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计划基本信息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总量78.8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58%[8][36] - 首次授予63.8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47%,占拟授予总量80.96%[8][36] - 预留15.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11%,占拟授予总量19.04%[9][36] - 授予价格为13.17元/股[10][49][51] - 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10][41] 激励对象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59人,不包括董事、监事等特定人员[10][31] - 副总经理吕家龙和财务总监吴文娟各获授2.50万股,均占授予总量3.17%,占公司股本总额0.02%[37] - 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57人获授58.80万股,占授予总量74.62%,占公司股本总额0.44%[38] 时间安排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60日内首次授予权益并公告,否则终止计划[14][42][88]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明确预留授予的激励对象,否则预留权益失效[15][32][42][89] 归属安排 -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分三个归属期,归属比例分别为40%、30%、30%[44] - 若预留部分在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前授予,归属比例为40%、30%、30%;之后授予,归属比例为50%、50%[44][45] 业绩目标 - 2024年营业收入目标值为6.00亿元,触发值为5.00亿元[60] - 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值为7.50亿元,触发值为6.00亿元,2024 - 2025年累计营业收入目标值为13.50亿元,触发值为11.00亿元[60][62] - 2026年营业收入目标值为9.50亿元,触发值为7.50亿元,2024 - 2026年累计营业收入目标值为23.00亿元,触发值为18.50亿元[60][62] 归属比例计算 - 公司层面归属比例X = MAX(X1,X2),计算结果向下取整至百分比个位数[60][62] - 个人绩效评价结果为A、B、C、D档时,个人层面归属比例分别为100%、80%、70%、0%[65] - 激励对象当期实际归属股票数量=当期计划归属数量×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个人层面归属比例[65] 数量与价格调整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限制性股票数量调整公式Q=Q0×(1+n) [70] - 配股时,限制性股票数量调整公式Q=Q0×P1×(1+n)÷(P1+P2×n) [70] - 缩股时,限制性股票数量调整公式Q=Q0×n [70] - 缩股时调整后授予价格P = P0÷n,派息时P = P0 - V,增发时授予价格不调整[74][75] 费用预测 - 假设2024年9月中旬首次授予63.80万股限制性股票,预计摊销总费用733.94万元,2024 - 2027年分别摊销138.59万元、390.35万元、152.29万元、52.71万元[81] 审议与变更 - 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需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86] - 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前变更激励计划需经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董事会审议通过,审议后变更由股东大会决定,且不得导致提前归属和降低授予价格(特定情况除外)[92] - 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前终止激励计划需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审议后终止由股东大会决定,终止时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作废失效[93][96]
维海德: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