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携程集团-S(09961):2025 年三季报点评:国际业务维持高增,住宿预订营收超预期
华创证券· 2025-11-19 16:5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携程集团-S的投资评级为“推荐”,并予以维持 [2] - 目标价为635港元,相较于当前价564.50港元,存在约12.3%的上涨空间 [2][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国际业务维持高速增长,住宿预订业务营收超出预期 [2] - 公司作为国内OTA龙头企业,国内业务基本盘稳步增长,海外业务扩张进展良好 [8] - 报告基于公司处置股权获得非经常性损益及海外业务扩张费用开支提升,上调了2025年但略微下调了2026-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 [8] - 估值方面,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6年20倍市盈率,对应目标市值4524亿港元 [8]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183.7亿元,同比增长15.5% [2] - 营业利润为55.7亿元,同比增长11.3% [2] - 净利润为19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4.0%,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处置部分投资带来了利润增量 [2] - 毛利率为81.7%,同比小幅下降0.7个百分点 [2] 分业务营收表现 - 住宿预订业务营收80.5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超预期 [8] - 交通票务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11.6% [8] - 旅游度假业务营收16.1亿元,同比增长3.1% [8] - 商旅管理业务营收7.6亿元,同比增长15.2% [8] - 其他业务营收16.5亿元,同比增长33.9% [8] 国际业务与市场趋势 - 2025年三季度,国际OTA平台总预订额同比增长约60% [8] - 入境旅游预订同比增长超过100% [8] - 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达到2019年同期的140% [8] - 亚太地区贡献主要增长,三季度整体增长超过50% [8] - 银发族出游需求显著增长,老友会俱乐部会员数量及GMV同比增长超过70% [8] 费用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2.8%、6.2%、22.3% [8] - 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了海外市场营销费用的投放 [8] - 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4和0.7个百分点 [8] - 三项费用率合计为51.3%,同比微增0.5个百分点 [8] - AI应用在降本增效方面发挥作用 [8] 非经常性损益与税务影响 - 公司因处置MakeMyTrip股权,使得2025年三季度其他收入达到170.3亿元,去年同期为17.8亿元 [8] - 该笔应税收入导致2025年三季度企业所得税费用大幅增长至33亿元,去年同期为7.2亿元 [8] - 报告指出,该交易产生的利润及相应所得税不具备持续性 [8] 财务预测摘要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16.78亿元、701.64亿元、795.3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7%、13.8%、13.4%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6.50亿元、206.15亿元、235.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5.4%、-34.9%、14.4%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44.36元、28.89元、33.06元 [4] - 对应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2倍、18倍、16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为71,354.34万股,其中已上市流通股为65,360.34万股 [5] - 总市值约为4,027.95亿港元,流通市值约为3,689.59亿港元 [5] - 资产负债率为37.18%,每股净资产为235.58元 [5] - 近12个月内最高股价为607.00港元,最低股价为410.00港元 [5]
易瑞生物(300942):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趋势整体向好,业务出海动能显现
华创证券· 2025-11-19 16:1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对易瑞生物的投资评级为“推荐”,并维持该评级 [2] - 目标价为15元,相较于当前价10.63元存在约41%的上涨空间 [2][4]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趋势整体向好,IVD业务剥离带来的影响已基本出清,收入增速回正,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2][8] - 业务出海动能显现,与科汉森签署的长期合作协议是里程碑事件,未来有望成为业绩核心驱动力 [8] - 国内业务通过To B和To G双向拓展稳步推进,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 [8]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7.45%;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2.49%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0.76亿元,同比增长40.34%;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187.43% [2] - 扣非净利润在25Q3为0.06亿元,相比24年同期的-0.0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营业总收入从2024年的2.24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4.