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点思考 | 关税的“经济”冲击:GTAP模型测算——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二
赵伟宏观探索·2025-04-14 00:05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引发全球资本市场震荡,该政策目标为解决贸易逆差和提高关税收入,但执行延续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特征;综合测算,对华加征125%关税、对全球加征10%关税对美国GDP冲击或达3个百分点,还可能使美国通胀增速短期内上涨1.4个百分点;本轮“贸易战”受内外多重约束影响谈判时长,历史上美国贸易战终局有三种情形 [2][41][46]。 关税的“经济”冲击:GTAP模型测算 对等关税的“政策逻辑” - “对等关税”2019年由纳瓦罗提出,瞄准7大经济体,目的是降低贸易依赖度、减少贸易赤字,此次方案也由其主导推出 [2][7][44] - 美国关税税率及提升速度超“大萧条”时期,4月9日版本落地后平均关税税率升至27%,超1930年代初的20%,短期内提升25个点,而斯穆特 - 霍利关税仅使平均税率上升6个点 [2][13][44] - 美国政府颁布五类豁免清单,考虑豁免后对中国关税税率可降低4个点,豁免产品影响较低 [3][15][45] 对等关税的“经济”冲击 - 综合三种测算方式,对华加征125%关税、对全球加征10%关税,对美国GDP冲击或达3个百分点,关税通过消费、投资、财政、贸易四个途径影响美国经济,关税大幅上升时消费者价格敏感性可能非线性变化,进一步提高关税边际影响可能降低 [3][20][46] - 结合GTAP模型及外资机构测算,关税或使美国通胀增速短期内上涨1.4个百分点,2018年洗衣机关税落地后价格增速变化可作参考 [3][26][46] - 对等关税预计2025年创造约2170亿美元收入,使赤字率降至5.7%,缓解债务压力,但考虑进口需求弹性后,若美国经济衰退,财政收入降低、社保支出扩大仍可能抬升赤字 [4][33][46] 本轮“贸易战”的可能演绎 - 各方立场影响升级或谈判可能,内外多重约束影响谈判时长,特朗普面临法律、选民、市场和经济四重约束,在IEEPA方面缺乏实质性约束,但面临较强市场和经济约束,外部依赖国力比较、各国与美中地缘和经济依赖程度 [6][37][47] - 要素禀赋等结构性因素决定均衡关税水平,最终可能以差别关税形式体现,美国对其他国家征收税率大于等于其他国家对美国征收税率 [6][47] - 1890年以来美国7次大型贸易战均由共和党总统发起,终局有三种情形:国内反对执政党选举失败、美国达成目标、WTO框架下裁决美国违法 [6][39][47] 大类资产&海外事件&数据 - 美国市场债汇双杀,黄金续创历史新高,当周纳指反弹7.3%,恒生指数大跌8.5%;10Y美债收益率上行47bp至4.48%;美元指数下跌3.1%至99.7,在岸人民币贬至7.32;WTI原油下跌0.8%至61.5美元/桶,COMEX黄金上涨6.5%至3233美元/盎司 [48] - 4月10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丽大法案”框架,包括减税5.3万亿美元、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政府减支40亿美元,减支规模远不及2月提出的2万亿,下一步国会将起草具体立法并在1.5万亿左右减支规模上达成一致,最终版本未形成 [48] - 美国3月CPI弱于市场预期,联储官员更关注未来“胀”的风险,3月美国CPI同比2.4%,市场预期2.5%,油价回落拖累能源、机票分项,娱乐服务、二手车通胀缓和,联储官员关心关税是否引发持久通胀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