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1] - 公司2007年4月实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A+H股同步上市[1] -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为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定英文名称为CHINA CITIC BANK CORPORATION LIMITED [2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方合英,授权代表为方合英、张青 [21]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0号院1号楼6 - 30层、32 - 42层,邮政编码为100020 [21] - 公司投资者联系电话/传真为+86 - 10 - 66638188/+86 - 10 - 65559255,电子邮箱为ir@citicbank.com [21] - 公司客服和投诉电话为95558 [21] - 公司香港营业地址为香港九龙观塘道348号宏利广场5楼 [21] - 2015年公司注册地址由「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8号富华大厦C座」变更为「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9号」[22] - 2020年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0号院1号楼6 - 30层、32 - 42层」[22] - 公司国内审计师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国际审计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21]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一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 - 持续督导期间为2019年3月19日至2020年12月31日,如期满未完成可转债全部转股,延至转股或到期赎回孰早为止[23] - A股普通股、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简称分别为中信银行、中信优、中信转债,代码分别为601998、360025、113021;H股普通股上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信银行,代码0998[23] - 董事会秘书为张青,证券事务代表为王珺威,联系电话均为+86 - 10 - 66638188,传真均为+86 - 10 - 65559255,电子邮箱均为ir@citicbank.com[24] 公司规模与排名 - 公司总资产规模超9万亿元,员工超6.5万名,2023年在“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第20位,一级资本在“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排第19位[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国内153个大中城市设有1451家营业网点,下设7家附属机构[1] - 中信银行(国际)在多地设有31家营业网点和2家商务理财中心,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在香港和境内设有3家子公司,阿爾金銀行在哈萨克斯坦设有7家营业网点和1家私人银行中心[1] - 公司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品牌500强”中排名第20位,主要国际评级排名股份行前列,市值涨幅跑赢大市[8] - 公司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0位[25] 财务报告相关 - 2024年3月21日董事会通过2023年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2] - 公司2023年年度财务报告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利润分配方案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56元(含税),按489.67亿股总股本计算,现金股息总额为174.32亿元(含税)[2] - 本年度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收入为2055.70亿元,净利润为670.16亿元,净利润增速为7.91%[6] - 总资产为90524.84亿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80%,净息差为1.78%[6] - 不良贷款率为1.18%,贷款拨备率为2.45%,拨备覆盖率为207.59%[6] - 综合融资余额为13.15万亿元,理财产品规模为4.24万亿元[6] - 线上月活用户为3614.59万户,对公客户为115.76万户,个人客户为1.37亿户[6]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670.16亿元,ROA、ROE分别达到0.77%、10.80%,资产总额突破9万亿元[15] - 2023年公司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中长期、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贷款分别增长37%、25%、28%、15%、22%[15] - 2023年公司零售管理资产、信贷规模分别达4.2万亿元、2.2万亿元[16] - 2023年经营收入205,570百万元,较2022年的211,109百万元下降2.62%[29] - 2023年利润总额74,887百万元,较2022年的73,416百万元增长2.00%[29] - 2023年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67,016百万元,较2022年的62,103百万元增长7.91%[2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1.27元,较2022年的1.17元增长8.55%[29] - 202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7%,较2022年的0.76%增加0.01个百分点[31] - 2023年成本收入比32.61%,较2022年的30.66%增加1.95个百分点[31] - 2023年末总资产9,052,484百万元,较2022年末的8,547,543百万元增长5.91%[32] - 2023年末贷款及垫款总额5,498,344百万元,较2022年末的5,152,772百万元增长6.71%[32] - 2023年末客户存款总额5,398,183百万元,较2022年末的5,099,348百万元增长5.86%[32] - 2023年末归属本行股东权益总额717,222百万元,较2022年末的665,418百万元增长7.79%[32] - 2023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18%,较2022年末的1.27%下降0.09个百分点[33] - 2023年末拨备覆盖率为207.59%,较2022年末的201.19%上升6.40个百分点[33] - 2023年末贷款拨备率为2.45%,较2022年末的2.55%下降0.10个百分点[33] - 2023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9%,较2022年末的8.74%上升0.25个百分点[34] - 2023年末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5%,较2022年末的10.63%上升0.12个百分点[34] - 2023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2.93%,较2022年末的13.18%下降0.25个百分点[34] - 2023年经营收入为205,570百万元人民币[36] - 2023年利润总额为74,887百万元人民币[36] - 2023年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67,016百万元人民币[36] - 2023年末总资产为9,052,484百万元人民币[36] - 2023年集团经营收入2055.70亿元,同比下降2.62%[42][45][46] - 2023年利息净收入1435.39亿元,同比下降4.72%;非利息净收入620.31亿元,同比增长2.60%[42][45][46][48] - 2023年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70.16亿元,同比增长7.91%[42][44][4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48.0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13亿元,下降0.63%;不良贷款率1.18%,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42]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拨备覆盖率207.59%,较上年末上升6.40个百分点[42]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90524.