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易大宗(01733) - 2023 - 年度财报
01733易大宗(01733)2024-04-29 19: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405.87亿港元,净利润21.94亿港元,较2022年分别同比增长17.94%及28.68%[5] - 公司2023年综合收益40,587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34,414百万港元增加17.94%[10] - 2023年销售成本约为36,887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18.17%,采购量增加68.90%[14] - 2023年集团经营毛利3,628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17.41%[17] - 2023年集团行政开支为11.13亿港元,较2022年的9.47亿港元增加17.53%[18] - 2023年集团融资成本净额为6200万港元,较2022年的2.17亿港元减少71.43%[21]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1.23亿港元,较2022年的16.66亿港元增加27.43%[23]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793港元,2022年为0.594港元[23] - 2023年底集团资产负债率为50.51%,较2022年底的45.85%有所增加[25] - 2023年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4天、31天及26天,现金周转期约为19天,较2022年少9天[26] - 2023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0.25亿港元,2022年为21.72亿港元[29] - 2023年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8.34亿港元,2022年为7.52亿港元[29] - 2023年集团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5.33亿港元,2022年现金流出为21.12亿港元[29] - 2023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71亿港元,12月31日为29.55亿港元[31] - 2023年收益为40,586,665千港元,较2022年的34,414,254千港元增长17.93%[138] - 2023年毛利为3,699,658千港元,较2022年的3,197,936千港元增长15.69%[138] - 2023年经营活动溢利为2,527,083千港元,较2022年的2,111,683千港元增长19.67%[138]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2,662,513千港元,较2022年的2,038,844千港元增长30.59%[138] - 2023年年内溢利为2,194,356千港元,较2022年的1,704,892千港元增长28.71%[138]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793港元,较2022年的0.594港元增长33.50%[139]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151,059千港元,较2022年的984,685千港元增长118.45%[140] - 2023年非流动资產总额为5,668,610千港元,较2022年的4,370,735千港元增长29.69%[141] - 2023年流动资產总额为12,145,855千港元,较2022年的8,923,457千港元增长36.11%[141] - 2023年资產淨額为8,815,958千港元,较2022年的7,198,870千港元增长22.46%[143]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2662513千港元,2022年为2038844千港元[150]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025354千港元,2022年为2172193千港元[150]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33946千港元,2022年为752482千港元[151] - 2023年银行贷款所得款项为16585939千港元,2022年为11798263千港元[151] - 2023年偿还银行贷款为15387676千港元,2022年为12114833千港元[151] - 2023年已付本公司权益股东之股息为399530千港元,2022年为1059281千港元[152] - 2023年股份回购金额为50853千港元,2022年为325510千港元[152]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151059千港元[145] - 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为984685千港元[148] - 2023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7198870千港元,2022年1月1日为7476278千港元[145][148] - 融资活动所得╱(所用)现金净额为532,529,上一年度为(2,111,708)[1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减少)净额为723,937,上一年度为(691,997)[153] - 一月一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70,966,上一年度为3,259,393[153] - 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为(39,450),上一年度为(296,430)[153] - 十二月三十一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55,453,上一年度为2,270,966[153] - 2023年综合收益40,586,665千港元,2022年为34,414,254千港元[195] - 2023年综合除税前溢利2,662,513千港元,2022年为2,038,844千港元[195] - 2023年综合资产总额17,814,465千港元,2022年为13,294,192千港元[196] - 2023年综合负债总额8,998,507千港元,2022年为6,095,322千港元[198] 行业市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国进口焦煤1.0251亿吨,同比大幅增长60.58%;蒙古焦煤进口量539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2.64%,较2022年增长110.69%[5] - 2023年钢材出口9026万吨,较2022年同比增长34.08%[5] - 2023年中国进口焦煤约102.51百万吨,较2022年增长约60.58%[13]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销售煤炭1895万吨,较2022年增加66.96%;通过合資公司象暉能源完成蒙古煤炭销售114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72.97%[5] - 