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iTime(SITM) - 2024 Q1 - Quarterly Report
SITMSiTime(SITM)2024-05-10 04:07

产品相关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超300个目标市场的应用中[65] - 公司自2019年11月IPO后,产品从60个增长到150个,高价值振荡器价格增长数倍[69] - 2023年12月收购Aura相关资产和知识产权,收购完成时增加20款一流时钟产品,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预计再增加约20款产品[70] 营收相关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302.2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3834.3万美元减少532.1万美元,降幅14%[75] - 营收下降主要因产品平均售价下降,部分被销量增加抵消[76] - 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营收和毛利率增长部分得益于行业供应限制对其他供应商的影响[75] - 2022年和2023年宏观经济事件损害公司产品销售和经营业绩[75] - 2024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最大终端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19%和3%,前三客户收入占比分别约为55%和45%,前十终端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2%和43%[77] - 2024年第一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前三大经销商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5%和45%[121] - 2024年第一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十大终端客户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2%和43%[121] - 2024年第一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最大终端客户苹果公司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9%和3%[121]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3月31日的三个月,公司来自发货地在美国境外经销商的收入占比分别约为89%和80%[143]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收入为3300万美元,2023年同期为3830万美元[184] 成本与利润相关 - 2024年第一季度成本收入为1536.1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5.9万美元,增幅0.4%;毛利润为1766.1万美元,较2023年减少538万美元,降幅23%;毛利率为53%,较2023年下降7%[79] - 公司毛利率可能因多种因素波动,如客户和产品组合、市场接受度等,成本增加也会降低毛利率[178][179][181] 费用相关 - 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554.4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108.7万美元,增幅4%;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2391.3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318万美元,增幅15%;收购相关成本为324.2万美元,2023年无此项费用;总运营费用为5269.9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750.9万美元,增幅17%[81] 收入与支出净额相关 - 2024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为656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93.1万美元,增幅17%[88] - 2024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支出)净额为 - 21.3万美元,较2023年减少31.3万美元,降幅314%[89] 所得税费用相关 - 2024年第一季度所得税费用为 - 1.3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5.7万美元,降幅81%[91] 现金及投资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9630万美元和950万美元,短期投资分别为4.21亿美元和5.187亿美元[91]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根据销售协议出售32500股普通股,净收益270万美元[92]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提供净现金172.9万美元,投资活动提供净现金9110万美元,融资活动使用净现金603.2万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8680.7万美元[96]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支付2.944亿美元购买短期投资,支付30万美元购买设备和无形资产,到期投资收益3.885亿美元[9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9630万美元和950万美元,短期持有至到期证券投资分别为4.21亿美元和5.187亿美元[104]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因投资余额增加和利率上升产生了660万美元的利息收入[104] 风险假设相关 - 假设外汇汇率变动10%,不会对公司历史合并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且公司目前没有外汇风险对冲计划[103] - 假设2024年3月31日市场利率变动10%,公司4.21亿美元生息工具的公允价值和相关利息收入将变动约70万美元[105] 内部控制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认为披露控制和程序有效[109] - 公司已在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流程改进,截至2024年3月31日,之前发现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已得到整改[111][112] 市场规模相关 - 公司认为总计时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69] 商业模式相关 - 公司采用无晶圆厂商业模式,将制造外包给半导体供应商[72] - 公司产品主要通过分销商销售,也直接销售给部分终端客户[71] 合作协议相关 - 