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与连接器是电子系统的血管与神经,汽车多部位应用广泛 - 线束是汽车电子电路的网络主体,由连接器、线缆等核心部件构成,设计能力日益凸显 [11][12][13] - 线束行业包括设计、制造两大环节,行业具有定制化强、劳动密集的特点 [16][17][18][19][20] - 连接器是实现线束性能的关键部件,技术含量较高,价值占比超40% [21][22][23] 市场规模:传统线束及连接器市场相对稳定,电动智能化催动高压高速发展新机遇 - 普通低压线束单车价值2000-3000元以上不等,覆盖整车各部位 [26] - 新能源汽车的大小三电系统带来高压用电需求,驱动高压线束及相关连接器市场发展 [29][30][31][32] - 智能汽车的数据传输需求提升,带动高速线束及连接器增量需求 [35][36][37][38][39][40][41][42][43] - 2026年全球汽车线束市场规模3763亿元,其中普通低压/高压/高速线束分别为2570/676/518亿元 [44][46] - 2030年全球汽车线束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至4484亿元 [44][46] 竞争格局:全球汽车线束和连接器市场高度垄断,龙头厂商占据先发优势 - 全球线束市场由日本、美国巨头垄断,住友电工、矢崎等占据主导地位 [49][50][51][52][61][62][63][64] - 国内线束厂商数量众多、集中度和市占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份额提升空间较大 [51] - 海外线束大厂通过产品/服务垂直一体化构筑竞争壁垒 [52][53][54][55][56][57][58][59][60] - 全球连接器市场美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龙头格局相对稳定 [90][91][92][93] - 海外连接器大厂通过正向研发、并购实现成长 [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 技术变革、自主崛起有望重塑格局,国产替代及出海迎良机 - E/E架构变革将直接改变整车线束拓扑结构,线束设计能力成为竞争重点 [108][109][110] - 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崛起打开线束顶层设计突破口,为国产供应商带来更多前期合作机会 [110] - 国内厂商在高压、高速多环节取得突破,部分领域与海外龙头看齐 [111][112] - 本地化服务和成本优势助力线束及连接器厂商国产替代,国内车企出海带来海外配套需求 [113] - 立讯精密通过内生外延拓展汽车业务,收购莱尼实现全球化布局 [116][117][118][119][120][121] 投资建议 - 线束领域:关注线束设计和成本管控能力突出、垂直一体发展、全球化布局加速的企业 [115] - 连接器领域:关注高压连接器技术领先、商业化量产经验丰富的企业;关注高速连接器产品矩阵齐全、技术领先的企业 [115] - 建议关注立讯精密、电连技术、中航光电、沪光股份、意华股份、永贵电器、维峰电子等 [116][123][126][127][131][132][135][138] 风险提示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 [140] - 智能驾驶渗透率不及预期 [140] - 行业竞争加剧 [142] - 国际政治关系风险 [140] - 价格竞争风险 [140][142][143]
【招商电子】汽车线束与连接器行业深度专题:技术变革推动产业扩容与重构,国产替代及出海迎发展契机
招商电子·2024-09-18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