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橡胶行业深度研究:逆全球化趋势下,轮胎企业开启“出海2.0”
天风证券·2025-01-20 16:2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5] 核心观点 - 轮胎企业出海2.0时代已经开启,头部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接近消费市场、销售市场全球化、配套国际化车企、自主品牌升级等方式主动出海 [4] - 中国轮胎企业通过海外建厂规避关税,同时享受更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 [1][2] - 全球轮胎市场呈现区域不均衡,欧美为需求中心,亚洲为供应中心 [2][3] 轮胎企业出海盈利能力分析 - 泰国工厂建设周期与国内一致,但总投资额高于国内 [1][20] - 泰国工厂毛利率和净利率均高于国内,主要得益于更高的售价和税收优惠政策 [1][23][49] - 泰国工厂单胎生产成本高于国内,但销售价格优势明显,单胎盈利高于国内 [1][28][40] - 泰国工厂主要出口美国,销售价格高于国内,且承担费用较少 [1][44][55] 全球轮胎市场格局 - 欧美占全球汽车轮胎总消费量超过50%,亚洲为全球主要供应地 [58][63] - 美国轮胎进口需求量大,中国轮胎出口美国占比从2014年的30.1%下降至2023年的4.7%,东南亚国家占比提升 [77][79] - 欧美轮胎价格高于其他国家,美国轮胎进口均价为3.05美元/kg [69][70]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 - 中国头部轮胎企业海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海外销售额达329亿元 [85][89] - 中国轮胎企业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建设工厂,2024年仍有11家企业海外工厂在建 [86][88] - 轮胎三巨头在北美市场出现分化,普利司通恢复增长,固特异和米其林销量下滑 [94][96][99] 出海2.0时代展望 - 美国关税导致贸易流向变化,但美国轮胎进口缺口仍在 [112][113] - 头部企业开启"出海2.0"模式,从被动规避关税转向主动全球化布局 [114][115] - 森麒麟、玲珑轮胎等企业在欧洲、非洲等地建设工厂,全球化布局加速 [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