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双城“战事”:北京隐秘高地VS杭州新势力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2-21 23:30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DeepSeek爆火后北京和杭州在AI产业的发展情况展开,指出北京是AI人才中心和企业密度高的城市,杭州在AI产业从二线突围到一线,两地存在人才、资金和企业的流动,同时探讨了北京能否留下中小创新企业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3][5] 分组1:AI产业城市现状 - DeepSeek爆火使杭州成为中国AI产业中心,北京海淀区作为其研发中心所在地却在城市产业推介中静默 [2][3] - DeepSeek约三分之二员工在北京办公,但其总部因创始人浙大毕业、资方在杭州而设在杭州,北京科研人才聚集优势无可替代 [2][4] - AI技术人才年轻、学历高、重点院校出身、有硬科技专业背景,北京是中国AI人才中心和企业密度最高的城市,杭州在AI产业已跻身一线城市队列 [4][5] 分组2:双城互动情况 - 除DeepSeek外,人才、资金和创新企业在北京和杭州间流动,如杭州云深处CTO认为浙江创新氛围好,宇树科技在海淀设子公司 [7] - 海淀在人工智能等产业链布局完善,有1300余家企业,机器人领域集聚160余家创新企业,丰富产业资源吸引明星公司入驻 [8] - 杭州除阿里巴巴外,杭州六小龙等科创公司有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引一线城市年轻人 [9] 分组3:北京中小创新企业留存问题 - 北京海淀发迹的科技公司总部外迁成焦点,地方政府需思考能否留下中小企业及相关问题 [10] - 海淀科技和产业资源外溢是必然现象,应树立大产业生态观,开展跨区联动,同时防范不正常竞争 [10][11] - 北京面临大城市病问题,若营商环境进步慢会导致中小科创企业流出,此轮产业革命需科技公司与高端制造业协同崛起 [12] - 北京海淀区已行动,计划推介产业空间,发布100亿元基金和相关措施,每年安排超10亿元资金支持发展未来产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