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8.63亿元,同比下降47.74%[2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0亿元,同比下降5,510.38%[25]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亿元,同比增长40.86%[25]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22元,同比下降6,200.00%[25]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80%,同比下降25.20个百分点[25] - 2023年末总资产为128.55亿元,同比下降11.89%[2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8.62亿元,同比下降22.65%[26] - 2023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18.16亿元,同比下降48.45%[2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6,555.02万元,同比下降32.59%[36]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6亿元,为全年最大亏损季度[34]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个税手续费返还金额为517,580.57元,增值税加计抵减金额为802,214.62元,广发证券在持有期间投资收益为1,512,000.00元[37] - 公司2023年合计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31,598,954.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3%[37]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63亿元,同比下降47.74%[55] - 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50亿元,同比下降5,510.38%[55] - 防务装备产业收入为10.47亿元,占总收入的56.23%,同比下降48.29%[62] - 信息技术产业收入为2.09亿元,占总收入的11.22%,同比下降51.88%[62] - 装备制造产业收入为5.38亿元,占总收入的28.90%,同比下降48.52%[62] - 其他民用三产收入为6805万元,占总收入的3.65%,同比增长15.48%[62] - 华北地区收入为7.22亿元,占总收入的38.76%,同比下降35.00%[62] - 华东地区收入为6.33亿元,占总收入的33.96%,同比下降45.84%[62]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9.7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2.35%[73] - 防务装备产业毛利率为-26.48%,同比下降60.37%[64] - 信息技术产业毛利率为22.95%,同比下降15.04%[64]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658,243,985.0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5.82%[74] -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10%,达到528,239,548.24元,主要由于新产业研发投入增加[76]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687亿元,同比增长22.9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54%,较上年增长17.56个百分点[79]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3.485亿元,同比下降15.59%,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6.546亿元,同比下降18.50%[81]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541亿元,同比增长6.60%,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993亿元,同比增长35.89%[81]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915亿元,同比下降13.43%,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187亿元,同比增长35.49%[81]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758万元,同比下降116.00%[81] - 2023年应收账款为24.81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9.30%,同比下降2.82个百分点[86] - 2023年存货为22.56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7.55%,同比上升4.24个百分点[86] - 2023年短期借款为9.48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7.38%,同比上升3.54个百分点[86] - 2023年合同负债为6.71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5.23%,同比上升1.18个百分点[86] - 2023年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173万元,较期初数下降16.76%[88] - 公司货币资金受限总额为212,354,601.22元,主要用于连江项目基建保证金、银行承兑保证金、保函保证金、司法冻结资金及定期存款[90] - 固定资产受限总额为142,962,889.15元,主要用于融资性售后回租租赁物、自有生产设备履约担保抵押及授信额度抵押[90] - 应收账款受限总额为30,000,000.00元,用于其他非流动负债质押[90] - 公司其他货币资金中所有权受限金额为211,373,652.19元,包括保函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连江柴油机项目基建保证金及司法冻结资金[90] - 公司银行存款应收利息为980,949.03元,为7天通知存款按定期存款利率计提的利息[90] - 公司从航天科工资产管理公司资金拆借23,000,000.00元,质押资产为应收账款,质押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0,000.00元[90] - 公司融资性售后回租租赁物总额为106,529,726.56元,涉及多个融资租赁合同[90] - 公司授信额度抵押及短期借款抵押总额为15,950,212.17元,涉及不动产抵押[91][92] - 公司自有生产设备履约担保抵押总额为20,482,950.42元,抵押资产评估价值为36,050.33万元[93] - 公司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显示,2018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0,000万元,已累计使用8,943.42万元,尚未使用22,525.66万元[97][98] - 公司于2019年1月17日非公开发行40,431,266股A股,募集资金净额为280,999,993.72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8,943.42万元,尚未使用金额为22,342.59万元[99] - 面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自主可信备份容灾系统建设项目已投入6,356.35万元,投资进度为43.80%,预计2025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1] - 面向信息安全的运营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暂未投入资金,因市场环境和技术方案变化,公司决定暂缓实施该项目[102] - 