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投资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气候科技作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驱动力,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在中国,依托政策激励和初创企业创新热潮,多类气候科技投资额全球领先 [9] - 早期气候科技初创企业由于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不确定性及技术壁垒等多因素限制,发展尤为艰难 [9] - 为破除气候科技发展早期的融资困境,促进资金的高效流动和分配,报告立足中国气候科技发展与投融资市场现状,针对气候科技投融资的特点,重点关注初创企业面临的投融资挑战,系统性分析核心影响因素,并从科学模型、平台建设、金融产品创新三个维度提出赋能策略,为推动可持续投融资生态系统建设提供支持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执行摘要 - 气候科技投资需求大,增速快,但投资范围高度集中,亟需拓展 [9] - 气候科技初创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将成为技术突破的主要动力 [9] - 低碳融资市场机制基本建立,但初创企业资金来源仍存在拓展空间 [9] - 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初创企业融资来源受限 [9] - 气候科技投资在技术和政策方面存在专业门槛,使投资者望而却步 [9] - 技术类初创企业发展周期长、风险高,且需要持续资金注入 [9] 第一章 我国气候科技投融资市场分析 1.1 气候科技投资需求大,增速快,但投资集中度仍然较高 - 我国气候科技产业起步于本世纪初,至今已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 [14] - 2021年,"双碳"目标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目标 [14] - 我国建立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核心 [14] - "1+N"政策体系中涵盖了战略规划、产业发展、配套服务等多个维度,其中过半政策有涉及低碳技术、气候科技创新推广的内容 [14] 1.2 气候科技初创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将成为技术突破的主要动力 - 2050年零碳情境下全球超过90%的累计二氧化碳减排潜力都将会由气候科技本身及其应用所贡献 [32] - 初创企业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新生力量,对于所处行业的技术变革意义重大 [32] - 在气候变化领域,推动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更为突出 [32] 1.3 低碳融资市场机制基本建立,但初创企业资金来源仍存在拓展空间 - 自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起,我国着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43] -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发布了从框架性政策到指导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等方面的细化政策 [43] - 在绿色金融基础上,又丰富衍生了转型金融、气候投融资等多个分类,形成了更完善的投融资体系 [43] 第二章 气候科技初创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 2.1 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初创企业融资来源受限 - 近两年,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从疫情后遗症到地缘政治紧张,再到供应链中断和通货膨胀,多方面交织影响经济走势 [60] - 国际市场的持续动荡直接抑制投资者投资情绪,加之对长期市场缺乏信心,投资者对风险偏好也发生明显改变 [60] - 外资开始减少对华的直接投资 [60] 2.2 气候科技投资在技术和政策方面存在专业门槛,使投资者望而却步 - 当前全球的科学、技术及产业均处于快速变革的背景之下,这要求金融供给向创新链更前端延伸速度加快 [71] - 在投资者面对投资标的越来越"早"和所涉技术越来越交叉的趋势下,有相当部分投资者产生了对"看懂技术"的更高需求 [71] - 气候科技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其环境价值的认定 [71] 2.3 技术类初创企业发展周期长、风险高且需要持续资金注入 - 在产品盈利前,初创企业需经历多个阶段,需要大量前期投入 [81] - 随着企业发展,初创企业所需的资金量难以完全通过内部资金满足 [81] - 投资初创企业的高风险特性使其获取外部融资面临困难 [81] 第三章 多维赋能气候科技投融资生态 3.1 科学模型助力投资决策 - 运用科学工具量化收益和风险是开展气候科技投融资活动的重要手段 [92] - 在评估减碳潜力的经济价值时,需要明确碳价值可能在企业经营利润有不同形式的体现 [92] - 在梳理初创企业的减碳潜力如何转化为实际收入或者成本的相关机制之后,从业人员还需要将这些重要假设添加到最终的估值模型之中 [92]
中国气候科技投融资市场洞察与展望
RMI·2024-11-17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