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生成式AI对新闻传媒行业的影响,指出AIGC虽提升新闻采编效率、催生新平台形式,但也带来假新闻泛滥、冲击传统新闻权威等问题;短视频新闻崛起,重塑新闻分发格局,利弊并存;社交媒体与新闻业蜜月期破裂,新闻业未来受AI和平台规则变化影响而日渐模糊;好莱坞罢工隐喻AI对传媒影视行业的冲击[12][18][34][70][87][1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μ AIGC峙城侊艇蓽尺犁菸ê悶峨初春 - AIGC浪潮席卷多领域,新闻业受影响剧烈且回应积极,美联社调研显示七成从业者用AIGC制作内容,近半工作流程改变[20][21] - 众多新闻机构开展AIGC实践,催生新平台形式,如《纽约时报》试水、美联社开发工具、Newsquest聘请辅助记者、NewsGPT.ai上线[22][24] - 新闻机构常与科技公司合作推进AIGC与新闻实践结合,微软活跃,国内新华社等媒体也有相关实践,AIGC带来新闻业供给侧改革[27][28] (一)AIGC实现新闻业的“供给侧改革” - 生成式AI提升新闻采编各环节效率,包括信息采集处理、内容生成和多模态生成能力,在特定领域应用广泛,但人类记者仍是主要内容生产者[29][30] - AIGC多模态生成能力催生新闻类型创新,带来丰富多元新闻内容,如文生视频、AI音乐工具应用,还可能拓展“AIGC互动新闻”形式[31] (二)AIGC的新闻应用与实践 - AIGC在新闻信息采集与处理中可辅助记者快速采集、读取和处理数据,进行资料检索和内容翻译,还能辅助采访音视频识别整理等[29] - AIGC可应用于生成访谈提纲、文章框架和标题等内容,将新闻报道翻译成多种语言,应用于短视频内容生成和分发[30] (三)AI冲击新闻内容生产 - 生成式AI促成新闻业工作流程和传统定位改变,使记者更专注复杂工作,但部分媒体抵制AI生成内容[33] - 大模型冲击专业新闻生产模式,降低新闻生成门槛,加剧谣言和假新闻传播,还存在“幻觉”和剽窃问题,需加强人工核查[34][35][37] ēμ尺犁菸捧侊AI捕艇蓽鸳弦艇蓽嗒乐 - 生成式AI兴起改变信息格局,助推假新闻泛滥,新闻行业面临保持可信度的挑战[41] - AIGC新闻在真实性上饱受诟病,如CNET、NewsGuard发现的虚假文章和网站问题,且人工智能与新闻业融合已久[44] (一)AIGC成为生产主体,新闻真实性频遭污染 - AIGC新闻能否摒弃偏见和主观不确定,其生成内容在真实性上饱受诟病,如CNET、NewsGuard发现的问题[44] - 人工智能与新闻业融合经历自动化、增强、生成报道阶段,AIGC入局本应带来机遇,却出现假新闻泛滥问题[45] (二)为何AIGC假新闻畅行无阻? - 信息生成机制层面,AIGC基于概率生成和预训练材料的模式有局限性,语料库问题导致信息失实,且可能形成虚假信息循环[47] - AIGC虚假信息生成能力增强,传播速度和规模大,可能导致新闻领域“劣币驱逐良币”[50][51] - 新闻业上中下游未摸索出与AIGC契合的共处之道,生产环节缺乏信息核查制度,分发环节平台审核机制不足,算法推送也助长假新闻[52][53] (三)AIGC时代,新闻内核仍不可失 - 新闻技术变革快,但真实性是底线,AIGC新闻缺失事实核查能力,新闻机构需建立核查机制[54][56] - 避免AIGC假新闻盛行需机制保障和社会集体努力,专业机构应提供真实新闻,AIGC应用或带来新可能[56] 8μ蔑贰殻悌侊圄跆瓚艇蓽G抨巒伦鴿 - 