公司主要子公司航天新通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08,719,184.32元,净利润为667,351,151.58元[107] - 公司主要子公司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698,765,826.62元,净利润为804,954,830.54元[107] - 公司参股公司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63,135,350.61元,净利润为499,295,348.69元[107] - 公司2023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主要原因是业绩亏损,留存未分配利润用于日常经营和未来发展[173] 业务发展 - 公司2023年在数字蓝军与蓝军装备领域,成功保障多项演训任务,推动蓝军模拟体系化、平台无人化、装备智能化和功能软件化发展[42] - 公司在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领域,积极推进5G乡村补盲、5G特种通信等场景形成规模化应用[42] - 公司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加强产品开发,稳步提升行业地位,主要客户包括政府部门、军队系统、民航、交通、应急等领域[48] - 公司在微系统领域,持续推进自主创新重点项目研发,开展IC设计网络和仿真设计平台建设,加大数字相控阵微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42] - 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构建了天目星座,发展面向全球的气象服务技术与保障能力[42] - 公司2023年主要业务涵盖数字蓝军与蓝军装备、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网络空间安全、微系统等四大产业领域[43] - 公司在数字蓝军与蓝军装备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嵌入式半实物仿真系统、射频(复合)仿真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系统等[45] - 公司在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领域,主要产品涵盖系统、网络、有线、无线、终端五大业务门类,包括交换机、微波接力机、传输设备等[46] - 数字蓝军与蓝军装备业务受大客户波动影响,项目立项启动延迟,配套装备建设需求放缓[56] - 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业务完成一体化5G基站产品研发,并与中国电信集团重庆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7] - 网络空间安全业务发布国内首款政法领域多模态锐智大模型,中标大型央企集团容灾备份服务项目[59] - 微系统业务市场受竞争加剧影响,合同订单储备不足,核心产品谱系不够丰富[60] - 公司积极布局商业航天及低空经济产业,构建天目一号掩星探测星座,目前共有22颗卫星在轨运行[60] - 公司通过增资引战聚集外部资源,深化与合作方"产业+资本"双纽带,助力星座建设及空间信息应用产业布局[61] - 公司新一代通信系统已完成通信节点集成研制,并实现小批量试用,具备更强的广域、宽带、机动通信能力[77] - 公司电磁屏蔽涂料研发已完成产品开发和优化,所有性能均达到指标要求,预计在电磁防护领域中得到批量应用[77] - 公司紧缩场测试及环境系统研发已完成一体化反射面的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设计,巩固了在微波暗室系统集成行业的竞争力[77] - 公司数字化公文管理平台已完成平台雏形研制,可灵活适用于各级政府机构、党政机关等,探索会务领域的更多应用场景[77] - 公司壹进制海光平台数据迁移系统已完成研发并得到应用,满足国产化替代迁移市场需求[77] - 公司面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自主可信备份容灾系统已完成研发,实现基于自主可信基础平台支撑的灾备服务[77] - 公司未来将聚焦“蓝军体系及装备、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空间信息应用、数据智能与安全”四个板块,提升核心竞争力[108] - 公司将持续推进基于LVC技术架构的数实一体蓝军装备体系研究,构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子蓝军装备体系[110] - 公司将紧跟信息化战争需求,提升通信领域优势地位,推动专网和公网领域技术、产品和市场的突破[111] - 公司将在航天科工集团和地方政府支持下,推动技术研发、星座建设、行业应用、运营服务等方面工作,特别是在气象预报、灾害防御等领域[112] - 公司已形成大数据、数据安全、政企数字化产品族,打造"一体化、协同化、体系化"的数据智能与安全产业布局[113]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强化战略引领和内控管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天防务电子信息科技公司[116] - 公司将加大新一代射频仿真技术、虚实融合仿真技术、新一代信号源技术的创新研发,强化蓝军装备总体能力[119] - 公司将继续加强科研投入,突破新一代通信关键技术,推动相关装备后续研制任务竞标[120] - 公司将推动大气掩星数据在数值天气预报之外的多应用场景落地,构建新型多维商业服务[121] - 公司将完成政法领域大模型优化迭代,打造大模型样板工程,并推动政府机关办公系统信创升级项目落地[122]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监事何宏华女士因身体原因辞去监事会主席一职,无法保证2023年年报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法定代表人胡庆荣、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吕丽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董事张长革因工作调动于2023年7月7日辞去董事及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职务[141][142] - 王清理于2023年9月27日被选举为公司董事[142] - 公司现任董事长胡庆荣,拥有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现任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43] - 公司现任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梁东宇,拥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系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学历,现任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143] - 公司现任董事王毓敏,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器工程系信息处理显示与识别专业本科学历,现任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44] - 公司现任董事田江权,拥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45] - 公司现任董事王清理,拥有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现任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46]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胡俞越,拥有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任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47]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杨松令,拥有会计学博士学位,现任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47]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叶树理,拥有法学本科学历,现任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48] - 