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轮大语言模型AI技术浪潮革新可交互式内容,非剧本、个性化体验成可能,有望替代互动行为、满足陪伴需求、改善体验,带动产业链形成景气度拐点;产业在软硬件方向探索,梳理出主要投资逻辑和标的[9] - AI技术革新互动式内容交互方式,或提升陪伴产品体验,有望成泛娱乐方向AI应用下一个爆发点[5][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产力与泛娱乐,AI应用探索的两条路径 - AI应用探索路径分生产力和泛娱乐方向;生产力方向用AI完成或辅助工作,商业化探索B端变现,产品探索进度快;泛娱乐方向用AI满足娱乐需求,主要C端变现,除聊天陪伴外其他方向过去一年缺少兑现[15][18][19] - 生产力AI应用由技术进步驱动,泛娱乐AI应用由技术和产品设计共同驱动;满足陪伴需求细分领域产业已取得成果,有望催生泛娱乐产品新形态、开拓市场空间[24] 陪伴:需求客观且强烈,相关行业已经展现高景气度 - 分析C端泛娱乐应用前景要结合C端用户底层需求,陪伴或为AI可撬动体验提升方向,有望推动泛娱乐产品形态产生、打开市场空间[26] - 陪伴是共度时间让对方舒适快乐,多数为互动性行为;根据神经递质激活方式,陪伴需求分满足欲望和感受信赖两大方向,结合施加陪伴来源可对陪伴行为分类[26][29] - 国内外线上线下陪伴需求旺盛,相关行业高景气,如国内乙女游戏、谷子经济和宠物经济[32] AI陪伴:让交互式内容摆脱框架,撬动体验革新 可交互内容平台:以《星野》为例,内容平台属性大过陪伴属性 - 可交互内容平台是当前AI陪伴产品主要形态,较成熟;运用大模型文字内容生成能力,基于自研或开源大模型,强化情绪感知、聊天风格;代表产品有Character.Ai、Talkie、星野等[42] - 该类产品时长数据优秀,类似长视频平台等内容平台;以星野为例,围绕智能体交互和社区构筑核心体验,用户可与智能体交流、参与社区,且生成智能体门槛低[43][44][48] - 产品强调智能体多样性而非个体深度,类似UGC内容平台,通过多样化内容消费满足陪伴需求;但单个智能体长期陪伴能力有瓶颈,付费场景待挖掘[50][51] AI伴侣:以《EVE》为例,为什么看好个性化、游戏化更好的满足陪伴需求? - AI伴侣用“个性化”方式解决社交匹配度问题,借助大模型自然语言交流能力,可提供情绪价值、减轻社交压力[52] - 个性化解决方案成本高,需“游戏化”提升内容和付费深度;随着大模型技术发展、推理成本下降,有望成后续AI陪伴产品主要方向之一[53] - 《EVE》是3D AI伴侣产品,出自有男性向恋爱游戏经验团队;相较于传统恋爱游戏和互动内容平台有体验革新,有望开拓娱乐产品新范式、打开市场空间;类比女性向游戏,有望打开百亿赛道级别市场[53][54][59][64] AI陪伴未来畅想:深度参与互联网社区 - AI陪伴未来或深度参与互联网社区,国内多个社区已上线AI社交产品,以评论区回复为主;海外探索分在成熟社区引入AI生成内容互动和直接基于AIGC内容创立AI社区两个方向[67][70] - 互联网社区是好生意,AIGC可降低冷启动门槛;后续AI社区化有望走向中性参与度,形成AI与人类内容融合的社区生态,切到部分传统互联网社区蛋糕[72][73] 硬方向:从毛绒玩具智能化到陪伴型机器人,陪伴硬件有望跑通PMF - AI应用硬件按功能和场景可分四大象限,其中以情绪价值为核心功能的产品属AI陪伴硬件范畴[75] - AI陪伴硬件以陪伴/情绪价值为核心功能,集成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与人对话交流,提供教育、陪伴和娱乐功能;主流产品有玩偶/毛绒玩具智能化、智能硬件、机器人三大探索方向[77] - AI陪伴硬件能提供情感陪伴交流互动和学习教育功能;从需求、产品和商业模式看,有望跑通PMF,市场规模有望高增,全球AI玩具市场2023年规模近140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363.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7%[80][85] 投资逻辑与推荐标的 - 软方向关注有AI陪伴应用布局和数字人布局的上市公司,如恺英网络、巨人网络、万兴科技、天娱数科等[5][10][87] - 硬方向关注拥有广泛影响力IP、布局相关AI陪伴硬件/AI玩具产品业务、有相对成熟AI硬件销售渠道的公司,如奥飞娱乐、汤姆猫、实丰文化等[5][11][90]
从需求洞察到产业落地:AI陪伴互动软件硬件全景解析
华创证券·2025-01-25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