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方法论系列:风险平价的理念与国内实践
华泰证券·2024-11-21 16:50
风险平价策略概述 - 风险平价策略基于资产的风险而非收益进行组合配置[1] - 通过在各类宏观风险因子上保持均等敞口,力求组合在不同经济周期下均有较好表现[1] - 风险平价策略通过动态重仓低波动资产构建了兼具赔率与胜率且收益稳健的资产组合[1] 风险平价策略的优势 - 风险平价策略构建了从波动率到收益率的映射关系,低波动往往对应更高的胜率和赔率[2] - 通过充分分散风险,显著降低波动率并提高夏普比率[2] - 在低风险环境中,引入杠杆来增厚收益,最终构建出高胜率、高赔率、收益稳健的投资组合[2] 风险平价策略的挑战 - 国内股债资产波动率差异较大,导致配比失衡,组合收益率主要由债券贡献[3] - 低利率环境下,利差压缩,加杠杆的效力减弱,且杠杆力度受监管限制[3] - 我国资产波动率与收益率正相关,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风险平价策略的基础假设[3] - 可选资产范围有限,尚不足以完善风险平价资产图谱[3] 风险平价策略的应用实践 - 基于国内ETF产品构建宏观因子约束下的风险平价策略,解决前述问题[4] - 宏观因子中性策略较股债60/40组合年化收益提升4个百分点,而波动率降低近3个百分点,夏普比例显著提升[4] - 通过管理组合在不同宏观因子上的风险敞口,构建了增长进攻型、利率防御型、通胀进攻型以及海外进攻型组合[4] 风险提示 - 模型未来应用有效性或存在差异[5] - 市场超预期波动的风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