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跑没近虑
虎嗅APP· 2025-04-15 08:12
以下文章来源于妙投APP ,作者Eastland 妙投APP . 虎嗅旗下二级市场投研服务品牌,为您提供精选上市公司价值拆解,热门赛道产业链梳理 作者|Eastland 头图|视觉中国 业绩公布当月( 2025年3月 ),零跑汽车股价涨幅达43.4%。 2025年Q1,零跑汽车交付约8.8万辆,居"新势力"第三位;其中3月份交付3.71万辆,跃居造车新势力榜首。 销量公布后,零跑汽车股价单日( 4月2日 )涨幅达13%。4月11日,股价收于50.35港元,总市值超过670亿港元。 那么,零跑汽车业绩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有多大? 累计交付近70万辆 零跑科技创办于2015年12月,直到2024年才迎来销量井喷: 2019年7月开始交付,首款车为电动轿跑S01,年内交付逾1000辆; 2020年5月开始交付纯电动微型车T03,年内交付逾7000辆,成为主力车型; 2021年交付4.37万辆。其中,T03交付3.9万辆;10月推出的C11( 中型SUV )年内交付近4000辆; 2022年交付11.1万辆、同比增长154%;其中,T03交付6.2万辆、C11交付4.4万辆; 2025年3月10日,零跑汽车( HK:09 ...
上海又一超级独角兽要IPO了
36氪· 2025-04-15 08:06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中网 ,作者王满华 投中网 . 投中网是领先的创新经济信息服务平台,拥有立体化传播矩阵,为创新经济人群提供深入、独到的智识和洞见,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和创新商业领域拥有 权威影响力。官网:www.chinaventure.com.cn 近10家企业都接连启动IPO计划。 文 | 王满华 来源| 投中网(ID: China-Venture) 封面来源 | Pixabay 又一个中科院博士项目,要IPO了。 近日,半导体独角兽"上海超硅"已经完成了IPO辅导,正式向A股发起冲击。上海超硅是国内最早从事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的企业之一,由中科院博士陈 猛于2008年7月创立,主要生产200mm-300mm(8英寸-12英寸)大尺寸硅片。 半导体向来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上海超硅也不例外。成立至今,公司拿下7轮融资,背后资方既有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成都先进制造产业基金等地 方国资,也有联想创投、交银投资、中金资本等一众知名机构和产业资本。IPO前,公司估值已达到200亿元。 除了上海超硅,近期半导体行业迎来密集上市潮。尚鼎芯、胜科纳米、杰理科技、思锐智能等近10家企业都接连启动IPO计划。 自进入2025 ...
「胸口绣着minmin才知道是山寨奢侈品」,老实打工人最怕身上有高仿商标显得「又穷又装」
36氪· 2025-04-15 08:06
以下文章来源于Vista氢商业 ,作者大稚 Vista氢商业 . 关心都市白领的消费生活 提供易懂有趣的品牌报道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minimin。 文 | 大稚 编辑 | 橘总 来源| Vista氢商业(ID: Qingshangye666) 封面来源 | Pixabay 如果说最大的惊喜是意外从衣服口袋里掏出完好的百元大钞, 最大的惊吓就是猛然在衣服上发现"minmin"。 为什么是惊吓, 因为minmin和意大利奢侈品牌Miu Miu的logo咋看咋像 ,它们共享同一种圆乎乎的字体,同一种双列排版,同样的印刷位置。 "minmin""miumiu"傻傻分不清楚 在服饰上发现minmin,就像在AI生成的美女照片里发现怪异扭曲的手指,可得出同一个结论—— 仿的 。 知道要看手之后你终于可以快速分辨AI照片,品牌logo见多了你终于发现高仿无处不在。妈妈在直播间给买的"牌子货"牛仔裤,逛商场好不容易看到的一双 能入眼的鞋,网上刷到感觉喜欢就顺手买回来的包,以及衬衫前襟、眼镜腿、外套拉链、小发夹,都是minmin的容身之所。 图源:小红书@momo 本来买到仿款也没什么。 反正当季流行就是大同小异否则也不叫"流 ...
