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悦心健康: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23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002162悦心健康(002162)2024-06-05 16:56

业绩数据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9.94%,净利润5006.38万元,同比增长118.02%,扣非后净利润 - 1.18亿元,同比减亏46.05%,毛利率约22.44%,同比上升0.85个百分点[1] - 2023年建材业务营收10.94亿元,同比增长11.19%;大健康业务9817.24万元,同比增长5.28%;投资性房地产租赁业务8570.45万元,同比增长0.55%[5] - 报告期经营利润净增加3441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同比减少计提4070万元,商誉减值损失计提减少4258万元,处置股权产生投资收益1.63亿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减少5481万元[5][6] - 2023年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入1.24亿元,货币资金余额3.47亿元,资产负债率、短期有息债务余额逐年下降[12] - 2021 - 2023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5324.38万元、2587.68万元、12361.62万元[15] - 2021 - 2023年度流动比率分别为1.10、0.99、1.05,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39%、59.16%、57.03%[15] - 2021 - 2023年度短期债务/总债务分别为0.68、0.64、0.62,总有息负债/净资产分别为0.48、0.63、0.51[15] - 2021 - 2023年度货币资金/短期债务分别为0.87、0.99、1.71[15] 资产处置 - 公司转让悦心科技发展44.86%股权,价格16290.32万元,上海斯米克以装饰材料100%股权增资4552.16万元[8][9] - 公司子公司以720万元转让上海悦心综合门诊部100%股权[11] 存货情况 - 报告期末存货账面价值1.95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30.83万元,转回2644.84万元[19] - 存货生产排产计划以15天为周期,生产周期约2天,坯料安全库存为60天用量[20] - 2023年末存货账面余额262937217.63元,存货跌价准备67863333.77元,账面价值195073883.86元[23] - 存货中产成品年初余额7377.02万元,本年增加2030.83万元,本年减少2644.84万元,年末余额6763.01万元[28] - 2023 - 2021年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比例分别为25.81%、23.74%、7.15%[30] 产品售价 - 公司瓷砖产品平均售价2021 - 2023年分别为46.83元/平方米、41.98元/平方米、39.69元/平方米,2022 - 2023年降幅分别为10.35%、5.47%[30] 账款情况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1860.53万元、3891.67万元和3884.86万元,关联方欠款账面价值合计7846.08万元,占比26.47%,上年仅为0.72%[35] - 2023年公司预计向关联人销售产品、提供服务金额为248万元,当期关联销售、提供服务金额合计266.3万元[40] - 上海斯米克有限公司应于2023 - 2025年分别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的51%、24.5%、24.5%,首笔款项于2023年5月24日支付8380.32万元(占比51.44%)[38] - 报告期末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8933.76万元,其中押金保证金8478.91万元,占比94.91%,第一大欠款方期末余额65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4550万元[46] 采购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2.1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4.32%,同比上升15.98个百分点[43] - 2023年度第二和第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为5098万元和2142万元,合计占比8.28%,扣除后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16.04%[44] 合作协议 - 2021年5月17日公司与旭辉公司约定合作期间采购金额不少于2.4亿元,公司支付7000万元履约保证金[47] - 2023年8月双方协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约定2023年10月31日前返还500万元,2024 - 2025年每季度末返还700万元,剩余900万元到期后7个工作日内返还[48] 坏账准备 - 2022年旭辉公司公开债务违约,按35%对7000万元结余计提2450万元坏账准备[50] - 2023年按70%对6500万元结余计提4550万元坏账准备,较2022年信用损失率增加[51] 大健康业务 - 2023年度大健康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310.33万元,占比7.28%,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53] - 2015 - 2023年大健康业务收入分别为1538.31万元、3025.52万元、9577.56万元、8418.13万元、7700.21万元、9325.31万元、9310.33万元[54] - 2015 - 2023年大健康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71%、3.09%、8.21%、7.05%、6.69%、8.02%、7.28%[54] - 2015年四季度起公司计划整合两岸资源转型大健康产业,2016年自建医疗事业,2017年拟发行股份并购[54] - 2018年上半年公司终止收购三家民营医院100%股权,原预期营收大幅增长未实现[55] - 2018 - 2020年新建医疗项目运营未达营收目标,造成较大财务亏损[55] - 2021年起公司调整转型战略,重点推进老年专科医疗及康养服务业务[56] - 2023年未列入合并报表大健康业务营业收入为9260.90万元[57] - 2022年未列入合并报表大健康业务营业收入为7528.47万元[57] - 2021年未列入合并报表大健康业务营业收入为5398.82万元[57] - 2023年公司认列投资损失494.24万元[57] - 2022年公司认列投资损失1231.83万元[57] - 2021年公司认列投资损失861.58万元[57] - 公司将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大健康业务收入规模[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