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 [4][9] - 预测归母净利润从2024年的0.17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0.70亿元,2026年预计同比增速达100.3% [4][9] - 预测每股盈利从2024年的0.04元增长至2027年的0.17元 [4][9] - 基于DCF模型测算,给予公司整体估值59亿元 [8] 业务出海进展 - 2025年4月与全球生物技术巨头科汉森签署为期五年、总目标金额7306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亿元)的乳制品检测产品合作协议 [8] - 合作形式为双品牌,有助于提升公司品牌力并推进与其他国际企业的合作 [8] - 2025年9月公司宣布新签四项重磅国际合作,预计后续新签大订单将持续落地 [8] 国内业务拓展 - To B业务:在冷链零售领域与盒马鲜生、胖东来、永辉超市等深度合作;在食品加工领域稳定供应康师傅等头部企业;在茶饮领域拓展农夫山泉等客户并接洽茶百道、瑞幸等 [8] - To G业务:成功中标黑龙江、广东、山东等政府重点项目,并推进广西、云南、海南等地采购项目 [8]
合合信息(688615):业绩增长提速,AI赋能与全球化双轮驱动:合合信息(688615):2025年三季报点评
华创证券· 2025-11-19 15:3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合合信息的投资评级为“强推”,并予以维持 [2] - 目标价为239元,相较于2025年11月19日的当前价207.50元,存在约15%的上涨空间 [4]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增长提速,AI赋能与全球化构成双轮驱动 [2] - 技术与产品力构建公司护城河,AI能力持续提升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3.03亿元,同比增长24.22%;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14.55%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营收4.60亿元,同比增长27.49%;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34.93% [2] - 未来业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亿元、6.09亿元、7.33亿元,对应增速为25.2%、21.5%、20.2% [4][8] - 盈利能力: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维持在86.62%的高位,销售净利率达25.13% [8] - 估值指标:基于2025年11月18日收盘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58倍、48倍、40倍 [4] 业务分项表现 - **C端业务**:智能文字识别产品C端第三季度收入达3.85亿元,同比增长32.40% [8] - **用户数据**:截至三季度末,主要C端产品月活用户达1.89亿,同比增长12.50%;累计付费用户数达926.98万,同比增长35.18% [8] - **B端业务**:智能文字识别B端业务第三季度单季收入达2060.06万元,同比增长19.64%;商业大数据B端业务收入达3856.28万元,同比增长10.52% [8] - **海外拓展**:海外版产品开发更多AI功能,加快商业化转换进度;若H股成功上市有望进一步强化全球品牌背书 [8] 运营与投入 - **研发投入**: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1.30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13% [8] - **费用管理**: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31.81%,整体费用率维持稳定 [8] - **公司市值**:总股本1.4亿股,总市值290.50亿元,流通市值200.59亿元 [5]
证券行业周报(20251110-20251116):再融资规模同比高增,北交所占据IPO排队主体-20251119
华创证券· 2025-11-19 12:04
行业投资评级 - 证券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一级市场融资端呈现回暖态势,但结构分化显著,IPO节奏温和回升,再融资规模出现倍数级增长[2] - IPO业务重心短期内将持续向北交所倾斜,主板业务机会主要集中在存量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及并购重组领域[3] - 建议持续围绕行业供给侧改革与行业整合进行券商板块配置[7] 一级市场融资表现 - 2025年1-10月,IPO募集金额902亿元,同比增长70.7%,家数87家,同比增加7家[2] - 2025年1-10月,再融资募集金额8636亿元,同比增长428.8%,家数173家,同比增加19家[2] - 再融资规模出现倍数级增长,单家平均募资规模大幅提升,反映出在IPO入口严监管背景下,资本市场功能重心向存量上市公司倾斜[2] IPO储备结构 - 截至11月18日,IPO报审家数共计186家,北交所112家,占比60.2%,占据报审队伍六成以上[2] - 