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近期酒店、民宿毁约涨价事件频发,虽有平台约束和部门监管,但因威慑力不足、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仍屡禁不止,需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1][2][5][7] 酒店、民宿毁约涨价时有发生 - 网友小丁“五一”前两月通过“去哪儿”平台预订贵阳便捷酒店,临期被告知无法入住,现酒店价格涨至原价4倍,后经监管部门介入,平台退还费用、赔偿1109元并提供免费入住 [1] - 今年2月南京某宾馆以春节客房价格上涨为由,要求前期预订的消费者加价200元,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并处罚 [2] - 今年3月广东珠海一家酒店以“五一”涨价为由,将预订房间均价从399元上调至558元,被立案调查 [2] - 4月26日有消费者投诉深圳一家民宿以平台上错价为由,拒绝其入住,想将200多元房间涨至600多元 [2] - 小红书平台“五一”酒店毁约投诉维权帖子超2000篇,不少网友提前预订的酒店、民宿被通知取消或威胁 [2] 毁约涨价原因 - 假期旅游市场服务需求旺盛,受供需关系影响,酒店房价上涨,部分商家贪图短期利益毁约涨价 [3][4] - 部分酒店、民宿先低价吸引订单,再找借口毁约以高价重新挂牌 [5] - 平台约束和部门监管对经营者威慑力不足,违约处罚相对于涨价收入较低,且商家可在其他平台接单 [5] - 民宿行业进入门槛低,房源分散、经营主体多元,季节性分化严重,管理不规范,监管存在盲区 [5] - 消费者维权复杂,怕麻烦放弃维权 [6] 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 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求住宿业经营者规范“五一”价格行为,严禁毁约提价 [7] -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可提前提醒,接到投诉迅速介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7] - 平台要制定更严格处罚规则,增加违约金,限制商品发布权限,重视用户投诉评论 [7] -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平台的日常监管 [7] - 酒店、民宿经营者要诚信经营,提供优质服务 [7] -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平台,确认售后政策,保留订单截图,遇毁约及时维权,可向监管部门、消协举报投诉或起诉 [7][8]
酒店、民宿临时毁约涨价,怎么管?
新京报·2025-05-01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