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1%[43]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4983.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1%[43]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3981.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6%[43] - 2023年利息净收入占比69.8%,较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占比30.2%,较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46][47] - 2023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8046.713亿元,利息收入3176.92亿元,平均收益率3.95%;付息负债平均余额7898.943亿元,利息支出1741.53亿元,平均成本率2.20%;利息净收入1435.39亿元[49] - 2023年净息差1.78%,比上年下降0.19个百分点;净利差1.75%,比上年下降0.17个百分点[49][51] - 2023年利息收入3176.92亿元,比上年增加40.83亿元,增长1.30%[52] - 2023年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2433.99亿元,比上年增加37.43亿元,增长1.56%,平均余额增加3622.52亿元,平均收益率下降0.25个百分点[53] - 2023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569.38亿元,比上年减少18.76亿元,下降3.19%,平均余额增加669.76亿元,平均收益率下降0.21个百分点[56] - 2023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64.45亿元,比上年增加3.45亿元,增长5.66%[57] - 2023年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利息收入98.81亿元,比上年增加19.34亿元,增长24.34%,平均余额减少55.66亿元,平均收益率上升0.60个百分点[58] - 2023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10.29亿元,比上年减少0.63亿元,下降5.77%,平均余额减少111.69亿元,平均收益率上升0.16个百分点[59] - 2023年利息支出1741.53亿元,比上年增加111.91亿元,增长6.87%[60] - 2023年利息净收入变动受规模和利率因素影响,变动额为 - 71.08亿元[50]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1157.34亿元,比上年增加127.37亿元,增长12.37%,因客户存款平均余额增加4568.45亿元且平均成本率上升0.06个百分点[61]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及拆入资金利息支出为248.45亿元,比上年减少6.59亿元,下降2.58%,因平均余额减少728.53亿元抵消平均成本率上升0.07个百分点影响[63] - 已发行债务凭证利息支出249.96亿元,比上年减少20.86亿元,下降7.70%,因平均余额减少130.47亿元且平均成本率下降0.18个百分点[64] - 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42.81亿元,比上年减少6.93亿元,下降13.93%,因平均余额减少50.89亿元且平均成本率下降0.33个百分点[65]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利息支出为37.62亿元,比上年增加18.27亿元,增长94.42%,因平均余额增加796.08亿元且平均成本率上升0.13个百分点[66] - 非利息净收入6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5.69亿元,增长2.60%,占比为30.18%,比上年上升1.54个百分点[67]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23.83亿元,比上年减少47.09亿元,下降12.70%,占经营净收入的15.75%,比上年下降1.82个百分点[69] - 经营费用692.14亿元,比上年增加23.76亿元,增长3.55%,成本收入比(扣除税金及附加)为32.61%,比上年上升1.95个百分点[72] - 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合计622.04亿元,比上年减少92.00亿元,下降12.88%[74] - 计提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498.40亿元,比上年减少59.46亿元,下降10.66%;计提金融投资减值损失25.05亿元,比上年增加6.94亿元,增长38.32%[74] - 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费用为68.25亿元,比上年减少36.41亿元,下降34.79%,实际税率为9.11%,比上年下降5.15个百分点[7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90,524.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91%[7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4,983.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71%,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9.4%,比上年末上升0.4个百分点[7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及垫款占全部贷款及垫款比例为89.5%[7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金融投资总额(不含应计利息)25,998.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45.81亿元,增长3.36%[81] - 债券投资占金融投资总额的71.3%,比上年末的69.4%有所上升[8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债券投资18,540.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81.21亿元,增长6.19%[84] - 政府发行的债券投资占比为78.8%,比上年末的66.2%有所上升[85]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投资占比为12.0%,比上年末的22.2%有所下降[85] - 税前利润为748.87亿元,比上年增加14.71亿元,增幅为2.00%[76]
中信银行(00998)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