公司与博世有为期十年的MEMS晶圆制造供应协议,初始期限至2027年2月且自动续约[133][134] - 公司与客户及第三方的合作协议可能带来新产品交付、知识产权归属等风险[156] 供应链相关 - 公司主要依赖博世进行MEMS制造、台积电进行模拟电路制造,依赖日月光、卡森等进行组装和测试,依赖大新久等进行陶瓷封装[134][137] - 公司通常维持至少三个月的博世供应的MEMS晶圆库存[139] - 公司外包所有产品的制造和组装给主要位于德国和亚洲的第三方[142] 业务运营相关 - 公司研发活动在美国、日本等多地开展,营销和行政职能在美国、日本等多地进行,销售人员分布在美国境外多地[142] - 公司销售周期长,未来收入高度依赖前几年获得的设计中标,通常一个设计中标一年或更久才可能产生可观收入[148] 业务风险相关 - 全球宏观经济状况和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可能对公司业务、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16][117][119] - 公司部分客户和第三方协议涉及联合和/或定制产品开发,执行失败会对业务、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55] - 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行业供应限制影响公司满足部分产品需求的能力[135] - 公司若无法及时以优惠价格和足够数量购买晶圆,会影响产品按时发货、销售、客户关系和毛利率[135] - 产品成功依赖客户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客户产品的设计缺陷等问题可能导致项目延迟或取消,影响公司业务[157][159] - 目标市场若未按预期增长或发展,以及公司未能成功渗透新市场,将损害公司收入和财务状况[160][163] - 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美元升值会增加客户成本,影响产品需求[164][165] - 产品平均售价历史上有波动,长期来看单个产品平均售价可能下降,若无法抵消降价影响,将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168][170][171] - 若无法及时推出并大量交付新产品,公司业务和收入将受影响[172] - 疫情可能对公司业务、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如导致需求下降、供应链中断等[174][175] - 客户对产品和第三方承包商有漫长且昂贵的资格认证过程,认证不成功或延迟会影响公司业务和经营成果[188][189] - 公司精密计时解决方案自2008年才应用于终端产品,产品和技术缺乏长期验证,产品缺陷可能导致客户索赔和召回成本,影响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193] - 产品缺陷或不符合规格会损害客户关系和声誉,导致客户购买意愿下降,增加更换成本和合同索赔[194][195] - 产品可能流入“黑市”或“灰市”,被用于非预期用途或客户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损害公司业务和声誉[196] - 行业技术变化迅速,公司若不能及时响应,产品可能失去竞争力,导致客户流失和收入下降[197][198] - 产品若不符合行业标准,需求会减少,公司需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影响业务和经营成果[199][201] - 半导体行业需大量研发投入,公司资源有限,可能无法维持所需投资,且研发成果不一定能带来商业成功[203] - 全球半导体和计时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加剧会带来价格压力、毛利率下降和市场份额流失[205][206] - 公司成功依赖高管和关键员工,人员流失或招聘困难会影响业务,且竞争公司资源更丰富[212][213][214][215] - 2023年12月1日公司完成对Aura部分资产和知识产权的收购,支付义务会降低流动性,整合可能面临挑战[217][219] - 未来公司可能进行收购,若不成功会扰乱业务、稀释股权、减少财务资源,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220][221] - 公司制造新产品初期良率较低,随着产品全面投产良率通常会提高,预测制造良率难度大且维持成本竞争力的挑战会因半导体制造工艺复杂性增加而加剧[226] - 原材料和工程材料的供应及价格波动过去曾且未来可能增加产品成本、影响履行客户承诺的能力并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27] - 公司依赖与行业和技术领导者的关系来提升产品竞争力,若无法维持这些关系,精密计时解决方案可能不受客户欢迎,销售和竞争地位会受损[230][231] - 公司无法准确预测未来资本需求,若需额外融资可能无法以可接受的条件获得,通过股权或债务融资会带来股权稀释、运营受限和利息支出增加等问题[234][235] - 公司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存于第三方金融机构且部分超出FDIC保险限额,若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可能影响公司运营流动性、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237] - 若对公司产品或第三方供应商征收重大关税或实施其他贸易限制,公司的收入和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239][240] - 公司若违反美国境外活动相关法律,如反腐败和反贿赂法律,可能面临刑事或民事制裁,影响声誉、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241][242] - 公司在2023年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已实施额外审查程序进行补救,若未解决或未来发现新问题,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不准确、面临监管后果和声誉受损[246][247][248] - 环境法律法规变化和ESG倡议可能增加公司成本,影响产品或制造标准,对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52][253] - ESG举措和报告相关工作成本高、难度大、耗时长,可能影响公司客户留存、吸引投资者和员工等,还会带来多种风险,影响公司业务、声誉和股价[255] - 美国和非美国税收法律的新变化或未来变化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55] - 税收法律法规、条约及其解释的变化,以及相关税收政策举措和改革,可能对国际业务的税收产生不利影响[256] - 公司运营所在国家正在独立评估税收政策,可能出现重大税收立法和监管变化[256] - 部分国家已颁布影响国际业务的立法,一些国家在税务审计和执法方面更激进[256] - 无法预测未来税收改革及其影响,若实施可能提高公司有效税率,增加税务合规的复杂性、负担和成本[256] - 若公司未能遵守政府合同法规,可能导致收入损失或面临其他处罚[256] 信用损失备抵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信用损失备抵均为0.1百万美元[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