨,二期项目预计完全达产后新增5万吨产能[50] - 华东生产基地2023年实际产能2万吨,二期项目预计完全达产后新增10万吨产能[51] - 2023年4月科睿鑫取得工业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项目环评批复,6月重庆聚赛龙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52] - 公司拥有技术和研发优势,建立专业研发团队和研发中心,掌握多种改性技术及产品配方[54][56]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截至期末共取得68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海外发明专利[57] - 公司具有客户资源优势,下游客户黏性较强[57] - 公司在家用电器和汽车领域积累大量优质客户资源,产品及服务获高度认可[58]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10件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65]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ISCC认证和GRS认证,新增5个产品的PCR认证[65] - 公司开发出储能电池包上盖用阻燃聚烯烃材料、空气炸锅用高强度高耐热低气味增强PET等多种新产品[66][67][68][69][70][71][73] - 家电领域公司为头部企业提供材料解决方案并获认可,汽车领域研发材料实现应用和降本[74][75] - 新市场领域公司为知名品牌研发无卤阻燃PC合金材料实现进口替代[76] - 控股子公司科睿鑫致力于光伏组件封装材料研究,已具备四大主类封装产品供货能力但未盈利[77][78] 研发项目 - 开展PA6/PP合金材料用于汽车发动机罩盖的研究,完成主机厂基本认证和路试测试[84] - 进行透明耐刮擦PC材料的开发,完成小试和中试阶段,部分项目已推广[84] - 完成ASA合金材料项目开发,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高光泽ASA材料和PMMA/ASA材料应用于丰田和奇瑞等新车型[85] - 对车用聚丙烯材料增韧体系研究,实现成本降低和性能优化,达到行业领先水平[85][86] - 完成无卤阻燃增强尼龙关键技术研究,满足进口材料替代需求[87] - 通过PET成核体系研究,为进口成核剂国产化替代提供技术支持,成果应用于多领域[88] - 完成含卤阻燃PP替代及低成本化研究,建立多种新材料体系并实现批量生产[89][90][91] - 完成对标LG AF - 312C的高性价比阻燃ABS开发,实现批量生产[92] - 开展溴系阻燃剂数据库建立和锑替代物研究,提升溴系阻燃聚丙烯材料性价比[93] - 完成改性聚酯结晶、收缩机理与表界面特性研究,发表2篇论文,申请2件国家发明专利[93][94] - 开发出漏电起痕指数达600V的无卤阻燃PBT材料体系,优化产品结构[94] - 对聚丙烯材料增韧机理初步探讨,开发的增韧聚丙烯材料刚韧平衡性好且成本降低[85] 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改性塑料产业中的领军企业[118] - 2024年公司将构建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转化平台,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120] - 2024年公司将推进华东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建设,启动西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21] - 公司计划加强市场开拓,家电领域提升多方面能力获取更高份额,汽车领域借项目开拓华东和西南区域[122] - 公司计划引进专业人才,完善管理体系,实现人才梯队建设[123] - 公司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反应和防范机制,提升运作效率[124] 风险因素 - 宏观经济变化可能导致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减少,影响经营业绩[125] - 原材料成本占公司生产成本比重超90%,价格波动会冲击毛利率[126] - 我国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多,竞争激烈,公司市场占有率2020年为0.52%[127][133] - 下游市场需求与景气度相关性高,不利变化会影响公司经营成果[131] - 若公司不能提升竞争力,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可能无法持续增长[133] - 公司可能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和核心技术配方泄露风险[134][136] 公司治理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治理实际情况符合要求[142]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依法行使权利并承担义务,未干预公司决策和经营活动[144]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财务、机构方面均独立于控股股东[145] - 公司董事
聚赛龙(301131)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