云鲸再获1亿美金融资,腾讯、北京机器人基金领投,正式进入Pre-IPO阶段|36氪独家
36氪· 2025-04-15 08:06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氪 ,作者黄楠 硬氪 .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2024年云鲸营收规模同比增长130 %, 海外市场同比增长近7倍。 文 | 黄楠 编辑 | 袁斯来 来源| 硬氪(ID: south_36kr) 封面来源 | 企业供图 硬氪独家获悉,家庭清洁服务机器人公司"云鲸智能"近日完成1亿美金融资,本轮由腾讯投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科幻基金与明势创 投加码跟投。庚辛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资金将优先用于云鲸具身智能产品研发、全球市场扩张及多品类战略布局等方面。 此次也是云鲸继2024年底融资结束后、完成的又新一轮融资,目前云鲸已正式启动Pre-IPO轮融资,开启上市前最后冲刺,资本化进程全面提速。 同时在产品端,云鲸也将从家电清洁正式迈入具身清洁阶段,其首款家庭具身智能产品正处于预研阶段,聚焦一键式解决家庭立体空间的清洁和收纳需求, 实现由机器人完全托管、真正解放用户双手。该款产品预期将在2年内发布。 当前,扫地机行业仍呈现显著增长态势。2024年,国内扫地机市场同比增长率为40%,仅第四季度的同比增幅高达76%。海外市场方面,北美、韩国等国家 和地区近三年也保 ...
英国将从中企手中接管英国钢铁公司,外交部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4-15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英国政府将从中国敬业集团手中接管英国钢铁公司,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称允许钢铁业落入中国之手是“天真的”,外交部希望英方公平公正对待中资企业,避免将经贸合作政治化和泛安全化 [1] 事件背景 - 4月14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英国政府从中国敬业集团手中接管英国钢铁公司及英方大臣相关言论询问外交部评论 [1] 涉事公司情况 - 敬业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基于市场化原则与英方开展合作 [1] 外交部表态 - 对于英钢经营困难,双方应本着互利原则商谈解决 [1] - 希望英国政府公平公正对待在英投资经营的中资企业,保护其正当合法权益 [1] - 希望英方避免将经贸合作政治化和泛安全化,以免影响中国企业赴英正常投资合作信心 [1]
这家券商股权被冻结!
券商中国· 2025-04-15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中航产融持有的中航证券全部股权被冻结,且中航产融宣布主动退市,其业绩近年不佳,而中航证券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 [1][2][3][4] 中航产融股权冻结情况 - 中航产融作为被执行人,旗下中航证券是被冻结股权标的企业,冻结股权数额为20.73亿元,其直接持有的中航证券股权全部被冻结,目前尚不清楚申请执行人 [1][2] 中航产融主动退市情况 - 3月28日晚中航产融公告拟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转而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 [4] - 因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经董事会审议通过该退市方案 [4] - 终止上市方案设置异议股东及其他股东保护机制,由中航工业向相关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 [4] - 公司终止上市后,将在做好风险化解的前提下谋求经营发展,目前无资产注入、对外并购和重新上市安排 [4] 中航产融业绩情况 - 2020 - 2023年,中航产融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83.41亿元、190.84亿元、181.55亿元、169.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4亿元、44.71亿元、16.80亿元、2.90亿元 [5] - 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48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1.89亿元,经营业绩受业务结构转型调整和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等影响 [5] 中航证券股权结构 - 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中航证券525491.50万元股权,占出资比例71.71%;中航产融持有207316.55万元股权,占出资比例28.29% [6] 中航证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净利润3.64亿元,较2023年营业收入10.63亿元同比增长22.3%,较2023年同期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60% [6] - 2023年末资产总额318.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净资产104.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负债总额214.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 [6] - 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同比下降34.54%;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降85.93% [6] - 2023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4.78%,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48.19%;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62.34%;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76.64% [6] 中航证券2023年业绩不佳原因 - A股市场整体震荡波动,二级市场股票成交额同比下滑,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略有下降 [7] - 投行项目跟投等权益类资产规模较高,导致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大幅减少 [7] - 主动梳理和调整资管业务,集合资管产品受托规模有所下降,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减少 [7] - 受二级市场影响,IPO及再融资项目阶段性收紧,投行业务手续费收入降幅明显 [7]
腾讯、阿里打头阵!港股回购也“疯狂”
券商中国· 2025-04-15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和H股上市公司在关键时期用“真金白银”回购增持,体现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和自身实力,且回购规模环比大幅增加 [1][10] 港股回购环比大增 - 4月7日至4月11日,港股上市公司出手127次,合计回购约7.52亿股,斥资99.06亿港元,总额环比前一周增长88.9% [3] - 花费上亿港元回购的公司达13家,超10亿港元的有4家,分别为腾讯控股(24.02亿港元)、汇丰控股(15.41亿港元)、阿里巴巴(11.47亿港元)和保诚(10亿港元) [3] - 3月31日至4月4日,港股上市公司出手84次,合计回购2.19亿股,斥资52.44亿港元,6家公司花费上亿港元回购 [4] - 3月31日至4月4日日均回购金额13.11亿港元,4月7日至4月11日日均回购金额19.81亿港元,同比增长51.1% [4] 提振市场信心 - 2024年,A股超2100家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金额超1600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提高71.1% [8] - 4月7日至4月11日,A股上市公司合计回购46.5亿元,环比前一周增加约10亿元,增长30.98%,8家公司回购超1亿元,紫金矿业最高约10亿元 [9] - 上市公司增持回购规模增加体现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决心,也反映自身实力增强,如腾讯控股上周回购力度加大 [10]
暴跌64%!美国进口,突发!