沪深主板及双创板块合计74家,占比39.8%,其中创业板仅12家,深证主板仅9家[2] - 传统板块IPO门槛实质性提升,审核标准收紧导致排队家数处于历史低位,资源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硬科技领域集聚[2] 再融资储备结构 - 截至11月18日,再融资报审家数共计304家,沪深主板153家,占比50.3%,占据半壁江山[3] - 创业板再融资报审64家,占比21.1%,保持一定活跃度[3] - 北交所再融资报审3家,占比1.0%,体量目前较小,与其市场发展阶段有关[3]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2025/11/18,券商板块PB估值1.50x,居于近3年79%分位点,近5年61.4%分位点,近10年39.2%分位点[7] - 截至2025/11/14,市场两融余额24927亿元,11/10-11/14期间融资买入额11048亿元,融资净买入额-8亿元[7] - 11/10-11/14期间,券商板块下跌0.94%,跑赢大盘0.14个百分点[7] 投资建议与公司推荐 - 推荐配置顺序为:广发证券、中金公司H股、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财富、国泰君安/海通证券[7] - 建议关注:中国银河H股、华林证券、湘财股份、中信建投H股[7] - 重点公司中,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均获“推荐”评级,2025年预测PE分别为11.95倍、14.88倍、11.59倍[8]
——25Q3公募基金可转债持仓点评:二级债基增持显著,电新转债占比提升
华创证券· 2025-11-19 10:35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债券深度报告】 二级债基增持显著,电新转债占比提升 ——25Q3 公募基金可转债持仓点评 ❖ 公募基金持有转债仓位抬升,加仓电力设备转债 2025Q3 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 3166.18 亿元,环比增加 16.09%,同比增加 12.72%。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为 1.57%,较 25Q2 提升 0.28pct;占净值比为 0.87%,较 25Q2 升 0.07pct。 股票型及二级债基大幅增持。25Q3 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持有转债的 市值分别+13.61%、-17.82%、+19.87%至 9.08 亿元、222.75 亿元、2932.22 亿 元。债券型基金中,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可转债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分别 +24.19%、-10.81%、+21.85%至 1066.38、647.53、519.77 亿元;混合型基金中, 灵活配置型和偏债混合型持有转债市值分别为-11.26%和-22.18%至 62.70、 124.77 亿元。 从变化的绝对金额上来看,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债券型基金,25Q3 环比增加 486.10 亿元,股票型基金持仓市值增幅 13. ...
伊利股份(600887):聚力成长,擘画五年新蓝图:伊利股份(600887):跟踪分析报告
华创证券· 2025-11-19 10:1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伊利股份的投资评级为“强推”,并予以维持 [2] - 目标价为36元,相较于当前价29.52元存在约22%的上涨空间 [2][3] 核心观点 - 公司擘画新五年发展蓝图,战略路径从“底部蓄势”转向“聚力成长”,目标未来5年收入增速高于GDP、净利率再上台阶 [6] - 增长引擎明确:液奶基本盘预计在2026年引领行业转正,中期则依靠功能营养和深加工两大业务发力 [6] - 公司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承诺2025-2027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75%,且每股分红金额不低于2024年度的1.22元,高分红承诺彰显龙头价值与回报确定性 [6] - 基于约5%的股息率和业绩增长,报告认为公司一年维度具备10%以上的确定性收益空间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营收与利润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77.11亿元、1,213.29亿元、1,255.3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3.1%、3.5% [2] - **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94亿元、122.92亿元、133.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8%、7.9%、8.2% [2] - **盈利能力**:预计净利率将从2024年的7.3%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10.6%,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15.9%提升至20.6% [13] - **估值水平**:基于预测,2025年至2027年对应的市盈率(PE)分别为16倍、15倍、14倍,市净率(PB)分别为3.2倍、3.0倍、2.8倍 [2][13] - **股息率**:以75%的分红率估算,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期股息率达4.6% [6] 业务发展战略 - **液奶业务**:通过下沉市场挖潜和高线城市场景渗透,预计2026年液奶将引领行业率先转正 [6] - **功能营养业务**:预计2030年行业规模达3000亿元,公司目标将该业务收入贡献由2025年的不足30%提升至55% [6] - **深加工业务**: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公司目标未来5年/10年国内/国际市场相继达到百亿规模,营收占比目标为10%-20%,净利率目标为5%-10% [6] - **全品类领跑**:婴配粉份额目标从当前18%提升至未来五年突破25%;低温业务增速快于行业并改善盈利;冷饮业务通过创新维持稳健增长 [6] - **国际化提速**:目标国际业务未来5年收入和利润均维持双位数增长,其中国际业务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目标达20% [6] 营销与效率提升 - 公司正推动品牌形象从“传统”向“有趣”转变,营销策略由“高举高打”转向“内生营销”,更加关注营销投资回报率(ROI),精益费用投入将助力盈利水平再上台阶 [6]
鸿蒙:生态技术双突破,自主底座能力再巩固:计算机行业重大事项点评
华创证券· 2025-11-18 22:12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华为鸿蒙生态在2025年高交会上以独立展区形式全面亮相,展示了其在工业、安平、医疗、金融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标志着鸿蒙系统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商用的关键拐点[2] - 鸿蒙生态以OpenHarmony开源项目为共同技术底座,实现了生态与技术的双突破,自主底座能力得到再巩固[2] 技术升级 - HarmonyOS6完成全栈技术升级,技术竞争力从“补位”转向“引领”[5] - 交互范式革新:推出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首批80+应用智能体上线,实现从GUI到LUI的演进,支持复杂任务自主决策与跨应用协同[5] - 协同能力跃升:通过“星河互联架构+星闪技术”,将跨设备交互时延压缩至8毫秒,较上代提升70%[5] - 基础体验优化:方舟引擎使多品类设备性能提升15%、续航增加35分钟以上,星盾安全架构拦截超过240亿次不合理权限索取[5] 生态扩张 - 截至第四季度,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0亿台,开发者规模超800万人,上架应用与元服务数量超过3万个,Top5000主流应用已完成全面适配[5] - 鸿蒙智选品牌合作伙伴数量超过3100家,SKU数量达8100个,生态设备数量突破7.4亿台,GMV超过1800亿元[5] - 互联网头部企业主动创新:腾讯旗下60余款产品持续迭代,京东基于高精度AR摆摆看与智能体购物助手提升电商体验,字节跳动通过抖音、醒图等应用深化场景体验优化[5] 行业落地 - 政企端:开源鸿蒙已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力、教育、交通等领域,超过780余款软硬件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金融级安全能力向建行、支付宝等伙伴开放[5] - 消费端:HarmonyOS 5终端设备突破2300万台,为HarmonyOS6奠定用户基础,自2025年10月22日起,HarmonyOS 6已面向90多款机型开放升级[5] - 通过“消费端培育用户习惯、政企端树立标杆案例”的双轮驱动,加速国产操作系统的产业化落地,推动硬件设备从“单点智能”向“全域智能”升级[5] 投资建议 - 建议重点关注四类标的:1)开发类:软通动力、中软国际、诚迈科技、新大陆等;2)终端类:九联科技、天音控股、芯海科技、智微智能、光庭信息、东方中科等;3)商业类:润和软件、常山北明、中科创达、拓维信息等;4)工具类:卓易信息、启明信息、金溢科技等[5]
年底主线酝酿期,关注中低价、大盘——可转债周报20251118-20251118
华创证券· 2025-11-18 19: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年底是权益市场主线酝酿期,板块轮动加速,强势板块或有变化,2026年AI相关产业链及十五五规划重点方向值得关注 [17][19][22] - 年底至春节前,中低价、大盘转债更占优,当前低价、大盘及权益低波红利板块性价比优,值得关注 [17][22] 各部分总结 年底主线酝酿期,关注中低价、大盘 - 10月以来权益市场宽基指数高位震荡,行业板块分化,TMT等板块交易拥挤度回落,有色、新/旧能源板块交易活跃 [8] - 近几年年底行业轮动速度抬升,次年春节前后或加速,如2025年强势板块在2024年底有超额收益,2025年偏弱的低空经济在2024年底就颓势明显 [9] - 10月中旬以来中低价转债表现靠前,高价偏股品种震荡调整,多数年份年底低价转债指数相对收益更明显 [17] - 权益中防御性板块性价比合适,转债大盘指数性价比在年内较优区间,年底至春节前市场风偏回落 [20] 市场复盘:转债周度微涨,估值小幅抬升 周度市场行情:转债市场微涨,半数板块上涨 - 上周主要股指涨跌不一,上证综指降0.18%,深证成指降1.40%,创业板指降3.01%,上证50指数持平,中证1000指数降0.52%,中证转债指数涨0.52% [23] - 已发行未到期可转债405支,余额规模5520.48亿元,颀中转债、瑞可转债、卓镁转债未上市,暂无将发行转债 [23] -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看,权益市场过半行业上涨,转债市场涨跌参半 [28] - 热门概念多数上涨,部分概念下跌 [30] 估值表现:各评级及规模转债溢价率变化不一 - 转债收盘价加权平均值134.95元,较前周涨0.48%,偏股、偏债、平衡型转债收盘价均上升 [32] - 110 - 120区间占比下降明显,价格中位数133.68元,较前周涨0.55% [32] - 转债市场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31.89%,较前周升0.11pct,各评级及规模转债溢价率变化不一 [32] 条款及供给:3只转债公告强赎,总待发规模约110亿 条款:上周3只转债公告强赎,无转债董事会提议下修 - 截至11月14日,豫光、测绘、天赐公告提前赎回,大中、伟测、塞力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楚天等多只转债公告预计满足强赎条件 [2][53] - 上周无转债发布董事会提议向下修正议案公告,东时转债公告下修结果,7支转债公告不下修,9只转债公告预计触发下修 [2][53] 一级市场:上周瑞可转债发行,总待发规模约110亿 - 上周瑞可转债发行,规模10.00亿元,无新增上市转债 [3][56] - 上周1家新增董事会预案、3家新增股东大会通过、1家新增发审委审批通过、1家新增证监会核准,较去年同期分别+1、+3、-1、+1 [3][57] - 截至11月14日,5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37.62亿元,7家通过发审委,合计规模64.73亿元,上周莱特光电新增董事会预案,规模7.66亿元 [63]
