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类借壳并购实战指南:4大常见模式+7个最新案例
梧桐树下V·2025-04-04 12:07

并购重组市场动态 - 2024年度A股重大重组预案同比增长68%,北交所并购额突破千亿,近三成上市公司采用"类借壳"方式规避传统借壳监管,包括分步收购、引入第三方等策略 [1] - 退市加速倒逼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寻求出路,并购热情持续高涨 [2] - 政策层面,"并购6条"和新国九条持续发力,预计2025年类借壳交易热度将进一步上升 [1] 类借壳交易的四大经典模式 模式1:实控人未发生变更(思林杰收购科凯电子) - 思林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科凯电子71%股份,整体估值21亿元,配套募资不超过5亿元 [7][9] - 交易作价149,100万元,标的公司资产总额105,208.59万元,资产净额90,107.40万元,营业收入30,755.70万元 [5] - 收购后实控人未变更,剩余21%股份由王氏家族持有,现金5.91亿元用于收购王氏家族股份 [9] 模式2:36个月之后收购(光智科技收购先导电科) - 光智科技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实控人同为朱世会 [15][16] - 光智科技2023年营收10.11亿元,亏损2.41亿元;先导电科2023年营收28.83亿元,净利润4.11亿元 [16] - 发行价16.20元/股,较市价55.56元/股折价明显 [16] 模式3:向第三方购买资产(金鸿顺收购新思考) - 金鸿顺拟收购新思考95.79%股权,交易对方为蔡荣军、和正实业等,与实控人刘栩无关联 [22][23] - 金鸿顺2023年营收4.72亿元,净利润0.06亿元;新思考2023年营收8.79亿元,净利润0.07亿元 [23] - 发行价14.20元/股,停牌前股价23.56元/股 [23] 模式4:收购占比低于100%(汉嘉设计收购伏泰科技) - 汉嘉设计通过部分股权收购实现类借壳,具体财务数据未披露 [24] 课程内容概述 - 课程涵盖并购重组市场动态、借壳上市法规及类借壳四大模式,包括7个典型案例深度解析 [26][32] - 案例包括思林杰、光智科技、金鸿顺等,涉及控制权设计、时间窗口、第三方交易等核心操作要点 [32] - 主讲嘉宾为并购领域资深人士,拥有15年以上投行经验,参与过多家公司的IPO及并购项目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