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东建工: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002060粤水电(002060)2024-04-14 15:46

业绩数据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并足额募集配套资金19.08亿元[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达1333.88亿元[19][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营业收入808.63亿元[19][20] - 2023年度各类投资项目实际投资约74.25亿元[54] - 2023年广东源天长沙公司年度考核指标完成率为184.5%,同比2022年度增长47.39%[65] - 2023年新增并网装机187.19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规模390.72万千瓦,发电收入20.38亿元[75] - 2023年研发投入共计29.73亿元[136] - 2023年安全生产投入188533万元[150] 公司变更 - 2023年“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粤水电”变更为“广东建工”[9] - 2023年1月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50] - 完成总承包、设计、装饰装修、机械加工制造等4个专业板块整合重组[53] 业务情况 - 业务覆盖“大建筑业”产业链条及清洁能源发电及装备制造业务[19] - 拥有建筑工程施工等四类五项总承包特级资质[19] - 房屋建筑板块承建广州塔等大批地标性建筑[29] - 水利水电板块拥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等,承建多个项目并获多项行业最高奖项[30] - 市政公用板块拥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承建多个重点项目并获多项殊荣[32] - 勘探设计板块业务覆盖多领域,承担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等重点项目[33] - 建筑装备材料板块形成两大子板块,拥有多项领先核心技术[34] 清洁能源项目 - 遂溪官田光伏电站二期50兆瓦项目4月全容量并网,一、二期共100兆瓦投产,年均发电量约11708万千瓦小时[76] - 4月阿瓦提县400兆瓦“光伏 + 储能”项目成功并网,配套100兆瓦/400兆瓦时储能,年平均发电量约8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4.64万吨[79] - 乌什一期100兆瓦光储发电项目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8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万吨[81] - 汝城25.9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每年向电网提供清洁电能300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万吨[83] - 新疆巴楚80万千瓦清洁能源光伏项目每年可新增“绿电”约17.1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68.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70.62万吨[86] - 嘉峪关1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2.27亿千瓦时,减少煤炭使用量超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8万吨[88] 企业荣誉 - 承建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鲁班奖”等行业最高奖项[19] - 获《粤港澳大湾区国有施工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实践思考》2022年度课题论文一等奖等多项ESG荣誉[37]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关键技术”获2023年度华夏奖二等奖等多项技术类荣誉[38] - 广东源天、广东安装等公司多个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金奖及其他奖项[39] - 110千伏猎桥输变电工程项目获“广州市建设工程结构优质奖”等多项奖项[128] - 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项目陆上控制中心PC总承包工程项目荣获“2023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奖项[130] 技术研发 - 截至2023年底,拥有38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专精特新企业和10个广东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0] - 截至2023年底,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397项,其中发明专利461项[145][146] - 广东四建承建项目结合BIM+PC技术,为项目缩短工期约80天,节省费用约126万元[144] - 广东建远研发的预制板、预制柱及预制异形件三个单元取得“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二星级证书[184] - 广东机施研发的两项工法在2023年大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工法”和“优胜工法”称号[186] 未来挑战 - 国内监管趋严,面临监管压力增大,被纳入碳市场可能致额外资金支出,产业上游企业纳入或使采购成本增加[172] - 国家推动能源转型,为满足政策可能付出额外运营成本[172] - 极端天气使户外施工人员面临安全风险,影响施工进度和项目,导致运营成本增加[177] - 持续高温使户外作业员工易中暑、患热射病[180] - 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沿海建筑和设备被淹、损坏,维修成本增加[181] 社会责任 - 2023年完成汕头市潮南区峡山污水处理厂三期厂网等多项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195] - 持续推进广州市增城开发区下沉式污水处理厂等多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195] - 广东源天承建汕头市潮南区生态补水引调水等治水工程[195] - 广东水电二局鱼类增殖放流站2023年3月投运,每年鱼苗放流总量可达60万尾[196] - 2023年11月广东水电二局放流7种增殖保护鱼苗60万尾[197] - 推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194] - 利用可循环材料,加强施工废弃材料回收利用[190] - 与环卫部门和专业单位合作,分类处置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190] - 制定节能措施,淘汰老旧设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190] - 制定施工节水方案,应用节水器具,降低用水量[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