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可再生能源、数字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融合水平决定能源世界进步水平,未来十年是能源全面变革关键过渡期,将影响未来百年能源发展前景,能源产业正进入智能化时代,需全人类携手推动能源变革共建绿色美好未来 [34] 各部分总结 减碳成为全球确定性趋势 - 人类活动使温室气体排放达历史最高,二氧化碳含量比过去65万年平均水平高27%,促使人们讨论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3] - 《巴黎协定》明确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COP28会议启动“结束化石燃料”时代,超150个国家提出减碳承诺 [3][4] - 中国、欧盟、美国等都提出针对性能源改革发展和温室气体控制目标 [4] 可再生能源将成最重要能源供给方式 - 全球能源需求大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85%且储量有限,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发展之本 [5] -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能源发展目标,各国制定战略规划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 [5] - 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65% [6] 风光发电将成最主要可再生能源 - 提高可再生能源成本竞争力是向深度脱碳能源系统转型关键,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因技术创新大幅下降 [6] - 风电和光伏生产灵活性高,改变全球能源开发利用模式,海上风电成新趋势 [7] - 预计到2030年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将接近6000GW [7] 技术驱动清洁能源发展 - 构建以电力电子设备为基础的新型能源系统是能源产业变革方向,电力电子设备在电能各环节应用广泛 [9] - 新型功率半导体应用需求提升,碳化硅产业链爆发拐点临近,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100 - 140亿美金 [10] - 数字技术使能源系统智能化,预计2030年光伏电站应用AI技术比例达90% [11] 新能源基础设施将成智能时代能源底座 - 未来十年可再生能源成新增能源主力,能源系统将形成能源云“操作系统”,实现双向交互 [13] - 预计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总量超65%,光伏度电成本低至0.01美元,全球装机总量近6000GW [13] - 预计2030年能源消费侧电气化率达30%,电动汽车年充电量超1.1万亿度,超80%的ICT能源基础设施用绿能供电 [13] 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基础设施 - 预计2030年光伏发电LCOE度电成本低至0.01美元,“光伏平价”走向“光储平价”,储能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 [14] - 光风储发电机技术提升新能源系统主动支撑和并网友好性能,为新能源接入提供技术基础 [15] - 数字化和AI技术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支撑智慧能源系统实现,预计2030年光伏电站应用AI技术比例达90% [16] - 能源云融合能量流和信息流,实现跨时间、空间尺度协同,让能源生产消费关系更具弹性 [17][18] 新型电动出行能源基础设施 - 新能源汽车发展超预期,2023 - 2033年全球电动汽车充电量将增长8倍,充电网络建设是关键 [19] - 2030年超充车型保有量将超60%,充电设备散热技术向全液冷转变,充电网络将实现“云站桩车”四层深度协同 [20][21][22] - 电动汽车与能源系统深度融合,成为可调节资源,预计2030年年充电量超1.1万亿度 [23] 新型数字产业能源基础设施 - 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化迫在眉睫,其绿色进程能赋能传统产业,带来“阶乘降耗效应” [24][25] - 未来十年超80%的ICT能源基础设施将采用绿能供电,通信站点分布式光伏或成主力供电形式 [26] - 安全可靠是ICT基础设施本质需求,要构建端到端保障机制,AI技术可提升其可靠性 [27][28] - ICT能源基础设施将架构重构,融合极简、智能高效,AI技术将提升其运营效率、降低能耗、增强安全性 [28] 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挑战 - 大量电力电子设备使用给新能源电站并网和运营安全带来挑战,需关注设备质量和技术创新融合 [30][31] - 储能系统规模化应用给储能电站安全带来挑战,要保证储能产品高质量,推动安全标准规范制定 [32]
2024版数字能源2030: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华为·2024-10-09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