全球新闻媒体“平台转移”,短视频新闻崛起,TikTok成为年轻受众重要新闻来源,社交媒体新闻消费比重下降[70][73] - 大量新闻机构入驻短视频平台,传统媒体进行短视频化尝试,原生新闻视频博主涌现,国内短视频新闻有及时性但存在同质化问题[74][75][78] (一)短视频重塑新闻业 - TikTok发展迅速,成为新闻资讯消费重要平台,新闻机构入驻以触达年轻受众,原生博主补充新闻内容源[71][74][75] - 短视频新闻崛起映射媒介逻辑变化,“TikTokfication”描述互联网应用适应冲击的浪潮[73] (二)国内的短视频新闻有什么不同? - 国内短视频新闻元素统一、内容及时,但呈现形式和元素采用趋同、重复,解决同质化问题是媒体突围重点[78][79] (三)“新闻软化”的趋势值得警惕 - 短视频媒介特性和算法推送影响新闻内容与形式,导致新闻深度受阻、虚假信息蔓延、新闻品质受影响,“新黄色新闻”复现[79][80][81] - 短视频新闻有缓解受众新闻回避和疲惫、为本地新闻提供空间等正面作用,传统媒体应将其视为新方式[83] 换μ绰惰邇幅侊般枰尺犁绰惰晓临勝溅 - X调整新闻类分享内容显示方式,实质是对传统媒体的“回击”,此前还放慢部分新闻网站访问速度,这是新闻业与社交媒体蜜月期破裂的延续[87][90][93] - Meta停止部分国家的Facebook News服务,社交媒体与新闻业蜜月期结束,新闻媒体依赖平台流量的模式根基脆弱[94][95][98] (一)X对新闻媒体的“宣战” - X更新新闻分享内容显示方式,仅保留封面图和可能不完整标题,目的是改善美学体验、减少用户跳转,但对新闻发布者不利[90][91] - 马斯克邀请记者在X上直接发布新闻并宣称可获广告分成,但需订阅付费高级服务[91] (二)社交媒体与新闻的“蜜月期”及其破裂 - 2006 - 2016年社交媒体与新闻迎来蜜月期,新闻媒体获得流量和新生,但模式根基脆弱,依赖平台算法和规则[95][97][98] - 2016年后社交媒体减少新闻内容比重,导致依赖其流量的媒体陷入困境,如BuzzFeed、VICE等关停业务或裁员[99] (三)日渐模糊的未来 - 社交媒体流量逻辑影响新闻内容生产和分发,导致严肃新闻减少、软性新闻增加,平台对新闻媒体态度不一,多数拒绝新闻媒体“蹭流量”[101][102] - 社交媒体假新闻传播难控,AIGC崛起冲击内容分发格局,搜索引擎应用AIGC也影响新闻媒体生存,新闻业未来模糊[104][105] ìμ三毋瓮傲侊艇三毋初春舁G粞疯=榨谯 - 2023年好莱坞发生大规模罢工,起因是编剧与制片方在新合同上未达成一致,焦点是加薪协议,罢工影响影视及相关行业[111][112][113] - 罢工核心是AI特别是AIGC,其影响编剧收入和就业,窃取劳动成果,各方在谈判中争取保护权益,最终协议保护了作家版权等[119][120] (一)一场事先张扬的“大罢工” - 好莱坞罢工因编剧与制片方新合同未达成一致,焦点是加薪协议,罢工影响多档节目和剧集拍摄,波及相关行业[112][113] (二)AI正成为冲突核心 - 过去十年编剧收入下降,受流媒体平台冲击,工作模式改变,福利无法保障[115][118] - AI成为冲突核心,影响编剧就业,窃取劳动成果,各方在谈判中争取保护权益,最终协议保护了作家版权等[119][120] (三)AI带来新闻传媒行业的“大洗牌” - 好莱坞罢工隐喻AI对传媒影视行业的冲击,未来行业可能面临变革和洗牌[111]
形塑新闻:AI时代新闻业的7个变化2024
腾讯·2024-11-18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