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ioNTech SE (BNTX) 42nd Annual 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
BNTXBioNTech SE(BNTX) Seeking Alpha·2024-01-10 04: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在2023年取得多项成果,未来聚焦三大目标,在传染病和肿瘤领域推进多个项目,有望在2025 - 2029年实现多产品获批和上市,实现营收增长 [3][4][14] 公司介绍 - 公司成立15年,愿景是利用免疫系统对抗人类疾病,首个关键成就是研发出首款新冠疫苗 [3] - 参会人员包括公司CEO Ugur Sahin和首席战略官Ryan Richardson,以及摩根大通高级生物技术分析师Jess Fye [1][2] 2023年公司成果总结 疫苗业务 - 开发并获批首款mRNA疫苗,累计向超180个国家运送45亿剂,2023年全球交付4亿剂,在美国推出单剂量小瓶和免冻预充式注射器,保持主要市场领先地位 [4] 临床项目 - 有27个临床阶段项目,其中20个在肿瘤领域(11个处于II期和III期),启动7项肿瘤新临床试验,引进6项新临床资产;在传染病领域,启动带状疱疹、结核病和猴痘的首次人体试验,有7个临床项目 [4] 技术能力 - 收购InstaDeep,提升AI能力,用于构建管线、识别和优化分子、加速工作流程 [4] 公司运营 - 在五大洲设有制造和办公场所,2023年新增1600名员工,建立强大资产负债表,现金加证券投资超170亿美元 [5] 未来目标 传染病疫苗业务 - 基于COMIRNATY疫苗业务,建立可持续的呼吸道传染病疫苗业务,认为季节性疫苗对应对新冠很重要,将与辉瑞合作开发和评估呼吸道疾病联合疫苗 [3][6] - 开展多项临床试验改进COMIRNATY,如延长保质期和提高免疫原性,预计2025年获批后交付首款呼吸道联合疫苗 [7] - 针对疱疹、疟疾、结核病、猴痘和带状疱疹等传染病开展mRNA疫苗研发,2024年将公布临床试验数据,部分项目进入II期 [7] - 2023年12月在非洲卢旺达开设首座mRNA制造工厂,年产能达1500万剂 [7] 精准管线开发 - 继续开发精准管线,推进多个后期产品,确保未来几年产品获批 [3] 建立多产品公司 - 基于领先技术和科学,建立多产品公司,满足全球医疗需求 [3] 肿瘤业务发展 战略目标 - 解决癌症治疗的连续性问题,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疗法,从疾病发作到晚期转移阶段都有覆盖 [8] - 构建涵盖免疫调节剂、靶向疗法和个性化mRNA疫苗的组合策略,开发各类疗法并实现联合应用 [8] 各类疗法进展 免疫调节剂 - 构建疾病无关的免疫调节剂库,利用多种机制,如检查点阻断和双特异性分子,如BNT327结合抗VGF和抗PD - L1阻断 [9] - PM8002在一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试验中,客观缓解率超75%,疾病控制率超95%,预计与ADC项目联合增强双重作用机制 [9] 靶向治疗 - 2023年重点收购ADC领域新资产,认为ADC将成为晚期癌症的基础治疗,公司基于差异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概况收购资产,2025 - 2026年将有新ADC产品推出 [10][11] 个性化疫苗 - 有FixVac和完全个性化两个mRNA疫苗项目,晚期临床试验聚焦辅助治疗中低突变负荷肿瘤,如结直肠癌和胰腺癌,已启动随机II期临床试验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 [11][12] - 以Claudin - 6为例,将CAR - T细胞治疗与mRNA疫苗结合,提高了T细胞持久性,计划2024年启动注册试验 [13] 2024年目标 - 优先确定加速推向市场的分子,开展多项中后期临床试验,启动额外注册试验,年底至少6个项目有10项以上潜在注册试验运行,启动其他资产的联合试验 [14] - 到2025年底建立全球肿瘤组织,预计2026年首个肿瘤产品获批,2025 - 2029年肿瘤和传染病领域有多个产品获批和上市 [14] 问答环节要点 研发组合平衡 - 癌症早期聚焦个性化疫苗,晚期采用联合疗法,选择有潜力率先上市的资产,结合务实和长远眼光平衡研发组合 [17] 外部创新合作 - 2023年引进6项临床阶段资产,花费约5亿美元,基于I期数据选择新技术,部分资产在交易达成6个月内进入关键试验 [19] 营收指引差异 - 公司与辉瑞是独立公司,报告方式有差异,公司30亿欧元营收指引假设2024年接种率与2023年下半年和秋季相似 [22][23] COMIRNATY市场份额 - COMIRNATY是全球产品,在多个地区市场份额增加,美国市场竞争激烈,但公司仍保持超50%的领先地位 [25] 2025年增长驱动 - 预计新冠业务持续盈利,未来两年新冠下一代疫苗和联合疫苗、肿瘤管线有望推动营收增长 [27] 带状疱疹疫苗 - 有望通过更易耐受的应用方式和单剂接种提供价值 [29] 4 - 1BB双特异性抗体 - 两种4 - 1BB双特异性抗体是同类首创分子,可增强PD - 1疗效,与Genmab在15个扩展队列开展试验,有望拓展免疫疗法至二线非小细胞肺癌等大实体瘤适应症 [30][32] - 通过条件激活4 - 1BB通路、确定合适剂量和给药方案降低肝脏信号风险 [34] CTLA - 4单药治疗 - BNT316有独特作用模式,可循环至表面,预计有更高给药间隔和剂量,耐受性更好,在二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客观缓解率达35%,还将评估与其他资产的联合治疗 [37] BNT323 HER2 ADC - 临床前数据显示可更高剂量给药,有更好的接头稳定性,早期副作用频率更低,如脱发情况少于HER2 [41] 辅助试验更新 - 结直肠癌辅助试验预计2025年有更新,胰腺癌辅助试验暂无时间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