10月财政数据点评:卖地收入和地产相关税背离的几点观察
华创证券· 2025-11-18 19:58
核心现象:卖地收入与地产相关税显著背离 - 10月五项地产相关税同比微降1.4%,基本持平去年同期[2] - 10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卖地收入)同比大幅下降27.3%,创去年8月以来新低[2] - 卖地收入大幅下滑导致10月广义财政收入增速由9月的3.2%转为-0.6%[2] 背离原因分析:地产相关税结构 - 地产相关税中,与卖地收入关联度较弱的非交易环节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10月同比增长6.4%[3] - 与卖地收入直接关联的地产交易环节税(土地增值税、契税)10月同比大幅下降16%[3] 背离原因分析:卖地收入结构性波动因素 - 城投拿地比从疫情前(2012-2019年平均)约15%显著提升至2022-2024年的37.4%、32.3%、33.4%[3] - 2025年城投拿地比预计从2024年的33.4%降至24.8%,回落至2021年水平,反映城投加速退平台[4] - 2025年10-11月城投拿地规模预计约1871亿元,不及2023-2024年同期(4462亿、3848亿)一半,回落至2019年(2129亿)水平[13] - 2025年1-9月土地出让金TOP10城市占全国比重达48%,较2024年的34%大幅提升,集中度增高放大数据波动[17] 10月财政数据表现 - 10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6%,创年内次高[2] - 10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大幅下降9.8%,较9月的3.1%显著下滑,主要受高基数和基建类支出拖累[39] - 10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大幅下降38.2%,拖累广义财政支出增幅从9月的2.3%降至-19.1%[46]
湖南海利(600731):业绩略弱于预期,股权激励推进顺利:湖南海利(600731):2025年三季报点评
华创证券· 2025-11-18 17:0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湖南海利的投资评级为“强推”,并予以维持 [2] - 目标价格为10.5元/股 [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略弱于预期,营业收入14.79亿元,同比下降13.36%,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微降1.24% [2] - 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受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导致订单减少影响,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9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5.02% [8] - 公司首次股权激励推进顺利,累计回购约1676万股,占总股本3%,已于10月22日回购完毕 [8] - 虫媒传染病防控需求增加,公司核心产品残杀威、甲嘧有望显著受益于基孔肯雅热等疫情带来的需求提升 [8] - 锂电正极材料业务现有产能5000吨,二期规划至1.6万吨,有望受益于行业技术进步和景气修复 [8] - 基于短期业绩承压,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9/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9%/32.2%/27.4% [8] 主要财务指标与预测 - 财务预测显示公司营收与利润将恢复增长:预计营业总收入2025E/2026E/2027E分别为26.70亿元/36.45亿元/43.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1%/36.5%/18.9% [4] - 预计归母净利润2025E/2026E/2027E分别为2.97亿元/3.93亿元/5.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9%/32.2%/27.4% [4] - 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预计毛利率从2024A的26.0%提升至2027E的30.8%,净利率从2024A的11.7%提升至2027E的12.8% [9] - 估值水平有所下降:预计市盈率从2024A的16倍下降至2027E的9倍 [4] 业务分析 - 农药业务:前三季度农药类产品均价约9.50万元/吨,同比增长0.11% [8];公司正加快国内外农药登记证办理与布局,甲嘧产品制剂在国内外均实现扩展登记 [8] - 锂电材料业务:公司主推动力型和高容量型锰酸锂产品,行业技术进步(如5V镍锰酸锂材料研发)有望推动上游锰酸锂正极需求加速提升 [8] 股权激励进展 - 公司股权激励需考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25年目标为至少2.63亿元(已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当前仍差逾1.1亿元 [8]