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当地时间4月10日欧盟与中国达成重要共识,将启动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标志着持续近半年的贸易争端实质性缓和,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带来新变量,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企业在欧洲“本地生产+技术输出”模式正重塑中欧产业合作格局 [1] 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进展 - 2023年9月欧盟开启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10月开始征收为期五年正式关税,税率在19.9%至38.1%不等,后三次略微下调到17%至35.5%区间 [2] - 去年11月欧洲议会透露出谈判曙光,中方10月曾提出以不低于3万欧元价格出口电动汽车换取欧方豁免额外关税 [1][3] - 今年4月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视频会谈,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讨论市场准入等问题,并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及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 [1][4] - 4月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表态反对单边加征关税,西班牙此前在欧盟相关表决时持否定态度,其经济部长也曾要求欧盟与中国寻求妥协谈判方案 [1][4][5]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欧洲布局 - 比亚迪考虑未来两年内在德国建第三家工厂服务欧洲市场,此前已宣布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底投产)、在土耳其建立年产能15万辆汽车的生产设施并设研发中心 [6] - 奇瑞汽车去年4月与西班牙汽车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接手巴塞罗那原日产工厂生产汽车,预计2027年产能爬升至5万辆 [6] - 宁德时代去年12月与Stellantis集团宣布成立合资企业,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建设大型磷酸铁锂电池工厂,投资41亿欧元,计划2026年底开始生产,规划年产能50吉瓦时 [6] - 零跑汽车在Stellantis集团助力下进军欧洲,集团考虑在意大利米拉菲奥里工厂为其生产纯电动汽车,预计年产量15万辆,最早2026或2027年投产 [7] - 上汽集团决定在欧洲建厂,首选西班牙,西班牙三个城市已提出方案,各方仍在协商 [7]
中欧就电动汽车关税达成突破性共识:以最低价格机制替代贸易壁垒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12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