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AI转型是对人和机器智能在生产与经营中关系的重新设计 通过引入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企业能够在研发 生产 运营和服务等环节实现智能化升级 同时推动组织结构和文化的深度变革 以满足客户需求 提高员工幸福感 并实现财务可持续增长 [5][6] - AI转型的层次框架包括组织变革 智能增强和心智重塑 目标是实现客户满意 员工幸福和财务健康 [7][8] - 智能增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 优化和重构生产服务流程 辅助和增强决策制定能力 显著提升企业的整体生产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9][10] 理论篇 AI转型的定义和内涵 - AI转型是对人和机器智能在生产与经营中关系的重新设计 企业通过引入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在研发 生产 运营和服务等环节实现智能化升级 同时推动组织结构与文化的深度变革 [5][6] AI转型的层次框架 - 组织变革:企业在AI转型过程中 对其组织结构 工作模式 流程设计和人才体系进行全面调整 以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应用 [18][19] - 智能增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 在研发 生产 运营 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中 优化和重构生产服务流程 辅助和增强决策制定能力 [9][10] - 心智重塑:企业在AI转型中 对员工和管理者的思维方式 学习模式 决策逻辑进行持续性的重塑和迭代升级 培养开放 多样化和适应变化的组织文化和学习心态 [25][26] 应用篇 AI转型的应用调查 - 企业探索生成式AI的开放性较高 生成式AI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核心业务环节 但职能性环节成熟度更高 [36] - 企业应用生成式AI以多目标为导向 优先聚焦提升核心能力和优化现有业务 同时对创新探索保持谨慎 [41] - 与供应商联合开发产品或服务成为企业引入生成式AI的最主要方式 [45] - 企业使用生成式AI的目标成效评价较为积极 特别是中小企业认为降本增效方面成效显著 [49] 投资篇 AI转型的投资情况 - 企业对生成式AI的投资普遍保持适度 在IT投资中占比越高 对投资回报率的满意度也越高 [53][54] - 企业规模越大 对生成式AI的投资/付费比例越高 50%千人规模企业投资/付费比例超过IT预算30% [58] - 60%以上的企业认为应用生成式AI的投资回报率较高或非常高 特别是IT/互联网/电信 能源/制造/电力等领域回报率评价更高 [62] - 不同省市的企业对生成式AI的投资力度存在一定差异 北京和上海投资超IT预算30%的企业占比领跑全国其他省市 [67] 预期篇 AI转型的未来展望 - 近七成企业计划未来一年增加对生成式AI的投资 并希望提升模型的基础能力 降低数据和算力要求 [80] - 大多数行业认为未来员工数量会减少的可能性更大 互联网和教育行业相对更加乐观 [84] - 在尚未使用生成式AI的受访者中 大约40%表示1-3年后会使用 回答为不会或不确定的人中 主要因为技术能力不足 没找到合适的场景和人才缺乏而不用 [88]
AI转型的进展洞察报告
腾讯·2025-01-14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