公司现任监事会主席何宏华,拥有辽宁财经学院会计系工业会计专业本科学历,现任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监事会主席[149] - 公司现任高级管理人员李慧敏,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现任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152] - 公司2023年合计支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698.86万元[157] - 公司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未受到证券监管机构处罚[15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决策程序依据《公司董事、监事薪酬管理制度》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执行[157]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年薪标准依据年度经营效益、岗位职级等因素综合行业薪酬水平确定[157] - 公司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和年度实际业绩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核发年度绩效薪酬[157] - 公司2023年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698.86万元[159] - 董事长胡庆荣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1.86万元[158] - 总经理梁东宇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9.52万元[158] - 部分董监高2023年薪酬较上年度有所上涨,主要受以前年度任职月数、履职情况等因素影响[160] - 公司2023年共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包括临时会议和常规会议[161][162] - 董事胡庆荣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9次,现场出席3次,以通讯方式参加6次[163] - 董事梁东宇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9次,现场出席3次,以通讯方式参加6次[163] - 董事王毓敏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9次,现场出席3次,以通讯方式参加6次[163] - 董事田江权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9次,现场出席1次,以通讯方式参加8次[163] - 董事王清理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3次,全部以通讯方式参加[163] - 公司2023年度在职员工总数为3,242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最高,达到2,131人[169] - 公司2023年度薪酬政策以利润总额为主要考核指标,员工薪酬与业绩挂钩,鼓励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170] - 公司2023年度培训计划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和专业化能力[171] - 公司2023年度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74] - 公司2023年度监事会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对报告期内的监督事项无异议[168] - 公司2023年度修订了多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风控管理体系,提升了内控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175] - 公司发现2024年3月13日存在以前年度费用列支不恰当、成本费用划分错误、资产高估以及收入确认跨期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76] - 公司已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完成全部账务处理,消除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76] - 公司修订了《供应商管理办法》,优化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机制,并加强业财协同,提高财务核算及时性和准确性[176] - 公司完善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严格项目成本预算全过程管控,并加强外协外购审核、审批[176] - 公司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与运用工作,更新供应链及财务软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内嵌流程权限,堵塞管理漏洞[176] - 公司修订了《财务报销管理办法》,明确业务部门“第一道关口”责任,强化费用报销审核[177] - 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比例均为100%[178] - 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指出,以前年度存在费用列支不恰当、成本费用划分错误、资产高估以及收入确认跨期等情形,表明相关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180] - 公司已对相关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了整改,包括对前期差错进行了更正[180] 股东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2023年度不派发现金股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8] - 公司注册地址为福州市台江区五一南路67号,办公地址为福州市台江区五一南路17号工行五一支行13层[20] - 公司股票简称为航天发展,股票代码为000547,上市证券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20]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福州市台江区五一南路17号工行五一支行13层[22]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22] - 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685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19件[54] - 公司2023年向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划拨乡村振兴帮扶金50万元,并推进5G一体化基站产品研发,促进乡村5G信号覆盖[185] - 公司承诺避免与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确保交易公平合理[188] - 公司承诺保证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员、资产、机构、业务和财务独立性[188] - 公司
航天发展(000547) - 2023 Q4 - 年度财报
航天发展(000547)2024-04-30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