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科技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 - 中国科技股正在追赶美国科技股,政策持续呵护,盈利持续性显著增强,估值有望得到重塑。[1] - 美国科技股的发展得益于其科技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支持,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法案,逐步构建起一个以创新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25][26][27][28] - 有效的产业政策应具备普惠性、竞争性和适度性,在产业政策落地时应做到精准高效,与产业生命周期的演变同步,从直接扶持向营造优质市场环境转变。[34][35][36] - 产业政策的本质是把政府和市场有效地组织起来,其核心是保护市场,分担技术研发到商业化的成本和风险,从而提振科技股估值。[37][40] 报告内容总结 中美科技股盈利对比 1. 美国科技股的样本选择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占SPX指数成分股总市值的56.3%。[6][7][8] 2. 中国科技股的样本选择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和工业行业,占中证A500成分股总市值的19.3%。[9][10] 3. 截至2024年8月,美国科技股的整体ROE为25.8%,明显高于其他成份股,而中国科技股的整体ROE为10.3%,仅略高于其他成份股。[11][12] 4. 美国科技股的净利润和净资产规模占比基本维持稳定,而中国科技股的净利润和净资产规模占比存在着明显的增长趋势。[13][18][19] 中美科技股盈利能力的变迁历程 1. 美国科技股的ROE以及与其他股的ROE差距都没有明显的随时间单调变化趋势,主要受益于减税政策。[13][14][15][16] 2. 中国科技股的ROE存在一定程度的增长趋势,与其他股的ROE差距呈现随时间递增的趋势。[17][18][19][20][21][22] 3. 美国科技股的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对数增长率分别为85.1%和62.1%,而中国科技股则为171.5%和150.8%,中美科技股净利润和净资产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太大变化。[23][24] 新质生产力视角看科技股盈利提升路径 1. 美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法案,逐步构建起一个以创新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支持。[25][26][27][28][29][30] 2. 有效的产业政策应具备普惠性、竞争性和适度性,在产业政策落地时应做到精准高效,与产业生命周期的演变同步,从直接扶持向营造优质市场环境转变。[34][35][36] 3. 产业政策的本质是把政府和市场有效地组织起来,其核心是保护市场,分担技术研发到商业化的成本和风险,从而提振科技股估值。[37][40] 4. 产业政策应注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同发展,在科技型企业尚处初创期和成长期时予以支持。[37][38][39][40]
新质生产力系列专题(七):科技股盈利提升之路有哪些?
国信证券·2024-09-27 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