2023年公司供应链综合服务板块收入63.27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68.41%[5] - 2023年公司易至板块完成跨境运输量110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6.80%;其中AGV无人跨境运输量35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00.00%[6] - 2023年公司易至板块完成入库仓储量1623万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79.73%;完成境内运输量1170万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58.97%[6] - 2023年公司浩通板块完成洗煤加工量947万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20.48%[6] - 截至2023年底,公司洗选加工能力由2022年底的2600万吨扩张至2800万吨[6] - 2023年煤炭贸易收益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18.12%,贸易量增加66.96%;供应链综合服务收益增加68.41%[10] - 2023年中国境外销售收益为8,679百万港元,占收益总额比例由2022年的19.40%增至21.38%[11] - 2023年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44.82%,2022年占38.72%[12] - 2023年供应链贸易业务收益为34,185百万港元,约占收益总额84.23%[13] - 2023年供应链综合服务销售额为6,327百万港元,较2022年剧增68.41%[14] - 2023年集团来自海运煤贸易的收益约为27,491,964,000港元,占集团年内收益总额的约68%[132] - 2023年煤炭收益31,805,175千港元,2022年为26,927,042千港元[190] - 2023年提供供应链综合服务收益6,326,916千港元,2022年为3,756,526千港元[190] - 2023年有一名收益为7,232,768,000港元的客户,2022年有两名收益分别为4,356,648,000港元及4,078,864,000港元的客户,交易额超集团收益10%[191] - 2023年加工及买卖煤炭及其他产品可呈报分部收益34,259,749千港元,2022年为30,657,728千港元[194] - 2023年提供供应链综合服务可呈报分部收益7,266,959千港元,2022年为4,373,787千港元[194] - 2023年可呈报分部溢利(经调整EBITDA)为3,159,104千港元,2022年为2,563,833千港元[194]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1991名全职雇员,不包括国内附属公司的902名外派员工[41] - 2023年公司雇员总数为1991人,较2022年的1844人有所增加,其中货运司机(蒙古)占比63%(1247人),其他(包括项目及运输)占比17%(346人)等[42] - 2023年硕士及以上学历雇员95人,占比5%;本科学历392人,占比20%;大专学历125人,占比6%;高中、技校及以下学历1379人,占比69%[43] - 2023年公司开展各类培训项目达353小时,累计逾6575人次参加,其中安全培训126小时、1876人次,管理及领导力培训106小时、1381人次,卓越运营培训121小时、3318人次[44][45] - 2023年公司向香港强积金计划供款约333,421港元(2022年:256,821港元),向新加坡中央公积金计划供款约1,082,804港元(2022年:875,274港元)[46] - 2023年公司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约11,981,844港元(2022年:10,251,369港元),按员工基本工资的最高16%缴纳[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中约16.22%为女性,高级管理层中50.00%为女性[95]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共召开四次董事会全体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71] - 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至少为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69][71] - 邸京敏女士于2023年8月28日辞任执行董事,陈秀珠女士于同日获委任[70] - 郭力生先生于2023年11月9日辞任非执行董事,靳智强先生于同日获委任[70] - 主席兼行政总裁曹欣怡女士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1/1,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72] - 王雅旭先生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0/1,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72] - 邸京敏女士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1/1,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2/4[72] - 赵伟先生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0/1,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72] - 陈秀珠女士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0/1,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2/4[72] - 郭力生先生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0/1,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3/4[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均全勤出席[76][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服务费用为7166千港元,其他服务费用为434千港元,总额7600千港元[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成员均全勤出席[83][84] - 公司于2010年9月7日成立审核委员会,2012年3月26日、2015年12月31日及2018年12月27日修订书面职权范围[76] - 公司于2010年9月7日成立薪酬委员会[83] - 根据细则,公司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或最接近而不少于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退任,且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76] - 2023年8月28日,邸京敏女士辞任,陈秀珠女士获委任[80] - 2023年11月9日,郭力生先生辞任,靳智强先生获委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