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ening Early Market for Low-Carbon Building Materials by Public Procurement in China
RMI·2024-11-17 08:1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强调通过政府采购推动中国低碳建筑材料市场的早期发展,认为这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关键策略 [10][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低碳建筑材料市场的启动 - 建筑材料排放是中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建筑材料排放超过23亿吨,占全国总排放的20%以上。水泥和钢材是主要贡献者,分别占建筑材料排放的53%和36% [10][11] - 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排放中, embodied carbon 占41%,因此推广低碳建筑材料,特别是水泥和钢材,变得愈发紧迫 [10] 政府采购的作用 - 政府采购占中国建筑材料需求的大部分,2022年政府采购的水泥和钢材分别达到7.8亿吨和2亿吨,占水泥和钢材生产排放的40%和47% [13] - 通过政府采购推广低碳建筑材料,可以创建早期市场,推动产业链协同减排,并建立生产、认证和使用标准 [13] 从绿色采购到低碳采购的转变 - 中国已建立绿色建筑材料的绿色采购政策基础,截至2024年,已发布87项绿色建筑材料标准,其中51项有认证规则,超过9100个证书覆盖40个产品类别 [19] - 当前绿色建筑材料主要关注耐用性、健康和环境指标,仅有少数建筑材料要求披露CO2排放,缺乏CO2阈值或评级系统,下一步应从绿色转向低碳 [19] 低碳采购系统的设计 - 低碳采购系统应包括五个关键组成部分:明确的低碳采购范围、改进的数据透明度和标签系统、建立建筑材料的碳性能标准、激励低碳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通过有效的监控和评估确保实施 [23][25] 低碳建筑材料的成本效益 - 混凝土的碳足迹主要来自原材料,86%来自水泥,95.9%来自熟料生产。短期内,增加低碳水化材料(SCMs)的使用是降低碳足迹的最有效方法,可将SCMs比例从目前的10%-20%提高到30%-40%,带来成本和碳减排的双重效益 [27][28] - 钢材的低碳生产路径包括电弧炉(EAF)使用废钢和氢基直接还原铁(DRI)炼钢,EAF路径在当前条件下具有成本效益,排放仅为高炉-氧气顶吹转炉(BF-BOF)路径的20%,随着电网脱碳,排放将进一步减少 [32] 低碳采购的潜在影响 - 到2030年,政府采购可以产生4500万吨低碳钢和2.77亿吨SCMs及近零碳水泥的需求,比常规情景增加1900万吨低碳钢和8300万吨低碳混凝土材料的需求 [36][38] - 到2030年,仅低碳政府采购就可使钢铁和水泥行业的CO2排放分别减少2700万吨和3700万吨,如果整个建筑行业采用低碳采购,可避免每年6100万吨钢铁生产和9700万吨水泥生产的排放 [36][41] 低碳建筑材料的成本分析 - 使用低碳材料可以减少排放,成本增加最小甚至节省成本。例如,增加SCMs使用和采用废钢炼钢,建筑成本仅增加8元/平方米(m²),溢价0.4%,同时实现142 kg CO2/m²的减排,相当于每吨CO2的减排成本为56元,低于中国平均碳市场价格90元/吨 [43][45] 产品碳核算和认证 - 中国的建筑材料碳足迹管理处于早期阶段,需要加强碳核算,建立本地化的材料数据库和强有力的标准,以及增强评估和认证机制,以促进低碳采购的广泛应用 [47][49] - 目前,中国绿色建筑材料标准中仅有少数要求披露碳排放信息,缺乏量化阈值或指标。应逐步引入强制性碳足迹阈值,并开展评估项目,收集最新的碳足迹信息,开发评级系统,以评估和定义低碳建筑材料 [53][57] 实施和创新的保障与激励 - 基础设施项目、公共建筑和农村住房是低碳材料应用的优先领域。政府采购应逐步引入碳排放限制,产品层面可通过修订现有绿色材料标准引入量化碳足迹限制,项目层面可设定单位面积的 embodied carbon 限制 [59][62] - 财政激励在推广低碳材料中起关键作用,政府奖励和补贴、价格溢价、简化审批和优先项目处理等措施可以激励低碳材料的生产和使用 [63][64] 近期行动 - 中国可以通过扩大再生材料生产、制定标准和收集数据、纳入碳限制、实施激励措施以及试点和测试等方式,推进低碳建筑材料的政府采购 [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