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武汉民营经济“热带雨林式”生态算法: “软环境”与“硬科技”双驱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19 20:22

在这场没有套路的座谈会上,"卡脖子"清单与"解扣子"政策直接碰撞。从软实力维度来看, 出台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创新提出人才评价"不问出身问企业"、大力推行"免 申即享" "即申即享" "联审快享";从硬科技维度来看,实施市级"科技副总"计划、支持民营企 业融入"两重"、"两新"未来产业先导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协调等政策双轨并行,这些都共同指 向一个目标——让政策阳光穿透创新土壤,催生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历史从不辜负改革者。从汉正街的"小商品基因"到光谷的"光子裂变",武汉民营经济正经历 着 从 " 数 量 级 增 长 " 到 " 能 级 跃 迁 " 的 质 变 。 截 至 2 0 2 4 年 , 全 市 民 营 主 体 突 破 2 3 3 万 户 , 其 中 1 0 2 . 5万家民营企业贡献了6 5%的发明专利——这既是"黄金政策2 0条"的灌溉成果,更是"九 省通衢"之地用创新优势兑换技术胜势的生动证明。 4月27日,武汉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现场,政府与企业家的"对话桌"摆成了一座"创新实验室"—— 这里既测试营商环境的温度,更校准科技创新的精度。当"民营经济政策20条"带着"根企业"培育 计划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