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表现 - 收益减少34.0%至约33.613亿港元,SI业务和IBO业务收益分别约为19.454亿港元和约14.159亿港元[2] - 毛利减少18.5%至约6.619亿港元,毛利率改善至19.7%[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169亿港元,主要因缅甸合营公司应占亏损约2.006亿港元及贸易应收款项减值约7550万港元[2] - 2022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1.78港仙,2021年为每股盈利1.72港仙[3] - 2022年全面收入亏损总额约2.964亿港元,2021年为约4988.2万港元[4] - 2022年总收益3361325千港元,较2021年的5094079千港元下降34.02%[16,18] - 2022年税前亏损316199千港元,2021年税前溢利106677千港元[17,18] - 2022年SI业务收益1956820千港元,IBO业务收益1415888千港元[16] - 2022年SI业务业绩146872千港元,IBO业务业绩亏损164874千港元[17] - 2022年资产总额8911328千港元,较2021年的10349317千港元下降13.89%[17,18] - 2022年负债总额5771271千港元,较2021年的6816870千港元下降15.34%[17,18] - 2022年来自其他亚洲国家的收益2095549千港元,较2021年的2518218千港元下降16.78%[19] - 2022年客户A和客户B收益分别为1202691千港元和691398千港元[21]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7928千港元,较2021年的12019千港元下降33.99%[23] - 2022年银行利息收入1846千港元,较2021年的2189千港元下降15.67%[23] - 2022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5482亿港元,较2021年的3.08264亿港元有所下降[24] - 2022年公司税前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净额为7551.9万港元,高于2021年的3061.8万港元[24] - 2022年公司年内税项支出总额为3548.9万港元,2021年为盈利4993.8万港元[26] - 2022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3.16852亿港元,2021年为溢利4568.9万港元[2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值后为29.03136亿港元,高于2021年的26.77289亿港元[29]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20.45924亿港元,2021年为21.18265亿港元[31] - 2022年公司产生净亏损2.807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0.814亿港元[33] - 2022年系统集成(SI)业务收益约19.454亿港元,较去年下跌46.9%,整体毛利率由11.0%提高至14.6%[36] - 2022年投资、建设及营运(IBO)业务收益约14.159亿港元,按年下跌0.9%,毛利约3.774亿港元,按年下跌7.5%[37] - 2022年公司无签订重大工程服务合同,建设发电站大型工程服务收益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2.018亿港元[36] - 2022年销售发动机式发电机组收益较上一年度减少19.6%[36] - 2022年公司收益约3361.3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5094.1百万港元减少34.0%,主要因SI业务收益减少[45] - 2022年SI业务收益1945.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57.9%;IBO业务收益1415.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42.1%[45][47][48] - 2022年SI业务中,其他亚洲国家收益1724.1百万港元,占比51.3%;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收益174.1百万港元,占比5.2% [47] - 2022年IBO业务中,巴西收益691.4百万港元,占比20.5%;缅甸收益328.8百万港元,占比9.8%;秘鲁收益283.4百万港元,占比8.4% [48]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成本分别为2699.4百万港元及4281.6百万港元,减少因SI业务收入减少[49] - 2022年公司毛利约为661.9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812.5百万港元减少150.6百万港元,毛利率由2021年的16.0%升至19.7%[51] - 2022年公司录得亏损约为316.2百万港元,上一年度同比为溢利106.7百万港元,主要因缅甸合营公司亏损所致[52] - 2022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7.9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2.0百万港元减少34.2%[53] - 2022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1年约29.0百万港元减少23.4%至22.2百万港元[54] - 2022年公司行政开支约为377.7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408.6百万港元减少7.6%[56] - 2022年公司其他开支净额约为154.5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79.2百万港元增加95.1%[56] - 2022年公司融资成本约为232.8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210.4百万港元增加10.6%[57] - 2022年公司所得税抵免约为35.5百万港元,上一年度同比为所得税开支约49.9百万港元,实际税率分别为11.2%及46.8%[58] 资产负债情况 - 净负债减少至约27.639亿港元,净负债比率降低至88.0%[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额约43.613亿港元,2021年约53.724亿港元[5] - 2022年流动资产总额约45.500亿港元,2021年约49.769亿港元[5]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约56.314亿港元,2021年约45.092亿港元[5] - 2022年非流动负债总额约1.398亿港元,2021年约23.077亿港元[6]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包括12个月内到期银行及其他借贷18.88亿港元、因未履行财务契诺被重新分类的银行借贷10.332亿港元、分包商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17.515亿港元,其中15.374亿港元已逾期[1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3亿港元[1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为2,921.2百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24.2%[60] 财务应对措施 - 公司董事实施多项计划改善流动资金及财政状况,包括与银行协商贷款条款、沟通续期及再融资、与分包商讨论逾期款项结算、加快收款、考虑出售非流动资产、探索融资安排[11] - 面对宏观经济波动,公司将加强采购和存货管理,控制资本支出,改善债务组合,物色其他资本和融资渠道[43] 财务准则应用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等[12] - 各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因不同原因未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造成影响[13][14]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拨备,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 率为8.25%,其余为16.5% [25]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發末期股息,2021年也无末期股息[27]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1年也无派息[67] 业务项目情况 - 截至2022年底,公司投入中技伟能总投资成本约7.004亿港元,账面价值约7.162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8.0%,应占亏损约2.006亿港元[38] - 截至2022年底,公司投入基金总投资成本约8.149亿港元,账面价值约8.392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9.4%,应占盈利约110万港元[39] - 2022年拥有和营运的秘鲁79.8兆瓦发电项目相关项目公司被重新界定为合资公司,其财务表现不再并入集团合并损益表[37] - 2022年公司与危地马拉油气勘探开发商合作,发展首个伴生氣发电项目[37] - 公司考虑缅甸现状和发展计划,当地若干发电项目有效合同结束后未续约[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发电项目装机容量总计1892.6兆瓦[40] - 公司正式进入油氣田伴生氣市場,首个伴生氣發電項目预计本年度落成和併網發電[43] - 2022年全球氣體燃燒量減少3%至约1390億立方米[43] - 公司短期目标是提高發電資產利用率,近年逐步发展南美市场,尤其看好巴西市场潜力[43] - 公司持续提高分布式发电方案能源效率,引入餘熱發電系統,开拓伴生氣和氫氣發電市場[4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执行主席及联席首席执行官由林而聪先生一人兼任,偏离上市规则[6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发现公司董事有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情况[70] - 2022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70]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2年度合并年度业绩[71] 信息披露与交易安排 - 2022年末期业绩公告已登载,年报预计2023年4月底前寄发并登载[73] - 公司股份自2023年4月3日起暂停买卖,申请4月20日起恢复买卖[74]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6月5日举行[75] - 公司将在2023年5月31日至6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7] 审计意见 - 核数师认为合并财务报表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32] 人员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400名,较2021年的580名减少[66] 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就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约156.8百万港元,2021年为107.3百万港元[64]
伟能集团(01608)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