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整车能复制2020年行情吗?
东吴证券·2025-01-23 20: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整车板块投资评级为全面看多,建议关注第一梯队【小鹏汽车+上汽集团+赛力斯】和第二梯队【理想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长城汽车+零跑汽车】[4][142] - 对零部件板块投资评级为全面看多,选股标准为业绩确定性强+机器人布局+估值,推荐智能化增量部件【德赛西威+地平线机器人+伯特利】等和电动化/机器人部件【拓普集团+新泉股份+爱柯迪+旭升集团】等[14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过去5年汽车行情为【整车电动化行情】,经历4轮上涨,规律是【乘用车内需总盘子边际改善】+【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渗透率阶段性加速提升】+【智能化/全球化/机器人等新中期逻辑锦上添花】,个股行情历经5个阶段,先后出现特斯拉、比亚迪等大牛股[4][10] - 特斯拉以科技股估值体系引领全球车企,国内整车从油车到电车时代估值体系量变但未质变,电车龙头PS/PE高于油车龙头[4][87] - 2025年整车行情为系统性估值修复+扩散行情,特斯拉是方向标,国内车企PS有望跟随突破,行情或轮动,建议全面看多整车和零部件板块[4][1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19Q4 - 2024年整车行情复盘 - 整体行情:定义为【整车电动化行情】,2022年7月为分界点,前后分别是供给小于和大于需求时代,2024Q4汽车指数几乎重回上半场最高点,或开启新阶段;个股行情经历普涨、开始分化、普跌、加速分化、继续加速分化5个阶段[10] - 各主体行情:全球新能源整车市值从2019年1.12万亿元增至11.67万亿元,同比增长9倍以上;特斯拉市值上涨经历5个阶段,从0.3万亿跃升至10万亿;中国车企市值核心经历3波上涨,从0.8万亿到3.3万亿,最近2年稳态中枢2万亿,启动晚于特斯拉3个季度;新势力三家前期亮眼后期分化,理想脱颖而出;比亚迪和长城行情启动时间不同,后期走向分化[13][19][22][27][28] - 各阶段行情:2019Q4 - 2020Q4全面扩散,新能源属性越强涨幅越好;2021Q1 - 2021Q4开始分化,特斯拉/比亚迪创新高,赛力斯成黑马;2022Q1 - 2022Q4全面调整,除6 - 7月反弹外均下跌;2023Q1 - 2023Q4加速分化,特斯拉反弹,理想/赛力斯收益好;2024Q1 - 2024Q4继续加速分化,整体向上但幅度分化加速,部分车企创新高[32][40][50][58][69] 2019Q4 - 2024年整车估值复盘 - 特斯拉估值:过去5年PS估值在【5 - 30倍】,中枢15倍,2022年进入盈利快速增长阶段,PE估值中枢50倍,近期重回100倍左右;高PS隐含特斯拉取代丰田、销量超1000万辆及智能化增值服务再造一个特斯拉的假设[87][93] - 国内整车估值:油车时代估值中枢稳定,电车时代经历“过山车”变化,最终PS/PE回归油车时代范畴,电车龙头高于油车龙头;车企估值体系会从PS到PE切换,华为智选估值方式不同[87] 2025年整车行情展望 - 特斯拉股价创新高理解:市场认为是马斯克“站队”特朗普、智能化迭代、机器人量产等因素;从未来出行变革视角,特斯拉有望成全球新车和Robotaxi龙头,机器人/能源是市值补充[118][119] - 三者关系理解:从汽车视角,电动化 - 智能化是汽车变革环节,机器人是智能车技术外溢;从AI视角,汽车和机器人是AI端侧应用,机器人市场规模想象空间更大[121][124] - 智能化产业节奏:2025 - 2027年推动国内新能源渗透率50% - 80%+突破,仍是硬件商业模式;2028 - 2030年Robotaxi有望商业化落地,开启1 - N产业趋势[129] - 车企格局展望:上半场电动化比亚迪等占据优势,下半场智能化格局加速收敛,CR6国内集中度或挑战80%[134][135] - 智能化黑马展望:2025 - 2027年国内新能源市场有800万辆增量,脱颖而出的车企需具备智能化软硬件闭环和电动化综合能力[136] - 与2020年异同:相同点是2025年整车板块迎系统性估值修复;不同点是涨幅或弱于2020年,智能化和机器人布局强的车企涨幅或高,零部件估值修复依赖机器人[140] - 行情推演及投资建议:2025年行情为系统性估值修复+扩散行情,特斯拉带动产业链,国内车企PS有望突破,行情或轮动;建议全面看多整车和零部件板块,并给出选股标准和推荐标的[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