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减少43.7%至9.98123亿港元,其中SI业务收益为5.901亿港元,IBO业务收益为4.08亿港元,分别减少34.9%和52.9%[2] - 毛利减少66.6%至1.36366亿港元,毛利率为13.7%[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27704亿港元,主要由于毛利下跌、应占合营公司亏损增加及融资成本和其他开支增加所致[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19港仙,2022年同期为每股盈利2.25港仙[3] - 2023年上半年税前亏损345,469千港元,2022年同期税前溢利90,507千港元[19][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净亏损3.275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2.705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系统集成(SI)业务收益为601,788千港元,投资、建设及营运(IBO)业务收益为407,982千港元,总计1,009,770千港元;2022年同期SI业务收益为908,251千港元,IBO业务收益为866,270千港元,总计1,774,521千港元[18][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8,275,174千港元,负债总额为5,460,129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8,911,328千港元,负债总额为5,771,271千港元[19][2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界客户的收益中,香港及中国内地为87,335千港元,其他亚洲国家为462,966千港元,拉丁美洲为309,808千港元,其他国家为138,014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72,111千港元、1,090,118千港元、597,738千港元、12,063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770千港元,政府补贴209千港元,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2,368千港元,总计3,34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328千港元、636千港元、4,271千港元、6,615千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SI业务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总额为590,141千港元,IBO业务为407,982千港元,总计998,123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905,760千港元、866,270千港元、1,772,030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SI业务分部业绩亏损24,499千港元,IBO业务亏损116,229千港元,总计亏损140,728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溢利125,045千港元、114,374千港元、239,419千港元[19][21] - 2023年上半年企业及不分派开支净额为71,470千港元,融资成本(租赁负债利息除外)为133,031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2,357千港元、107,714千港元[19][21] - 2023年上半年分部间销售为11,6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91千港元[18][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3.27704亿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6065万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172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4亿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撇减存货至可变现净值6766.5万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30] - 2023年上半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3417.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3.4万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和毛利分别下跌约773.9百万港元和约272.1百万港元,主要因缩减缅甸业务所致[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SI业务分部收益约590.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4.9% [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IBO业务分部收益408.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58.3百万港元或52.9% [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998.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772.0百万港元减少43.7%[51] - 2023年上半年SI业务收益590,141千港元,IBO业务收益407,98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均减少[5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约为861.8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363.6百万港元减少501.8百万港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136.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408.4百万港元减少66.6%[56] - 毛利率由2022年同期的23.0%下跌至2023年上半年的13.7%[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3.455亿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约9050万港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3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50.0%[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约1.98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0.4%[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开支净额约79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51.7%[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1.34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3.0%[62]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1.8203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61305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40.9314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50023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53.6362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6.3143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12.7048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81407亿港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65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9841亿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28.1504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1.40057亿港元有所减少[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中香港及中国内地为1,547,209千港元,其他亚洲国家为1,727,846千港元,拉丁美洲为514,057千港元,其他国家为349,645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667,677千港元、1,862,740千港元、477,075千港元、336,448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于基金投资约8.1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4877亿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7.3717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03136亿港元[3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90日内为2.6379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66405亿港元[3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360日以上为20.498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8.55757亿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逾期账款总计1843677千港元,较2022年末的2045924千港元有所下降[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贷总计2889146千港元,较2022年末的2921234千港元略有减少[3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28.89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1.1%[6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0%,2022年12月31日为64.8%[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投资物业、厂房及设备约342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68亿港元[71] 持续经营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19亿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到期需偿还28.891亿港元,分包商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7.105亿港元,其中15.374亿港元已逾期[11] - 除2023年6月30日逾期的银行借贷9880万港元外,集团已获相关银行书面确认豁免未能遵守的若干财务契诺,豁免有效期6个月或可延至原定到期日[11] - 公司董事实施改善集团流动资金及财政状况的计划,包括与银行协商贷款、与分包商讨论还款、加快收款、出售资产、探索融资等[11] - 公司董事审阅集团现金流量预测,认为集团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未来12个月到期财务责任,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合适[12] - 若集团无法持续经营,可能需调整资产账面价值、为负债做准备及重新分类资产负债,该影响未反映在合并财务报表中[12] 会计政策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时,除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外,会计政策及编制基准与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相符[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要求披露重要会计政策资料,预期影响集团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澄清会计估计变动与会计政策变动区别,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相关修订对集团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因集团不在第二支柱范本规则范围内[16] 业务情况 - 缅甸发电站运营数量从2022年6月30日的五个减至2023年6月30日的一个,运营容量从287.4兆瓦降至109.7兆瓦[44] - 印尼新增两个项目,新增装机容量22.4兆瓦,还有一个56.4兆瓦的燃气发电站正在建设中[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技伟能经营亏损,公司应占亏损约64.6百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入中技伟能总投资成本约700.4百万港元,账面价值约651.9百万港元,占总资产约7.9% [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入基金总投资成本约819.0百万港元,账面价值约797.4百万港元,占总资产约9.6% [47] - 公司投资组合中有约1800兆瓦发电资产,大部分位于缅甸,计划重新调配至其他市场[49] - 公司计划通过业务伙伴网络进军中国综合能源领域,已开发模块化冷热电联产系统新产品[49] - 未来公司将克服缅甸业务挑战,把握分布式能源行业机遇,谋求长远发展[49] 股权认购 - 2023年6月12日,公司与通用中技签订认购协议,通用中技将以每股0.42港元认购3,290,457,511股,总认购额为1,381,992,155港元[48] - 完成认购事项和建议股份发行后,通用中技将成为公司新控股股东,拥有经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47.40%[48] 税务与股息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 [28]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5] 企业管治与合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仅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由林而聪同时兼任[7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董事无违反该守则情况[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78]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内部监控、风险管理、财务汇报事宜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79] 信息披露 - 业绩公告已登载于公司网站及披露易网站,预期2023年中期报告将于2023年8月寄发股东并载于上述网站[80]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316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400名[74]
伟能集团(01608)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