券商中国· 2025-04-15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受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风暴”影响,美国海运贸易面临中断风险,进口订单崩溃,农业也担心贸易升级引发出口危机 [1][2] 分组1:美国海运贸易现状 - 美国进口订单在第一季度激增后出现崩溃迹象,进口“预订冻结现象普遍”,全球贸易动荡蔓延 [5] - 2025年3月预订量较1月峰值下降20%,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仍高出30%,可能是托运人赶在预期关税上调前加速提前发货 [6] - 4月实时预订量明显崩溃,3月24 - 31日与4月1 - 8日相比,全部预订标准箱数量环比下跌49%,美国整体进口环比下跌64%,整体出口环比下跌30% [8] - 关税引发巨大不确定性,托运人提前发货后在条件变化时紧急刹车,2025年剩余时间贸易或持续波动 [10] 分组2:美国农业面临的问题 - 中美“关税战”可能对美国农民造成沉重打击,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警告长期持续会使相当数量农民破产 [12] - 中国企业大量采购巴西大豆,美国农民担心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客户” [13] - 2018年中美贸易战美国农业损失约270亿美元,71%左右与大豆有关,特朗普曾拿出230亿美元补贴农民 [15]
獐子岛“变脸”!连发多份亏损公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23:43
文章核心观点 獐子岛连发多份业绩亏损公告,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后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2025年第一季度也预计亏损,业绩不佳受消费需求、市场竞争、海域环境等因素影响 [1][3] 分组1:2024年度业绩情况 - 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后预计净利润亏损2187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13亿元,原预计净利润亏损240 - 48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9000 - 9800万元 [1] - 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下降5.66%;净利润亏损2187.3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858.82万元 [1] 分组2:业绩修正原因 - 1月18日披露预告时审计未全面开展,随着审计推进和信息搜集,基于谨慎性原则补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1845万元,对原预告业绩修正 [3] 分组3:业绩预亏原因 - 报告期内受国内消费终端有效需求偏弱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部分产品销量和价格下降、存量客户订单减少、新客户增长缓慢 [3] - 受长海县海域夏季持续高温、海水盐度偏低影响,浮筏产品养殖规格偏小、养殖成活率不及预期出现亏损 [3] 分组4: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 预计净利润亏损100 - 2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701.2万元;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200 - 3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885.39万元 [3] 分组5:历史财务数据 - 2014 - 2023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2.09亿元、 -4.91亿元、 -1.59亿元、1.50亿元、576.35万元、 -1.86亿元、 -1.44亿元、 -1.03亿元、 -3219.14万元、354.43万元 [4]
多家平台扶持外贸转内销,人民币中间价创新低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4-14 23:39
中国3月社融增量5.89万亿元 4月13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金融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结合前值计 算可得,3月社融规模增量为5.89万亿元。前值为2.23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2.99万亿元。结合前值计算 可得,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4.25万亿元。 点击上图 ▲立即报名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07万亿 元,同比增长11.5%。M2-M1剪刀差为5.4%,较2月的6.9个百分点缩小了1.5%。(央行官网) |点评| 3月信贷需求回暖,政府发债力度加大,社融数据整体走高。3月是各大银行"开门红"的最后发力月,今年央行降息预期较为明确,银 行更倾向于早放贷,信贷前置的趋势明显。企业短期信贷高增与债券融资减少相对应,表明在债市利率波动幅度加大的背景下,企业更倾向于 通过信贷方式补充资金,实际融资需求并没有明显增加。 政府发债速度加快,但财政存款减少,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