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研究报告:江苏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新世纪资信评估·2024-11-22 14:52

江苏省整体经济实力分析 - 江苏省区位优势显著产业结构优良是全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2023年经济回升向好总量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人均GDP仅次于京沪居第三2024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年同期略降0.1个百分点 [1][8][9] - 2023年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先进制造业增势较好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恢复服务业支柱地位稳健金融业和邮政电信行业稳定增长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强劲复苏回升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生产持续向好服务业增势平稳向好 [1][8][16][18] - 2023年投资和消费保持增长对外贸易规模下降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低迷2024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 [1][18][20] 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 - 2023年各地市GDP总量排名与2022年相比未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差异化显著苏南地区的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和苏中的南通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经济体量小的地市主要分布于苏北地区各地市在人均GDP地均GDP人口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表现出明显梯度特征2024年前三季度各地市经济总体呈较平稳增长 [2][32][35] - 2023年各地市经济增速较上年均有所回升经济增速在4.6% - 10.2%区间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多在5% - 7%区间 [2][32][35] - 2023年各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明显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增速出现分化多数地市房地产投资仍呈下降态势但降幅总体有所收窄 [2][35][51] 江苏省财政实力分析 - 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全国前列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好财政自给能力较强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扭转上年降势同比增长7.25%至9930.18亿元增速较上年回升14.8个百分点当年税收收入占比为80.33%财政自给率为65.15%居全国第五位 [2][21][25] - 江苏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总体维持在较大规模对综合财力形成较强支撑但受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景气度下行影响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继续呈下降态势2023年全省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0316.13亿元同比下降10.13% [2][21][30] - 2024年1 - 5月主要受上年同期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规模大形成较高基数同时受到结构性减税政策因素等影响江苏省税收收入有所下降 [2][21][26] 江苏省各地市财政实力分析 - 2023年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排名与2022年相比未发生变化且与GDP排名总体相当部分地市存在GDP总量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倒挂情况苏南地区财政实力较强苏北地区财力整体偏弱苏州南京无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千亿元合计占比达54.67% [4][56][57] - 2023年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呈正增长连云港宿迁和南通增速相对较高南京增速最低各地市财政收入质量差异有所减小财政自给程度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苏南地区财政自给程度整体较好苏北地区财政自给程度相对较弱 [4][57][59] - 2023年江苏省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苏州常州南京和无锡等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的地市受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景气度下行影响多数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持续下降且增速差异较大仅盐城连云港和镇江为正增长 [5][64][65] 江苏省债务状况分析 - 2023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为22732.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85%债务规模仅次于广东省和山东省位居全国第三位但因其财政实力强财政收入对债务的覆盖程度仍较好 [6][71][73] - 2023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29倍位列全国36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升序排列第7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近年来江苏省持续推进隐债化解和债务管控但城投债发行额和余额持续居全国各省首位 [6][71][73] - 江苏省城投平台企业多平台带息债务规模大2023年末全省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达7.99万亿元是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5倍在全国排名均居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较弱 [6][95][96] 江苏省下辖各市债务状况分析 - 2023年末共有10个地市政府债务余额超过千亿元南京以3070.03亿元的规模居首位镇江以2459.08亿元的规模居第二位苏北地区的宿迁淮安连云港政府债务规模相对较小 [6][77][82] - 从城投主体及城投债务分布来看江苏省城投企业及存量城投债城投带息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从城投平台带息债务压力看2023年以来得益于债务管控各地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压力较上年末变动总体不大其中苏州无锡和宿迁城投平台带息债务压力相对较小盐城泰州和淮安城投带息债务负担相对最重 [6][8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